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迷信
✍ dations ◷ 2025-11-28 14:32:08 #迷信
迷信(英语:Superstition)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较常出现于宗教和政治问题上,由历史以来对信仰的记载内容大多是套套逻辑自圆其说的内容,以及宗教狂热份子存有“不要问,只要信”、“信者得救”的心态,它们受到了洗脑和亲友等成长环境因素所至。研究显示人们在面对压力时,会更倾向在实质上没有关连的事物中看出关连。因而变得较为迷信,会更加相信一些并没有科学根据的事。中华民国初年后开始提倡科学,破除迷信运动。“迷信”的本质是对事理的陈述不抱怀疑态度,尽管对科学假设和假科学产物深信不疑,欲不加考证,得出必然性的结论,都只是一种对权威性迷信,即过于相信某事物而又不加以实验去验证也是一种迷信(包括科学)破除迷信必须经过科学的考证步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本身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的本质就是怀疑,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它的各种(时空的、地域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未经证实的理论称作假说或猜想。假设可以被证明有错误的,存有错误便要被抛弃。广义而言,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包含着迷信成分,因其往往用一些难以考证的上古事件,或是阻止信徒质疑教义,没有提出证据却要求盲目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哲学家罗素所提出的罗素的茶壶,举证神灵或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责任应在宗教人士,而不是要求科学证明其“不存在”。由于宗教统治人类社会过去数千年,因此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相关
- 约翰·班扬约翰·班扬(英语:John Bunyan,1628年11月28日-1688年8月31日),本仁约翰英格兰基督教作家、布道家,著作《天路历程》可说是最著名的基督教寓言文学出版物。1628年,约翰·班扬生于英
- 繁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流感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常简称流感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因为流感病毒变化的速度很快,一年会发展新的流感疫苗两次。大部分状况下,疫苗有中度到高度的保护力;然而每年情况略有
- 坏疽性坏死坏疽(gangrene、gangrenous necrosis)是指因感染、血栓或其他原因缺乏血液循环造成身体组织坏死和腐烂的症状。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坏疽相关的分类
- 可视化分析论可视化分析论是信息可视化与科学可视化领域发展的产物,侧重于借助于交互式用户界面而进行的分析推理。
- 阿拉伯非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联合国定义的“北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
- 米兹拉希犹太人米兹拉希犹太人(希伯来语:מזרחים,现代 Mizraḥim,提比里安 Mizrāḥîm,意为“东方人”),为居于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犹太人的后裔。现有人口约175万人,其中超过130万居于
- 月经月经(英语:menstruation, period, monthly,古代叫做癸水,俗称姨妈到、好朋友、大姨妈、来M等),是指女性血液或黏膜定期从子宫内膜经阴道排出体外的现象。高达80%女性曾表示在月经
- 编码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解码则是编码的逆过程。对于特定的上下文,编码有一些更具体的意义。
- 抽象释义在计算机科学中,抽象释义是基于在有序集合特别是格上的单调函数,计算机程序的语义的可靠逼近理论。它可以被看作对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执行,获取关于它的语义信息(比如,控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