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翼龙属

✍ dations ◷ 2025-11-11 00:28:21 #双孔亚纲,侏罗纪爬行动物,2002年描述的分类群

犹他翼龙属(学名:)意为“犹他州的手指”,是种已灭绝爬行动物,化石发现于美国犹他州的莫里逊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阶/提通阶。正模标本(编号DM 002/CEUM 32588)是一个不完整、关节脱落的骨骼,分散于数块石灰岩岩块上,包含:颅骨碎片、一节颈椎、三节背椎、一节尾椎、肋骨、肩胛骨的鸟喙骨、以及四肢骨头。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与Debra Mickelson将犹他翼龙归类于翼龙目喙嘴翼龙亚目。在2007年,Chris Bennett认为这些化石没有翼龙类的可鉴定特征,无法做出详细的归类,仅知它们是双孔亚纲的无法归类物种。

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与Debra Mickelson命名、叙述犹他翼龙的化石时,将它们归类于翼龙目,翼展估计有1.2米,具有长尾巴。柯瑞克斯根据长尾巴、大型但不长的颈椎等特征,将它们归类于喙嘴翼龙亚目,但犹他翼龙的前肢没有喙嘴翼龙类的沟痕。在2006年的莫里逊组翼龙类研究中,其他科学家认为犹他翼龙的化石在未处理的状况下而归类。

在2007年,翼龙类专家Chris Bennett重新研究犹他翼龙的化石,并提出不同于柯瑞克斯等人的结论。他发现许多骨头被错误鉴定,例如:颅骨碎片的位置其实并不明确,可能来自于其他部位、延长的尾椎其实是肋骨、肱骨则不清楚位置、肩胛鸟喙骨也被错误鉴定。Bennett无法将其他骨头归定位,而已知的骨头也没有翼龙类的特征。Bennett甚至提出这些化石不具有翼龙类的特征,因此将犹他翼龙归类于双孔亚纲的无法归类属,状态为疑名。

相关

  • 卫氏肺吸虫卫氏肺吸虫(学名:Paragonimus westermani,又译卫氏并殖吸虫)为斜睾目住胞科并殖属的动物。是一种扁平似似咖啡豆的寄生虫,是肺吸虫症致病原中最重要者,必须透过数种中间宿主才能感
  • 五大湖地区五大湖地区(Great Lakes Region)是指由环绕北美洲五大湖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威斯康星
  • 感测器传感器(英语:Sensor)是用于侦测环境中所生事件或变化,并将此消息发送出至其他电子设备(如中央处理器)的设备,通常由敏感组件和转换组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设备或生物器官,能够探
  •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Peaceful Uses of Outer Space,COPUOS)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法律依据为联合国
  • 防空导弹地对空导弹(英语:Surface-to-Air Missile,缩写:SAM),专指由陆地或是舰艇上发射,攻击空中目标,通常是飞行器或者是导弹。另外一个常见的通称是防空导弹。地对空导弹的发展在第二次世
  • 1,12-二碳代-闭式-十二硼烷(12)1,12-二碳代-闭式-十二硼烷(12)是一种碳硼烷,化学式为C2B10H12,它是非极性分子。1,12-C2B10H12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稳定。它在无水氟化氢中和氟气反应,生成氟代衍生物C2H2B10F10,其
  • 米拉德·贝吉米拉德·贝吉·哈切加尼(波斯语:میلاد بیگی هرچگانی‎,阿塞拜疆语:Milad Beygi Hərçigani,1991年3月1日-)生于伊朗伊斯法罕,是一名阿塞拜疆籍跆拳道运动员,主攻80
  • 盖斯贝格山 (基茨比尔阿尔卑斯山脉)坐标:47°25′36″N 12°17′45″E / 47.4266652°N 12.2958134°E / 47.4266652; 12.2958134盖斯贝格山(德语:Gaisberg),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西部,由蒂罗尔州负责管辖,属于基茨
  • 票汇票汇(demand draft,D/D),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之一。银行收汇款人申请,代其开立银行即期汇票,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票汇与电汇、信汇的不同点在于,票汇由收款人持票登门
  • 黄菖蒲黄菖蒲(学名:)是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分布在欧洲以及中国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黄鸢尾(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