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2-23 14:18:06 #秒
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有时也会借用英文缩写标示为sec。秒在英文里的原始词义是计算小时的六十分之一(分钟)后,再计算六十分之一。在公元1000至1960年之间,秒的定义是平均太阳日的1/86,400(在一些天文及法律的定义中仍然适用)。在1960至1967年之间,定义为1960年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的1/86,400,现在则是用原子的特性来定义。秒也可以用机械钟、电子钟或原子钟来计时。国际单位制词头经常与秒结合以做更细微的划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µs(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和ns(纳秒,十亿分之一秒)。虽然国际单位制词头也可以用于扩增时间,例如ks(千秒)、Ms(百万秒)和Gs(十亿秒),但实际上很少这样子使用,大家都还是习惯用60进位的分、时和24进位的日做为秒的扩充。秒不但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也是公分-克-秒制、米-公斤-秒制、米-公吨-秒制及英制单位下的时间基本单位。在现行国际单位制下,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秒的国际标准符号可以参考ISO 31-1(英语:ISO 31-1)。2019年,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将讨论“秒”的重新定义问题。1 国际秒相当于:本来,时被分割为60分,分又被分割为60秒。在有些语系中,像是波兰语(tercja)和阿拉伯语(ثالثة),秒也以60进位制被再细分,但在现代,都是以十进制法来细分小数点以下的时间。六十进位制来自巴比伦,他们以六十这个因素做为计算数量的单位。但是巴比伦人并没有将时分割为60分,而是古埃及将一日分为12时的白天和12时的夜晚,他们也这样子来区分四季。古希腊天文学家,包括希巴谷和托勒密,定义太阳日的24分之一为时。 以六十进制细分时,使得秒是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古希腊的时间周期,像是平朔望月定义得非常精确,因为他们不是观察单一的朔望月,而是以相距数百年的食来测量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日数)。最早可以显示秒的时钟出现在十六世纪的后半。最早用发条驱动,有秒针的钟是一个没有刻度,上面有奥菲斯的钟,是Fremersdorf收藏的一部分,年代约在1560年至1570年之间:417–418。在1550至1575年之间,塔居丁·穆罕默德·伊本·马鲁夫(英语:Taqi al-Din Muhammad ibn Ma'ruf)作了一个钟,每1/5分就有一个刻度。1579年时,Jost Bürgi为黑森-卡塞尔之威廉四世(英语:William IV, Landgrave of Hesse-Kassel)作了一个钟,上面有秒的刻度:105。1581年时第谷·布拉赫在他的天文台中重新设计一个时钟,可以显示分及秒,但秒的计时不够精确。1587年时第谷·布拉赫抱怨他的四个钟差了正负四秒:104。摆钟的出现使得人们首次可以精确的计时到秒。马兰·梅森在1644年计算长度39.1英寸((0.994 m)的单摆在标准重力下周期为2秒,单摆从最低点摆动,一秒后会回到原点,因此可以精准的计时到秒。秒摆的摆长在1660年被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作为长度的单位,在地球表面,摆长约一米的单摆,一次摆动或是半周期(没有反复的一次摆动)的时间大约是一秒。 。摆钟的发明可以计算平时(相对于日晷所显示的视时),使得秒成为可测量的时间单位。“秒”这个时间单位的英文second在16世纪末出现在英文中,约比精确测量到秒的时间要晚一百年。用拉丁文写作的人,包括罗吉尔·培根、第谷·布拉赫及约翰内斯·开普勒等科学家仍使用拉丁文的secunda,意思和1200年时的意思相同。1832年时高斯提议用秒作为厘米-克-秒制的时间单位。英国科学促进协会(英语: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BAAS)在1862年表示“所有科学界的人都同意用平均太阳日计算的秒为时间单位。”。BAAS在1874年正式的提出公分-克-秒制,不过在70年后被米-公吨-秒制取代。公分-克-秒制及米-公吨-秒制都以秒为时间单位,定义为平均太阳日的1/86,400。在1956年,秒被以特定历元下的地球公转周期来定义,因为当时天文学家知道地球在自转轴上的自转不够稳定,不足以作为时间的标准。纽康的太阳表以1900年的历元描述太阳的运动,所依据的是1750年至1892年的观测。在1956年,秒的定义如下:在1960年,这个定义由第十一次的国际度量衡会议通过。虽然这个定义中的回归年的长度不能进行实测,但可以经由线性关系的平回归年的算式推导,因此,有一个具体的瞬时回归年长度可以参考。因为秒是用于大半个20世纪太阳和月球的星历表中的独立时间变数(纽康的太阳表从1900年使用至1983年,布朗(英语:Ernest William Brown)的月球表从1920年使用至1983年),因此这个秒被称为历书秒。随着原子钟的发展,秒的定义决定改采用原子时做为新的定义基准,而不再采用地球公转太阳定义的历书秒。经过多年的努力,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路易斯·埃森(英语:Louis Essen)和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威廉·马克维兹(英语:William Markowitz)测量出铯原子的超精细跃迁周期和历书秒的关系。使用过去普通的测量方法,接收来自无线电台、WWV的讯号,再使用一个原子钟来测量时间,他们确定了月球相对于地球的轨道运动,也推断出太阳表面可能有相对于地球的运动。结果,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决定以原子时定义的秒作为时间的国际标准单位:在70年代认识到引力时间膨胀会导致在不同高度的原子钟有不同的秒,因此每个原子钟都必须改正为在平均海平面的高度,以取得一致的秒(大地水平面的自转约改变×10−10的秒长,在1977年开始修正并且在1980年已经制度化了。)。用相对论的术语来说,秒被定义成在转动的大地水平面上固有时。在1977年,在BIPM的会议中又重新定义,加进了新的陈述:修正过的定义似乎暗示理想的原子钟将只有静止的一个铯原子发射出单一的频率。在实务上,无论如何,这个定义意味着在那些原子钟之内的运作和外推的数值,秒的高精密度应该如上所述的考量到周围温度的补偿(黑体辐射)。国际单位制的前置词可以放在秒的前面,表示比秒要短的时间,但很少用此方式表示比一秒要长的时间(公制时间(英语:Metric time))。比一秒要长的时间一般会用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如分钟、小时、日、儒略年、世纪或千年等单位表示。有时需要用其他和国际单位制不同的定义方法来定义秒。像国际天文联合会定义世界时的UT0、UT1及UT2系统是以地球自转为基准得到的时间尺度,就是这样的系统。McCarthy和Seidelmann没有说明SI制的秒是世界上时间计算的法定标准,他们只说“在这些年来UTC或是成为许多国家法定时间的基础,或是成为事实上的常用时间基准。”汉字秒,在古代指的是10-4,比如在《隋书·律历志》中,记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相关

  • 贝氏定理贝叶斯定理(英语:Bayes' theorem)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定理,描述在已知一些条件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比如,如果已知某癌症与寿命有关,使用贝叶斯定理则可以通过得知某人年龄,来更加准确
  • 绿藻绿藻可以指:
  • 薛氏点薛氏点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红细胞血液学病变, 薛氏点仅发现于被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中。德国生物学家威廉·薛夫讷(德语:Wilhelm Schüffner)于1904年首次对其
  • 盐桥盐桥 (Salt bridge) 在化学上是指一种实验装置,用以连接贾凡尼电池(伏打电池,一种电化电池)的氧化半电池和还原半电池。盐桥通常分为两类:玻璃管型和滤纸型。此型盐桥由U型管和填
  • 塔西佗普布利乌斯·科尔奈利乌斯·塔西陀(Publius或Gaius Cornelius Tacitus,也译作塔吉突士,55年?—117年?),罗马帝国执政官、雄辩家、元老院元老,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与文体家,他的最主要
  • 建教合作合作教育(英语:Cooperative education,港澳称为合作教育,台湾称为建教合作),是一种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经验的结构化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合作教育经验通常被计入学
  • 永田町永田町(日语:永田町/ながたちょう Nagatachō */?)是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南端的地名。国会议事堂、国立国会图书馆、总理大臣官邸(日本首相府)、众议院议长公邸(日语:衆議院議長公
  •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是由中国医学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现有82个专科分会,43万余名会员,设有办事机构15个,建有医学图书馆1个,法人
  • 古生态学古生态学(Palaeoecology)是研究地史时期生物之间,古代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支学科,应用生态概念研究化石群落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基本假设是在以往的地质时
  • 低分子量肝素肝素(Heparin),也称为普通肝素,是一种天然糖胺聚糖抗凝血剂,可用来治疗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栓塞,也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