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环

✍ dations ◷ 2025-11-23 10:10:13 #光学现象

在光学中,牛顿环(Newton's rings),也叫做牛顿圈,是一个等厚薄膜干涉现象。将一块平凸透镜凸面朝下放在一块平面透镜上,将单色光直射向凸镜的平面,可以观察到一个个明暗相间的圆环条纹。若使用白光,则可以观察到彩虹状的圆环彩色条纹。第一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因而命名为牛顿环。

牛顿环现象是由平凸透镜下凸面和平面透镜的上平面(即两透镜间的空气薄膜的上下表面)所分别反射的光线产生干涉的结果。光线进入平凸透镜到达凸面进入空气时,一部分在该界面发生反射,另一部分透射后在下方的平面透镜发生反射,并与前一束后一次反射是在空气(光疏介质)—玻璃(光密介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光发生半波损失而与入射光反相。

Newton'sRing.jpg

牛顿环因反射光或投射光而有所不同。公式如下:

平凸透镜和平面透镜之间的空间薄膜的距离:

d = R R 2 r 2 {\displaystyle d=R-{\sqrt {R^{2}-r^{2}}}}

当完全相长干涉发生时:

其中m为非负整数0,1,2,……,即第一光环、第二光环……

反射光的牛顿环的强度分布公式: I r = sin ( 2 π ( R R 2 r 2 ) λ ) 2 {\displaystyle Ir=\sin({\frac {2\pi (R-{\sqrt {R^{2}-r^{2}}})}{\lambda }})^{2}}

透射光的牛顿环强度分布公式: I t = cos ( 2 π ( R R 2 r 2 ) λ ) 2 {\displaystyle It=\cos({\frac {2\pi (R-{\sqrt {R^{2}-r^{2}}})}{\lambda }})^{2}}

反射光牛顿环中心 r = 0 {\displaystyle r=0} I r = 0 {\displaystyle Ir=0} ,即中心强度为零,看见黑班。

透射光牛顿环中心 r = 1 {\displaystyle r=1} I t = 1 {\displaystyle It=1} ,可见亮斑。

牛顿环的直径与透镜的半径成正比,透镜半径越大,环也越大。

牛顿环的直径与波长成正比,波长越长,环越大。即红色光的牛顿环大,蓝色光的牛顿环小。

相关

  • 孟-高棉语族孟高棉语族是东南亚的语言集合,包括孟语和高棉语等多种语言。按照传统的分类,这个语族与印度的蒙达语族(又译扪达语族)构成南亚语系。新近的分类已经抛弃这种二分法:Diffloth(2005
  • 齐 康齐康(1931年10月26日-)原名齐毓康,原籍浙江天台,生于江苏南京,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东南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建筑设计
  • 白领犯罪白领犯罪(英语:White-collar crime)指的是以取得钱财(尤其是钜额)为动机之非暴力犯罪。犯罪学理论史上,第一个提出“白领犯罪”概念者,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暨犯罪学家爱德文·苏哲兰,在
  • 西人党西人党,朝鲜王朝宣祖时期的两班士林派朋党,由1575年存在至1694年。这一派以住在汉城府西方的沈义谦为首,支持者称西人党,他们支持朱子学中李栗谷主气说。大司宪李珥在世时两派相
  • 丰收节丰收节是指世界各地庆祝农作物丰收的农耕节日,由于各地的气候和所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各文化的丰收节也定于不同的日期。人们过丰收节一般会享用新收获的农作物,并有各类庆祝活动
  • 网络传输协议通信协议(英语:Communications Protocol,也称传输协议)在电信领域中指的是,在任何物理介质中允许两个或多个在传输系统(英语:communications system)中的终端之间传播信息的系统标准
  • 发粉复配膨松剂(英语:Baking Powder),又称泡打粉,发酵粉,发泡粉,是一种以碳酸氢钠等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化学膨松剂,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的酸碱反应来制造二氧化碳。它
  • 德勒戈泰什蒂乡 (戈尔日县)德勒戈泰什蒂乡(罗马尼亚语:Drăgotești)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西南部,由戈尔日县负责管辖,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14米,2007年人口2,709,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人。
  • 4colors《4colors》是韩国女子音乐组合MAMAMOO第一张日语正规专辑,由VICTOR ENTERAINMENT于2019年8月7日发行。为了纪念此次日本正规专辑的发行,MAMAMOO决定于7月31日先发行《gogobeb
  • 七夕 (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七夕(韩语:칠석/七夕  )是韩国以及朝鲜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七夕节,和中国的七夕节一样,也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前后,气温逐渐下降,雨季逐渐开始的时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