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环

✍ dations ◷ 2025-11-27 16:26:36 #光学现象

在光学中,牛顿环(Newton's rings),也叫做牛顿圈,是一个等厚薄膜干涉现象。将一块平凸透镜凸面朝下放在一块平面透镜上,将单色光直射向凸镜的平面,可以观察到一个个明暗相间的圆环条纹。若使用白光,则可以观察到彩虹状的圆环彩色条纹。第一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因而命名为牛顿环。

牛顿环现象是由平凸透镜下凸面和平面透镜的上平面(即两透镜间的空气薄膜的上下表面)所分别反射的光线产生干涉的结果。光线进入平凸透镜到达凸面进入空气时,一部分在该界面发生反射,另一部分透射后在下方的平面透镜发生反射,并与前一束后一次反射是在空气(光疏介质)—玻璃(光密介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光发生半波损失而与入射光反相。

Newton'sRing.jpg

牛顿环因反射光或投射光而有所不同。公式如下:

平凸透镜和平面透镜之间的空间薄膜的距离:

d = R R 2 r 2 {\displaystyle d=R-{\sqrt {R^{2}-r^{2}}}}

当完全相长干涉发生时:

其中m为非负整数0,1,2,……,即第一光环、第二光环……

反射光的牛顿环的强度分布公式: I r = sin ( 2 π ( R R 2 r 2 ) λ ) 2 {\displaystyle Ir=\sin({\frac {2\pi (R-{\sqrt {R^{2}-r^{2}}})}{\lambda }})^{2}}

透射光的牛顿环强度分布公式: I t = cos ( 2 π ( R R 2 r 2 ) λ ) 2 {\displaystyle It=\cos({\frac {2\pi (R-{\sqrt {R^{2}-r^{2}}})}{\lambda }})^{2}}

反射光牛顿环中心 r = 0 {\displaystyle r=0} I r = 0 {\displaystyle Ir=0} ,即中心强度为零,看见黑班。

透射光牛顿环中心 r = 1 {\displaystyle r=1} I t = 1 {\displaystyle It=1} ,可见亮斑。

牛顿环的直径与透镜的半径成正比,透镜半径越大,环也越大。

牛顿环的直径与波长成正比,波长越长,环越大。即红色光的牛顿环大,蓝色光的牛顿环小。

相关

  • 热性痉挛热性痉挛(febrile convulsion),又称作又称作发烧性抽搐、热性抽搐、热性惊厥、热性全身痉挛,是一种癫痫性发作(英语:epileptic seizure),伴有体温升高的症状但是并无任何潜在的健康
  • 中国天文学史中国天文学史是天文学史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古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有记载的天象记录是当时世界上最丰富、最有系统。自秦汉以来,所颁布的历法有一
  • 重舌重舌(英语:sublingual swelling),是一个中医名称疾病,主要是以舌下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又称子舌、重古舌、雀舌、莲花舌、莲花钿舌。舌下疼痛,肿起一块,色红或紫,形似舌下重
  • 大陆岛大陆岛指的是其地质构造与邻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沉或海水上升以至于其与大陆相隔成岛。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岛(又可分成板块及非板块交界带两类)和冲
  • 柯瑞·蒙特斯柯瑞·艾伦·蒙特斯(Cory Allan Monteith、1982年5月11日-2013年7月13日)是加拿大演员、歌手。他的代表作是福克斯电视台播出中的电视剧《欢乐合唱团》。出生在卡尔加里。柯瑞
  • 鹿邑县鹿邑县,是中国河南省周口市下辖的一个县,是河南省直管县之一,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内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领导。鹿邑是老子故里,国土面积1238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县政府驻真源办事处
  • 乔治·皮杜尔乔治·皮杜尔(法语:Georges-Augustin Bidault,1899年10月5日-1983年1月27日)法国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曾代表法国出席旧金山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战
  • 乌法国际机场乌法国际机场(俄语: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аэропорт Уфа,, 巴什基尔语:Өфө халыҡ-ара аэропорты,,IATA代码:UFA;ICAO代码:UWUU)是位于俄罗斯巴什
  • 八莫县八莫县(缅甸语:ဗန်းမော်ခရိုင်)为缅甸克钦邦辖下的县,其区域面积为10,825.0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346,520人。八莫为该县之首府。以下为八莫县主要市镇:与八莫县接壤
  • 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是中国在1978年到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关于甲骨学集成性资料汇编。主编为郭沫若﹐总编辑胡厚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组集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