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恭

✍ dations ◷ 2025-08-02 21:20:19 #1858年出生,1924年逝世,松江人,清朝经学家,清末学术,三礼学,近代名人,张姓

张锡恭(1858年-1924年), 字闻远,号殷南,松江府娄县人,清末民初官员、学者。

光绪二年(1876年)秀才,光绪十一年拔贡。于光绪十年至十二年间就学于南菁书院,师从黄以周,兼学经学、古学,犹精治《礼经》。曾在松江府中学堂执教,又在姚、韩两大姓家坐馆,以经学负盛名。光绪二十五年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学分教。光绪三十三年京师设“礼学馆”,纂修《大清通礼》,被征召为纂修官,分任纂订丧礼部分。辛亥事变后毅然回家,隐居于小昆山东麓,与祖墓、宗祠为邻,以读书著述为业。民国十三年(1924年)江浙战起,避兵乱至其甥张泽封文权家。九月,病逝于封家。

张锡恭先生,传黄式三、黄以周之衣钵,致力于沟通汉宋,其学不仅可视为清代丧服学之总结,亦熔铸程朱理学精义于礼学考辨当中。先生尝言:“经有十三,吾所治者唯《礼经》;《礼经》十七篇,吾所解者唯《丧服》;注《丧服》者众矣,而吾所守者,唯郑君一家之言。吾于学可谓隘矣。虽然,由吾书而探郑君之义,其于郑君礼注之意,庶几其不倍乎?由注义以探礼经,其于周公制服之心,庶几其不倍乎?由制服以观亲亲尊尊之等杀,于圣人之尽伦,或可窥见万分之一乎?”张舜徽先生称:“与锡恭同时友善、同为《礼经》之学者,有吴县曹元忠、曹元弼兄弟。曹元忠著有《礼议》,曹元弼著有《礼经校释》、《礼经学》,而皆不及锡恭之精。”因遭逢世变,先生晚年隐居昆山,筑草庐于夏忠节公墓旁,追慕鲁两生、郑康成之志,专心礼学著述:“陆台蔓草书谁读,夏墓松楸德有邻。”至归道山前二年始成《丧礼郑氏学》巨著,可惜因遭逢日寇,未能刊印,手稿大部毁于文革。

《题张征君遗像》:君不见秦汉之际鲁两生,秉节高蹈辞簪缨。鄙哉叔孙事十主,乃将礼乐干公卿。君不见东汉之季郑康成,研经兼汇众说精。道逢黄巾为罗拜,相戒不敢窥其楹。先生束发治三礼,师承家学旧有声。晚季辟登礼学馆,通丧三季数廷争。是时邪说竞倡乱,中原枭镜方纵横。朝士更出叔孙下,屏弃六籍投沧瀛。先生掉头去不顾,卢墓一纪聊待清。袌遗订坠老空谷,义熙甲子书春正。一朝贼骑趋谷水,镾天烽火中宵惊。先生闻变遽出走,扁舟飞渡茸南城。渭阳一病卧不起,知交涕洟黄河倾。弦歌故里吊灰烬,遗书零落随榛荆。吁嗟兮,黄巾寇尽何足论,祗今观之犹是圣人氓。

乙丑仲春同邑朱运新拜撰,华亭封章炬谨书。

相关

  • 扁桃体扁桃腺,又称扁桃体,是人和两栖类以上动物,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集成的团块的通称,因为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一般所说的扁桃腺是指肉眼可见的颚
  • 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
  • 新不列颠新不列颠(英语:New Britain),是美国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县的一个城市。面积34.7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71,538人。1850年设镇,1871年设市。其昵称“五金城”得名自
  • 尤金·斯卡利亚尤金·斯卡利亚(英语:Eugene Scalia,1963年8月14日-),美国律师,第28任美国劳工部长。此前曾是格信(英语:Gibson, Dunn & Crutcher)律师事务所华盛顿特区办公室合伙人,也在乔治·W·布什
  • CD63n/an/an/an/an/an/an/an/an/an/aCD63是一种蛋白质抗原,在人体中由CD63基因编码。CD63主要出现在细胞外囊泡的表面,也会出现在普通的细胞膜表面。透膜四超家族(transmembrane 4
  • a walk in the park《a walk in the park》,是日本女歌手安室奈美惠的第8张个人单曲。1996年11月27日发行。作词、作曲、编曲:小室哲哉Mixed by Eddie DeLena Guitar: Michael Thompson Bass: Ke
  • 科索沃大学列表下面是科索沃各大学的列表:
  • 童瑶童瑶(1985年8月11日-)是一位中国演员、模特。样貌与同样是演员的章子怡相似。1985年出生于云南。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02级表演系本科。与唐嫣、文章、孙坚、郭珍霓、曹曦文、徐
  • 豫变纪略《豫变纪略》,明末郑廉作品,是纪录明末流寇(农民军)事迹的重要史籍。郑廉是明末河南归德人,十五岁时,李自成进攻河南,郑廉因此被农民军俘虏,在农民军中多年。郑廉七十多岁时完成《豫
  • 新泽基荣新泽基荣(日语:新沢 基栄,1958年6月10日-),日本资深男性漫画家。新潟县立柏崎工业高等学校(日语:新潟県立柏崎工業高等学校)、日本工学院专门学校美术科毕业。A型血。代表作是《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