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尔多维奇

✍ dations ◷ 2025-04-25 04:33:18 #泽尔多维奇
雅可夫·鲍里索维奇·泽尔多维奇(俄语:Яков Борисович Зельдович,1914年3月8日-1987年2月12日), 前苏联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泽尔多维奇1914年出生于明斯克(今白俄罗斯首都)。1930年高中毕业后,在金属工艺研究所当实验员。自1931年,开始在莫斯科的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当实验员。未受过正式大学教育,自学大学课程。1934年被物理化学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并于1936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39年获得了博士学位。1958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早年研究工作在物理化学领域:吸附和催化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含氮化合物的燃烧与爆炸的实验研究,燃烧理论。爆炸过程中氧化氮的生成机制,称为泽尔多为奇机制。后研究兴趣转移到爆炸力学和流体力学。1939年起,开始从事铀裂变的研究,提出链式反应理论。1943年开始参与苏联核武器研发,提出了氢弹的泽尔多维奇-萨哈罗夫构型。并开始对纯粹的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发生研究兴趣,并取得了不少成果,预言了pi介子的贝塔衰变,预言了mu子催化。自1956年,开始研究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第一个提出类星体来自于黑洞吸积盘、恒星磁场起源方面提出“拉伸-扭转-折叠”机制的发电机理论、提出活动星系核的能量来自超大质量黑洞。宇宙学领域的引力物质的泽尔多为奇不稳定性。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洞察力的近似,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这种洞察力来自于他早年从事气体动力学、爆炸冲击波研究的经验。1964年,泽尔多维奇提出银河系X射线源是双星系统中的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吸积过程产生的。同年他还提出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1972年,他与拉希德·苏尼亚耶夫预言了星系团对背景辐射的影响,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可以用来测量星系团中物质的分布、哈勃常数的数值等等。史蒂芬·霍金曾对泽尔多为奇说,“在我遇到您以前,我以为泽尔多为奇是一个类似于布尔巴基一样的集体笔名。”他写过一本很好的微积分教材,英文版称《Higher Math for Beginners》,里面渗透了很多物理观点,著名数学家弗拉基米尔·阿诺尔德称之为“当代最好的数学分析教科书”。

相关

  • 化学药物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静脉血液外周血是指不包括骨髓的血液,医学临床上会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再从这些血液中分离,得到造血干细胞,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干细胞被称为周边血干细胞 ,在二十一世纪初人
  • HLA-A2XPG, 3RL1, 3RL2· plasma membrane · integral to plasma membrane · ER to Golgi transport vesicle membrane · integral to membrane · phagocytic vesicle me
  • THz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每一秒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
  • 下川文化下川文化是发现于中国山西省西南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主要的遗址所在沁水县下川镇作为命名,其分布范围在山西沁水、垣曲、阳城,该文化的年代约在3万6千年-1万3千年前之间
  • 弗吉尼亚·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英语: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在一战与二战的战间期,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
  • 巴戈巴戈(1954年7月4日-),台湾资深男艺人,生于台湾,紫岚艺术设计公司创办人。曾任中华民国演员工会常务理事。巴戈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上有两兄两姊。大哥巴弓是中华民国国军职业军人
  • 汉斯·盖革约翰尼斯(汉斯)·威廉·盖革(德语:Johannes (Hans) Wilhelm Geiger,1882年9月30日-1945年9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盖革出生于德国莱茵兰-法尔茨州诺伊施塔特,他的家庭有五个孩子,其父
  • 波尔兹曼常数玻尔兹曼常数(英语:Boltzmann constant)是有关于温度及能量的一个物理常数,常用 k {\displaystyle k} 或
  • 卫生信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