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威胁天体

✍ dations ◷ 2025-10-06 19:20:40 #潜在威胁天体
潜在危险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是指轨道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且其大小足以对地球造成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 -无论是小行星或彗星。多数这类天体是潜在危险小行星(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s,PHAs),其定义为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点距离(英语:minimum orbital intersection distance)少于0.05天文单位(19.5月距),并且绝对星等亮达22等或更亮。截至2018年10月 (2018-10),已知的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数量是1,951颗(约占近地小天体的11%),估计其中157颗的直径超过1公里(参见大的潜在危险小行星(英语: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largest PHAs))。发现的PHAs大多数是阿波罗小行星(1,601颗),少数是阿登型小行星(169颗)。如果一颗潜在危险天体的轨道能相当精确的测定,那么可以知道他在10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哨兵风险表列出了在未来100年内可能具有撞击或危害地球的潜在危险小行星。随着已知轨道的分歧越来越大,通常只能预测潜在危险小天体在数百年内的威胁性。经过几次的巡天测量,已知的潜在危险天体数量已经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10倍(参见统计表(英语: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 Statistics))。小行星中心的网站也公布了这些"潜在危险小行星清单"的详细资讯。在2008年10月初,NASA已经有发现了982颗潜在威胁小行星 (PHAs) 和65颗潜在威胁彗星 (Potentially Hazardous Comets,PHCs)。在2011年8月已经有1245颗潜在威胁小行星。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和卡特林那巡天系统仍在发现更多的潜在威胁天体。每一个发现都是通过不同方法的研究,包括光学、红外线和雷达的观测,以及测量它们的特性,比如大小、成分、自转状态、(更)精确的轨道。专业和业余的天文学家都能进行这种测量。当一颗小行星接近行星或卫星时,它将受到引力摄动的支配,从而变更它自己的轨道,从先前丝毫不具威胁改变成为潜在威胁,反之亦然。这反映出了太阳系的动力学特性。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和杜林危险指数用于测定潜在威胁天体的威胁程度。序号 · 卫星 · 名称意义小行星族 · 主带 · 近地小行星(阿波罗小行星 · 阿莫尔型小行星 · 阿登型小行星) · 特洛伊小行星(火星特洛伊) · 光谱分类半人马小行星 · 达摩克型小行星 · 海王星特洛伊 · 海王星外天体(独立天体 · 柯伊伯带 · 离散盘 · 奥尔特云)

相关

  •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英语: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一个现代医疗的外科,该外科主要治理头部、颈部、脸部、下颌、口腔和颌面部位,包括软组织和硬组织的损伤和疾病,并通过药物及
  • 羟氯喹羟氯喹(英文名称:Hydroxychloroquine、HCQ),商用为必赖克瘘 (英文名称:Plaquenil) ,是一种以口服形式摄取的抗疟疾类和4-氨基喹啉类药物,羟氯喹的口服形式为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
  • 盘尾丝虫病蟠尾丝虫症或蟠尾丝虫病(拉丁语:Onchocerciasis),又名河川盲、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一种因感染蟠尾丝虫引起的疾病。病状包括严重搔痒、皮下肿块,以及失明。是全球仅次于沙眼
  • 微孢子虫微孢子虫(学名:Microsporidia)为罗兹菌门下的一纲。它是由孢子形成的单细胞寄生虫。目前多于一百万种微孢子虫中的1500种版命名。微孢子虫只能寄生于动物宿主。大部分的动物物
  • 基因剔除鼠基因剔除小鼠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下利用基因剔除技术所做出的一或多个基因变异的小鼠。广义来说,当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被剔除称之。此技术为用来观察并研究活体内基因表现的工
  • 亚硝酸根亚硝酸盐(Nitrite,NO2−)是亚硝酸组成的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含有亚硝酸根离子,化学式NO2−,有一对称阴离子与同等的N–O键长和大约120度的O–N–O键角。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或还原
  •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兰斯兰斯(法语:Reim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
  • 格拉尼特拉格纳·亚瑟·格拉尼特(瑞典语:Ragnar Arthur Granit,1900年10月30日-1991年3月12日)是一位芬兰及瑞典科学家,于1967年与乔治·沃尔德及霍尔登·凯弗·哈特兰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
  • 巴什基尔人1,584,554巴什基尔人(巴什基尔语:Башҡорттар başqorttar)是一个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突厥民族。此外在鞑靼斯坦共和国以及俄罗斯的彼尔姆边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