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丽莎贝塔·法尔内塞

✍ dations ◷ 2025-05-17 13:18:40 #1692年出生,1766年逝世,西班牙王后,欧洲女性摄政者,西班牙波旁王朝,西班牙女性政治人物,法尔内塞家族,意大利贵族

埃丽莎贝塔·法尔内塞(意大利语:Elisabetta Farnese;西班牙语:Isabel de Farnesio,1692年10月25日-1766年7月11日)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五世的第二任妻子,她对当时西班牙的外交政策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她在1714年-1746年是实际上的(De facto)西班牙统治者,并于1759-1760年担任摄政太后。

埃丽莎贝塔于1692年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的皮洛塔宫,她是帕尔马储君奥多阿尔多·法尔内塞和诺伊堡的多萝提亚·索菲(英语:Dorothea Sophie of Neuburg)的女儿,她有一个哥哥但于她出生的隔年便去世了,她的父亲也于同年去世。埃丽莎贝塔的母亲于1696年再嫁给了奥多阿尔多的弟弟,也就是埃丽莎贝塔的叔叔帕尔马公爵弗朗切斯科·法尔内塞(英语:Francesco Farnese, Duke of Parma),埃丽莎贝塔成长于帕尔马宫殿中一处与世隔绝的寓所里,她与她的母亲之间关系不良,但根据一些资料她非常深爱她的叔叔兼继父弗朗切斯科。

埃丽莎贝塔可以流利地说和写拉丁语、法语及德语,并受过修辞学、哲学、地理及历史的教育,不过一些资料显示她其实对这些知识并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她对舞蹈似乎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是个优秀的学生,她同时在皮耶兰托尼奥·阿凡济尼(Pierantonio Avanzini)的门下学习绘画,而她也喜爱音乐及刺绣。少女时期的埃丽莎贝塔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不久后爆发的天花中存活了下来。

由于埃丽莎贝塔的继父叔叔弗朗切斯科·法尔内塞(英语:Francesco Farnese, Duke of Parma)与他的弟弟法尔内塞家族末代帕尔马公爵安东尼奥·法尔内塞(英语:Antonio Farnese, Duke of Parma)皆没有子嗣,埃丽莎贝塔成为了帕尔马公国的唯一继承者。因为这个身份,有许多的贵族前来提亲,这些人包括萨伏依的维托里奥·阿梅迪奥王子(英语:Victor Amadeus, Prince of Piedmont)、摩德纳王储弗朗切斯科三世·埃斯特(英语:Francesco III d'Este, Duke of Modena)以及皮科·德拉·米兰多拉王子(Pico della Mirandola),但他们最终都没有成功。

1714年9月16日,埃丽莎贝塔在帕尔马经由代理婚姻(英语:Proxy marriage)嫁给了费利佩五世,婚姻是由帕尔马大使朱利奥·阿尔贝罗尼(英语:Giulio Alberoni)枢机以及奥尔西尼亲王妃、西班牙宫廷女侍长(英语:Camarera mayor de Palacio)玛利·安·德·拉特雷穆瓦耶(英语:Marie Anne de La Trémoille, princesse des Ursins)作为代理人。

但这桩婚姻有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费利佩的性需求,因为做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的第一任妻子萨伏依的玛丽亚·露易莎(英语:Maria Luisa of Savoy)死后,他不被允拥有婚外情,而此时身为帕尔马公国唯一继承人的埃丽莎贝塔无非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象。

帕尔马大使当初为了撮合这段婚姻,用尽花言巧语说服亲王妃,他对亲王妃声称埃丽莎贝塔是一个头脑简单,除了针线活和刺绣没别的兴趣,而且是一个易于控制与掌握的王后人选。不过聪明的大使另一方面提醒埃丽莎贝塔国王喜欢由别人来治理国家,因此她会是一个不快乐的王后,除非她快速的掌握主导权,而且如果她能将宫廷中由奥尔西尼亲王妃所领导的法国势力去除,西班牙人会因此感谢她。

埃丽莎贝塔在9月时离开帕尔马并经由陆上前往西班牙,随行的人是由斯科达(Schotta)侯爵与皮翁比诺女亲王伊波丽塔·卢多维希(英语:Ippolita Ludovisi)所带头组成的。队伍原本是经由海上前去西班牙,但埃丽莎贝塔在热那亚时出现了晕船的症状,因此计划在此修正。她在旅途中会见了摩纳哥亲王以及法国大使,他们代法国国王为她送上贺礼。队伍于11月时在巴约讷停留了几天,在这里埃丽莎贝塔受到了她的阿姨西班牙王太后诺伊堡的玛丽亚·安娜的款待。于法西边界,她会见了阿尔贝罗尼,他花了好几天不断的警告埃丽莎贝塔嫁入西班牙后需要与奥尔西尼亲王妃抗衡。经过了几个月的路程,最后一行人到达了西班牙,埃丽莎贝塔拒绝将她的意大利侍从换成西班牙侍从,当然,这也是一开始就策画好的了。

埃丽莎贝塔于1714年12月23日在哈德拉克会见了她的女侍长奥尔西尼亲王妃,奥尔西尼亲王妃在当时的西班牙宫廷中拥有叱咤风云的权力,她期望在埃丽莎贝塔正式会见国王之前先与她打好关系,借此拉拢并控制她,为自己及整个法国带来最佳利益。亲王妃派出间谍暗中观察埃丽莎贝塔,却发现她并不如帕尔马大使所说的那样容易控制,埃丽莎贝塔与亲王妃见面后要求她们私下谈话,没有人清楚她们的谈话内容,但可以知道的是她们的谈话演变得越来越剧烈,而在稍晚,亲王妃被逮捕并被解雇,随后立即护送她前往法国边界,关于这个事件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但真相已没有人知道了。

帕尔马大使在这件事上告知国王埃丽莎贝塔这么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西班牙及国王的最佳利益,而当国王与埃丽莎贝塔于12月24日在瓜达拉哈拉正式会面后,国王和遇见上一任王后一样,对这名来自意大利的贵族女性一见钟情。

借着阿尔贝罗尼以及弗朗切斯科·德尔·朱蒂切(英语:Francesco del Giudice)枢机的指示及建议,埃丽莎贝塔开始进行他们的计划。阿尔贝罗尼无疑是埃丽莎贝塔的首席顾问,他教导她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帕尔马的最佳利益,而埃丽莎贝塔很快的就成为了费利佩的红颜知己,并着手消除宫廷中的法国势力,借由她的奶妈,劳拉·佩斯卡多利(Laura Pescatori)组织的网络,她将这股势力以自己的追随者取而代之。

据称,埃丽莎贝塔是个充满魅力与果断的王后,她非常的聪明且善于交际应酬,但又不失野心,根据法国大使圣艾尼昂公爵的描述,埃丽莎贝塔很快的便将费利佩完全支配,埃丽莎贝塔让国王坚信她想要的同时也是国王需要的,她也与国王分享彼此的品味与癖好,由于宗教因素不允许拥有婚外情,国王在性上面非常的依赖埃丽莎贝塔。

一开始,人民非常喜爱埃丽莎贝塔,因为她将奥尔西尼亲王妃为主的法国势力赶出西班牙,对人民来说她就像是西班牙的救星,但埃丽莎贝塔在1719年解聘了阿尔贝罗尼后,她成为了西班牙实质上唯一的统治者,也因为如此,她的名声逐渐变得与奥尔西尼亲王妃一样糟,由于每况愈下的宫廷礼节,埃丽莎贝塔在贵族间的名声也同样不是很好,甚至出现一些指控她持王为奴、企图谋杀她的继子们的传言。

费利佩五世的躁郁症几乎将他整个瘫痪,甚至让他无法处理政务,在1717年、1728年,1731年、1732年至1733年和1737年这些时间几乎都是埃丽莎贝塔在代为处理。

与其他西班牙君主不同,费利佩比较喜欢与王后共用一个寓所而非使用独立的寓所,他同时也在王后的寓所会见大臣们,埃丽莎贝塔一开始只是在旁边坐针线活,很快地她参与会议的次数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她甚至代表她的丈夫发言,而费利佩只是静静的坐在旁边。埃丽莎贝塔与国王在寓所里面讨论政事,他们有时甚至穿着睡衣在王后的寝室内与大臣商议。

埃丽莎贝塔在外交政策上明显比治理国内还要重视多了,她的目标是强化西班牙对意大利诸邦的影响力,因为在那时费利佩与前妻萨伏依的玛丽亚·露易莎的孩子也就是埃丽莎贝塔的继子看起来会继承王位(虽然之后都相继去世了),她必须为了自己的野心与自己的孩子们的利益做最佳选择。她同时也借着自己的身份支持阿尔贝罗尼的政策,其中一个便是收复西班牙的古意大利领土,这包含被占领的萨丁尼亚岛与西西里岛,她迫切且积极地想达成这个目的,但当英国突袭维戈,并且西班牙于1720年同意驱逐阿尔贝罗尼及撤出西西里岛以换取和平后,代表着三国同盟(1717年)(英语:Triple Alliance (1717))已彻底毁坏了这个计划。

1724年1月,费利佩五世争议性地禅位予他及前妻的长子路易斯一世,自己则退居圣伊尔德丰索宫,但路易斯一世继位后埃丽莎贝塔依然掌握大权。路易斯于同年8月底因感染天花而去世,在位时间仅7个月,在埃丽莎贝塔与大臣们的努力,再加上对教皇特使及神职人员不断的施加压力下,费利佩重新继位,在费利佩晚年时,整个西班牙的政策都掌握在埃丽莎贝塔手上,由于她的另名继子仍在世,继承王位似乎无法避免,她便用尽一切手段确保她的亲生儿子们能够继承她在意大利的爵位。1731年,在签订维也纳条约(1731年)(英语:Treaty of Vienna (1731))后,埃丽莎贝塔的儿子唐·卡洛斯(之后的卡洛斯三世)得以继承帕尔马公爵,甚至在维也纳条约(1738年)(英语:Treaty of Vienna (1738))后,得到了两西西里的王位,作为交换,帕尔马公爵的头衔必须给予哈布斯堡家族,但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玛丽亚·特蕾莎将头衔归还给埃丽莎贝塔的幼子菲利波一世,波旁-帕尔马王朝就此建立。

1746年7月9日,随着费利佩的死,埃丽莎贝塔的统治也告终,继承王位的是她的继子,费尔南多六世,同他的父亲,费尔南多也将国事交由他的妻子,葡萄牙的芭芭拉打理,法国大使指出:“我宁愿由芭芭拉接替埃丽莎贝塔的位子,也不要费尔南多接替费利佩的位子”。

当上太后的埃丽莎贝塔起初不同意交出她的权力,她与支持她的官员安顿在马德里一个租来的豪宅里,她要求随时告知她政府的各种政策,并鼓励她的支持者公开批评新的君主。1747年,在葡萄牙以及何塞·德·卡瓦哈尔(英语:José de Carvajal y Lancáster)的鼓励下,芭芭拉王后开始对付埃丽莎贝塔,并于同年7月23日将太后与她的党羽驱逐至拉格兰哈,使她在费尔南多的统治时期内无法回到宫廷影响政策。埃丽莎贝塔在被流放的日子里总是举行盛大的宴会欢迎外国使节,并鼓励反对者持续批评她的继子。

埃丽莎贝塔于1759年在她的继子死后重返宫廷,并于1759年-1760年作为暂时摄政太后,直到她的长子卡洛斯三世解决那不勒斯王位问题并回到西班牙继位为止。在她儿子继位后的晚年,埃丽莎贝塔大部分时间待在阿兰胡埃斯王宫和圣伊尔德丰索宫,并于1766年在阿兰胡埃斯宫殿去世,享年73岁,死后葬在圣伊尔德丰索宫圣堂,她的丈夫旁边。

相关

  • 细胞融合细胞融合(英语:Cell fusion)是两个或多个细胞自然或经人工诱导而合并成单个细胞的过程,其中人工诱导细胞融合一般另称作“细胞杂交”。细胞融合是细胞成熟所必经的,它使细胞在其
  • 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意志》 (孟加拉语:জন গণ মন;印地语:जन गण मन;英语:Jana Gana Mana)是印度的国歌,又译为《印度之晨》。歌词及曲谱均由印度文豪诗人泰戈尔所作,原歌词是孟加拉语
  • 东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分支,另外两个分支是西斯拉夫语支及南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包括以下各种语言:其中,俄语为使用者最多的语言,母语使用者约1.204亿人,加上
  • 0年0年存在于:不存在于:历史学家认为第3千年的开始是于2001年1月1日而非2000年1月1日,这就是因为格里历没有0年的缘故,因此2000年只是第2千年的最后一年。
  • 35mm等效焦距在摄影中,35mm等效焦距用于表示特定的照相机镜头与底片或图像传感器所组合得到的视角。由于大部分摄影师都使用接环镜头并对 35mm底片格式很熟悉,因此这一术语对于他们很有帮
  • 黔桂铁路.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哺乳动物纲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
  • 蛋白酶解蛋白酶解或蛋白水解(英语:Proteolysis)是指蛋白质降解为较小的多肽或氨基酸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被水解的都是肽键,且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常用蛋白酶解。但也可能发生分子内
  • 古兰塔文古兰塔文(英语:Grantha,泰米尔语:கிரந்த ௭ழுத்து )是公元6至19世纪南印度泰米尔语使用者所广泛使用之文字,是婆罗米文之子书写系统。
  • 明显对称性破缺在理论物理学里,明显对称性破缺(explicit symmetry breaking)是对称性破缺的一种。假若系统的哈密顿量或拉格朗日量本身存在一个或多个违反某种对称性的项目,导致系统的物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