芦荟属(学名:)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阿福花科独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芦荟属植物也多为农业和医药用途所种植,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可食用的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芦荟属植物主要有:
芦荟属植物有短茎;叶常绿,肥厚多汁,边沿疏生有刺,叶片长而尖,长达15至40公分,厚有1.5公分,草绿色;夏秋开花,总状花序从叶从中抽出,高达60至90公分,其中花序长达20公分,上有疏离排列的黄色小花;蒴果种子多数,不同的种之间的形状差异较大。
味苦性寒,清肝热、通便、杀虫;此外还用于头痛、大便秘结、小儿惊痫、疳疡疖肿、烧烫伤、癣疮、痔、萎缩性鼻炎、瘰、肝炎、胆道结石、湿癣等。但众多品种之中,只有数个品种可作食用或外用,其中药用价值最佳的品种为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又名Aloe Vera)。
芦荟属植物的叶片中含有超过二百种化合物,当中包括有20种矿物质、18种氨基酸、12种维生素及其他各种不同的养分,包括多种黏多糖、脂肪酸、蒽醌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糖、活性酶等。蒽醌类又名安特拉归农综合体(Anthraquinone complex),有消毒杀菌的功效,主要存在于汁液里。
芦荟属植物的表皮含有芦荟素(英语:Aloin),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芦荟苷(英语:Barbaloin)。芦荟苷通常被认为是具有泻下作用、被用于泻药的成分,但实际上芦荟苷在人体内与肠道菌群作用产生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通过刺激大肠蠕动产生较强的泻下作用、令服用者腹泻,因此芦荟必须去皮食用,且一次食用量不可过多。强烈的腹泻会诱发孕妇产生假性宫缩,严重且频繁的假性宫缩会诱发真宫缩,从而有可能引起孕妇流产,故孕妇不宜食用。
芦荟属植物内部的胶状物体不可食用。它们的制造是舒缓晒伤,减少炎症,滋润,减轻瘙痒,并治疗各种其他皮肤问题的护肤产品。
芦荟属植物能够当成收敛剂、润滑剂,可抗霉菌、细菌及病毒。应用于烧伤、创伤的愈合与刺激细胞再生等方面。内服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减少因放射治疗而导致的发炎反应、增加血液循环不良之人末梢血管的增生、和缓和胃部刺激状态、帮助愈合及作为缓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