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魏尔定理

✍ dations ◷ 2025-05-21 07:59:36 #群表示论,调和分析,拓扑群

彼得-魏尔定理(英语:Peter–Weyl theorem)是调和分析和群表示论中的一组重要定理,于1927年由赫尔曼·魏尔和他的学生弗里茨·彼得(英语:Fritz_Peter)证明。该定理刻画了紧群不可约表示的完备性,可以视作有限群表示理论中弗罗贝尼乌斯定理的推广。定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紧群 G {\displaystyle G} 的所有有限维不可约酉表示(英语:Unitary representation)的矩阵元(英语:Matrix_coefficient),在 G {\displaystyle G} 上所有复值连续群函数构成、配备了一致范数(英语:Uniform_norm)的空间中稠密。第二部分指出, G {\displaystyle G} 在任何一个可分希尔伯特空间上的酉表示都完全可约。第三部分断言, G {\displaystyle G} 的所有有限维不可约酉表示的矩阵元构成了 G {\displaystyle G} 上平方可积的复值函数空间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20世纪20年代,魏尔在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时,对连续群的表示理论产生了兴趣。在研究中,他试图将有限群表示理论中的弗罗贝尼乌斯定理(即有限群正则表示(英语:Regular representation)可以约化为其所有不可约表示的直和)推广到连续群,尤其是特殊线性群。与此同时,伊赛·舒尔(英语:Issai_Schur)等其它数学家的工作也为研究群表示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工具。1927年,魏尔在其学生彼得的协助下证明了本定理,断言了紧群不可约表示的完备性。值得注意的是,魏尔在证明中不必要地假定了群运算的可微性,因为在当时他并不知道如何在除紧李群之外的一般紧群上定义群作用下不变的积分。这一问题直至1933年才由阿弗雷德·哈尔(英语:Alfréd Haar)建立的哈尔测度理论彻底解决。

彼得-魏尔定理在抽象调和分析理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如本尼迪克特·格罗斯(英语:Benedict Gross)所述:“现代调和分析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她诞生于1927年,而彼得和魏尔的论文是她的出生证明。”此外,冯诺依曼于1933年利用该定理的一个推论,解决了紧群版本的希尔伯特第五问题。

G {\displaystyle G} 为紧群, C ( G ) {\displaystyle C(G)} G {\displaystyle G} 上所有复值连续函数构成、配备了一致范数的线性空间, Δ {\displaystyle \Delta } G {\displaystyle G} 的所有有限维不可约酉表示的矩阵元张成的线性空间,则 Δ {\displaystyle \Delta } C ( G ) {\displaystyle C(G)} 中稠密。

χ C ( G ) {\displaystyle \forall \chi \in C(G)} ,可以定义卷积算子 T χ : L 2 ( G ) L 2 ( G ) {\displaystyle T_{\chi }:L^{2}(G)\to L^{2}(G)}

利用阿尔泽拉引理可以证明,该算子是 L 2 ( G ) {\displaystyle L^{2}(G)} 上的紧算子。

f C ( G ) {\displaystyle f\in C(G)} ,由 G {\displaystyle G} 的紧性可知 f {\displaystyle f} G {\displaystyle G} 上一致连续。即对任意 ϵ > 0 {\displaystyle \epsilon >0} ,存在群单位元 e {\displaystyle e} 的邻域的 U {\displaystyle U} ,使得任意 u , v G , u v 1 U {\displaystyle u,v\in G,uv^{-1}\in U} ,都有 | f ( v ) f ( u ) | < ϵ 2 {\displaystyle |f(v)-f(u)|<{\frac {\epsilon }{2}}} 。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设 U 1 = U {\displaystyle U^{-1}=U}

χ {\displaystyle \chi } 是定义在 G {\displaystyle G} 上,且支集 s u p p ( χ ) U {\displaystyle supp(\chi )\subset U} 的连续实值函数。由乌雷松引理,这样的函数总是存在的。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设 χ ( v ) = χ ( v 1 ) {\displaystyle \chi (v)=\chi (v^{-1})} d g χ ( g ) = 1 {\displaystyle \int \mathrm {d} g\chi (g)=1} ,因为对任意 χ {\displaystyle \chi } 总可以通过如下的变换使其满足上述条件:

此时,可以证明 T χ {\displaystyle T_{\chi }} L 2 ( G ) {\displaystyle L^{2}(G)} 上的紧自伴算子。利用紧自伴算子的谱定理,可知:

其中 V λ i {\displaystyle V_{\lambda _{i}}} 为算子 T χ {\displaystyle T_{\chi }} 本征值为 λ i 0 {\displaystyle \lambda _{i}\neq 0} 的有限维本征子空间, V 0 {\displaystyle V_{0}} T χ {\displaystyle T_{\chi }} 的核。因此, T χ ( f ) I m ( T χ ) = C ( G ) V 0 {\displaystyle T_{\chi }(f)\in Im(T_{\chi })=C(G)-V_{0}} 可以写成一列绝对一致收敛的函数项级数和:

故而存在 N {\displaystyle N} ,使得 v G {\displaystyle \forall v\in G} | T χ ( f ) ( v ) i = 1 N f i ( v ) | < ϵ 2 {\displaystyle |T_{\chi }(f)(v)-\sum _{i=1}^{N}f_{i}(v)|<{\frac {\epsilon }{2}}}

另一方面:

因此:

L ( g ) : C ( G ) C ( G ) {\displaystyle L(g):C(G)\to C(G)} G {\displaystyle G} 的左正则表示,不难证明算子 L ( g ) {\displaystyle L(g)} T χ {\displaystyle T_{\chi }} 对易,因此本征子空间 V λ i {\displaystyle V_{\lambda _{i}}} 也是左正则表示的有限维不变子空间。由于有限维表示完全可约, V λ i {\displaystyle V_{\lambda _{i}}} 可以写成 G {\displaystyle G} 的有限维不可约酉表示的表示空间的直和。在每个这样的空间 X {\displaystyle X} 上:

其中 r i j {\displaystyle r_{ij}} 是该不可约表示的矩阵元。这意味着 V λ i Δ {\displaystyle V_{\lambda _{i}}\subset \Delta } ,进而 i = 1 N f i ( v ) Δ {\displaystyle \sum _{i=1}^{N}f_{i}(v)\in \Delta } 。总之,对于任意 f C ( G ) {\displaystyle f\in C(G)} ϵ > 0 {\displaystyle \epsilon >0} ,都存在 Δ {\displaystyle \Delta } 中的某个元素,使得其与 f {\displaystyle f} 之差的一致范数小于 ϵ {\displaystyle \epsilon } 。这意味着 Δ {\displaystyle \Delta } C ( G ) {\displaystyle C(G)} 中稠密。

以上证明的思路来自彼得和魏尔的原始论文。实际上,利用格尔范德-赖科夫定理(英语:Gelfand–Raikov theorem)和魏尔斯特拉斯逼近定理亦可直接推出本定理。

R {\displaystyle R} 是紧群 G {\displaystyle G} 在可分希尔伯特空间 H {\displaystyle H} 上的任意酉表示,则 H {\displaystyle H} 可分解为 R {\displaystyle R} 的有限维不变子空间的直和,其中每个子空间都承载了 G {\displaystyle G} 的不可约表示。

, {\displaystyle \langle ,\rangle } H {\displaystyle H} 上定义的内积。对任意 u H , | | u | | = 1 {\displaystyle u\in H,||u||=1} ,定义算子 T u : H H {\displaystyle T_{u}:H\to H}

可证 T u {\displaystyle T_{u}} H {\displaystyle H} 上的非零紧自伴算子,且与 R ( g ) {\displaystyle R(g)} 对易。利用紧自伴算子的谱定理,可对 H {\displaystyle H} 作如下分解:

其中, T u {\displaystyle T_{u}} 的每个有限维特征子空间 H λ i {\displaystyle H_{\lambda _{i}}} 又是群表示 R {\displaystyle R} 的不变子空间,故其可进一步分解为承载 G {\displaystyle G} 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的子空间的直和。

H {\displaystyle H'} H {\displaystyle H} 中可以分解为承载有限维不可约表示的子空间的直和的最大子空间, H {\displaystyle H'} H {\displaystyle H''} 的正交补。(由佐恩引理,这样做是合法的。)显然 H {\displaystyle H''} 也是 R {\displaystyle R} 的不变子空间,若 H {\displaystyle H''} 不是零空间, R {\displaystyle R} H {\displaystyle H''} 上的限制也是 G {\displaystyle G} 的酉表示。因此,将以

相关

  • 电音三太子电音三太子是台湾兴起的一种表演次文化,为电音、本土次文化与传统民俗艺阵三太子的结合。电音三太子发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云林北港,一说是嘉义朴子。但可考据的是,在各地方的电
  • 苏恭苏敬(599年-674年),又作苏恭,唐代宋(今湖北境内)人。生于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曾任朝议郎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显庆二年(657年)鉴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遗误尚多,上疏请修本草,即今之《
  • 亚碲酸亚碲酸是一种碲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TeO3。 人们对这种化合物不太了解。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HO)2TeO。原则上,亚碲酸可以由二氧化碲与水反应制得。它形成的盐却是众所周知的,例
  • 俄国二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俄语: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是在1917年3月8日(儒略历2月23日)于俄罗斯发生的民主革命,是俄国革命的序幕。为区别于第一次俄国革命,也称第二次俄
  • 佩德罗·帕特诺佩德罗·帕特诺(Pedro Paterno、1857年2月17日-1911年4月26日)又佩德罗·亚历杭德罗·帕特诺·德·维拉·伊格纳西奥(Pedro Alejandro Paterno y Debera Ignacio、Pedro Alejand
  • 鸽巢原理鸽巢原理,又名狄利克雷抽屉原理、鸽笼原理。其中一种简单的表述法为:另一种为:集合论的表述如下:拉姆齐定理是此原理的推广。虽然鸽巢原理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有时使用鸽巢原理会
  • 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中文版第一集封面《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日语:かぐや様は告らせたい〜天才たちの恋愛頭脳戦〜),官方简称《辉夜大小姐》(日语:かぐや様),是日本漫画家赤坂明以
  • 沙盒效应沙盒效应是一种有关Google搜索的理论,是指Google搜索对所有网页进行排名的算法,不只是调整网页在Google目录中的先后顺序而已,也可以触发一些过滤机制,避免一些网页对Google的排
  • 来自北国《来自北国》(日文:北の国から)是一部由日本富士电视台所制作的电视剧系列。故事以北海道富良野市为舞台,以温情慈爱的笔触,描写家庭亲情之爱,人性之爱。本剧共有24集连续剧以及8
  • 环肋扁螺环肋扁螺(学名:)是一个海螺的物种,旧属中腹足目扁螺科属,今属齿轮螺科属,是一种迷你贝的腹足纲软体动物。本物种分布于日本、中国大陆浙江省三门湾、琉球群岛、台湾绿岛、菲律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