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 (佛教)

✍ dations ◷ 2025-05-17 12:36:52 #八部众,天 (佛教)

天人(梵语:देव,Deva),又称天众、天部、天神,音译为提婆,指佛教中住于诸天界之有情。最早源自古印度神话中的提婆,与之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天人为轮回五道(或六道)之一。

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其中欲界天又分为地居天和空居天。如四大天王就居住在须弥山的山脚,和人类距离近;声闻四果中除阿罗汉已脱离轮回外,其余三果圣人居住在色界天。

经文中使用的“天人”除了指天神,有时也可看做“天、人”,即天界与人间的众生,因此也称作“人天”(人类和天神)。人间有善有恶,悲喜参半,天界只有享乐,没有受苦,故人间与天界归属于善道。

众生须恶业少、善业多,无犯重罪戒者方能转生于善道。持守五戒能于后世保有人身,不堕恶道之中;若加行十善业和禅定则可再向上往生,详见下段。

众生如果能够行上品十善业,死后将升天界享受快乐。其十善为:

对天界的分层,部派佛教中有不同的学说。

说一切有部认为,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有三十二天。

分别说部认为,色界有十六天。

法藏部主张,色界有二十二天。

天界众生居于须弥山或其上空,越往上寿命越长,每一层天界的1日等于人间的好几年,依天次而上升,故有的天层1年,可能等于人间的好几万年。以下为各天寿命:


在大乘佛教中有《尊胜陀罗尼经》,天人修持可消业增寿,免除堕入恶道,一切众生修持也都能得到相同的利益。

相关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或多重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独特菌株,
  • 富拉尼人富拉尼人(Fulani)是非洲的一个游牧民族,大都聚居于从塞内加尔到北喀麦隆的萨赫勒地区,在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西部非洲也有分布。在毛里塔尼亚、加纳、塞内加尔、几内亚、冈比亚、
  • 马拉提语马拉地语(मराठी Marāṭhī、Marathi language) 是印度的22种规定语言之一,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大约有 9 千万使用者。马拉地语有悠久的历史,据报可在8世纪的碑文中找到。马拉
  • 木兰花木兰花可以指:
  • 姑苏繁华图《姑苏繁华图》,又称《盛世滋生图》,是清代画家徐扬所绘反映苏州城繁华盛况的画作,绘制于公元1759年,目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徐扬总共花费了24年时间才画成此图
  • 钦察语支钦察保加尔语组   钦察库曼语组   哈萨克-诺盖语组钦察语支或称钦察语,是突厥语族西北语支下的语支,也是该语族中分支最多的语言类别。钦察语支使用者主要分布在自阿尔泰
  • 19881988年欧洲歌唱大赛是第33届欧洲歌唱大赛,于1988年4月30日在都柏林举行。主持人是帕特·肯尼(英语:Pat Kenny)和米歇尔·罗卡(英语:Michelle Rocca)。本届赛事的冠军是代表瑞士参赛
  • 伊斯兰教与儿童伊斯兰教与儿童涉及的议题包括儿童在伊斯兰教里的权益、儿童对父母负有的义务、父母对亲生及领养子女的权利等。在穆斯林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45%,因此对儿童的照顾及教育在伊
  • 苗语支苗语支是组成苗瑶语系的两个语支之一。分布于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四川、湖南,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北部。说苗语支语言的人大约650万人。苗语
  • 分子对称性分子对称性描述分子的对称性表现并根据分子的对称性对分子作分类。分子对称性在化学中是一项基础概念,因为它可以预测或解释许多分子的化学性质,例如分子振动、分子的偶极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