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事件

✍ dations ◷ 2025-08-26 15:58:52 #孙志刚事件

孙志刚事件或孙志刚案于2003年发生,是指原籍湖北黄冈的孙志刚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执法机关以三无人员的理由收押,拘禁期间被收容所员工殴打身亡的事件。此事件虽经官方声称为收容所员工犯罪的个案,却引发了中国国内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后颁发新法规,废除了广泛被认为是有弊端漏洞、并有违宪指责的收容遣送制度。

事发时(2003年),中国许多大中城市(深圳、广州)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必须办理暂住证。根据当时的《广东省收容遣送管理规定》第九条第6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当予以收容:……(六)无合法证件且无正常居所、无正当生活来源而流落街头的;”而根据广东省法制工作委员会的解释:“仅缺暂住证,是不能收容的。”

警察有权抓捕违反规定的人,并把他们遣返原籍或者关押于收容所。在实行过程中,警察往往只锁定那些没有职业的外来农民工、流浪者、乞讨者等弱势群体。在相关城市的一些大型活动之前,警察为了保安和城市形象,往往采取集中抓捕和遣返的行动。

孙志刚(1976年7月29日-2003年3月20日),湖北黄冈人,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2003年2月24日被广州市达奇服装有限公司雇佣。由于刚来广州,他未办理暂住证。3月17日晚上他出门上网,也没有带身份证。在当晚11点左右,他在路上被查暂住证的警察送往黄村街派出所。在这里,他打了一个电话给朋友,要求对方把他的身份证明文件送往该派出所。可是当对方携带保释金及孙志刚的身份证到达派出所之后,疑因孙志刚之前顶撞警察,仍被当事民警无理拒绝保释。孙志刚随后被转送往收容站,其收容表格上莫名其妙说其是三无人员,符合收容条件;而事实是孙本人有正常住所、有合法工作、有合法的身份证件,并不符合收容条件。3月20日,孙志刚被发现在一家收治收容人员的医院死亡。

官方最早坚持孙志刚是正常因病死亡,但《南方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他是被毒打致死。后官方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查,最后公布的结果是孙是在医院中被护工和同房病人殴打致死。乔燕琴等十多名涉案人员随后被拘捕。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6月9日一审判决主犯乔燕琴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第二主犯李海婴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余十名罪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无期徒刑。另有六名有关官员因而被控渎职罪,判监一至三年。乔燕琴等十二人不服,提出上诉。6月2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决,驳回乔燕琴等人上诉,维持原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乔燕琴死刑,当日执行。同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涉案的官员李耀辉等五人的上诉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此前也发生过收容所员工犯法的案件,但是由于此次孙志刚身亡,并且其身份不是流浪汉而是大学生,因而产生极大影响。许多媒体详细报道了此一事件,并曝光了许多同一性质的案件,在社会上掀起了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先后有8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就此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

200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执行,标志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但是根据媒体的披露,地方人民政府执法机关针对非本地户籍人口的滥用暴力情况,仍然时有发生。2003年7月,民政部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核实,对确属救助对象者实施生活救助。各地“收容遣送站”也更名为“救助管理站”,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孙志刚安葬于家乡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距离他曾就读的小学不足百米,墓地由其父亲孙禄松亲手设计,从2003年6月开始修建,一直到当年12月14日完工。占地面积250多平方米的墓地,分成三大部分,墓地最前部分是一座小桥,小桥后建有一座小亭,孙禄松为小桥起名“救助桥”,亭子的名字叫做“改制亭”。小桥和亭子后面建了两个花坛,花坛后是墓园。墓两侧是孙志刚最爱的两棵桂花树,孙禄松特意从老宅门前移来陪伴儿子。在建孙志刚墓之初,就墓地上的文字,孙禄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孙禄松从中挑选了语言平实有力者,镌刻在大理石碑之上。

《孙志刚墓志铭》的文字是这样的:“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北黄冈;二零零一年:武汉科技学院染美本科毕业;二零零三年二月:就职于广州,任美术平面设计师;同年三月十七日: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同年三月二十日:死亡,终年二十七岁;同年四月十八日:经法医鉴定其系遭毒打致死;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同年四至六月: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同年六月五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同年六月二十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同年八月一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

相关

  • 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英语: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是美国于1975年规定学校须针对每一位身心障碍学生所设计的计划。为依照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学业成就、认知风格作综
  •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德语: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年5月19日-1814年1月27日),德国哲学家。尽管他是自康德的著作发展开来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
  • 何恩廷何恩廷(1919年1月13日-2010年11月3日),河北省正定县人,享寿91岁,随国民政府移居台湾的军人,为国军将领中少有能横跨军、警与情治三大系统者。
  • 有机碘化合物有机碘化合物是含有至少一个碳–碘键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有机化学里广泛出现,不过自然界中的有机碘化合物却相对较少。 甲状腺素是人体所必需的有机碘化合物,也是政府规定
  • 布鞋布鞋是主要由布做的鞋。布鞋不如皮鞋坚固耐用,防水性差,透气性好,吸汗、养脚。适合休闲时候穿。布鞋是中国一种传统的鞋。手工制作的布鞋要用棉布纳成千层底。在中国非常有名的
  • 后三乡后三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后三乡下辖以下地区:正兰后三村、正兰前二村、正兰前三村、厢白七村和厢白十三村。
  • 安德烈·波切利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1958年9月22日-)是一位意大利盲人歌手。他是一位古典跨界音乐男高音,和英国女高音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新西兰女高音海莉·薇思特拉等同属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跨界音乐歌唱家。波切利得到过最辉煌时期的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的指导,曾被誉为帕瓦罗蒂的接班人。安德烈‧波切利出生于托斯坎尼郊区的La Sterza/拉 史特拉扎镇,邻近古城比萨。波切利认为自己不只“来自”托斯坎尼,更是土生土长的“属于”托斯坎
  •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是一套佛教主题的百科全书,由南京大学的赖永海教授主编,于2000年通过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八册十一卷,计三百多万字,分为:这套佛教百科全书与佛协版的百科全书相比,增加了许多内容,有的还另配一些彩色图片。可能是由于该套丛书篇幅巨大、成书仓促的缘故,其中还不乏笔误。
  • 日莲宗日莲宗,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日莲在镰仓时代中期(约13世纪)所创立。也称为法华宗。狭义指以日莲为宗祖的宗派“宗教法人日莲宗”。昭和16年三派(旧日莲宗、旧显本法华宗、旧本门宗)合同时之本山如下
  • 1939年世界大赛< 1938年1940年 >1939年的世界大赛是由三度卫冕的纽约洋基与辛辛那提红人交手。后者自从赢得被丑闻污染的1919年世界大赛后,首度打进世界大赛。洋基再度以四战全胜横扫对手完成四连霸,这也是17年来第8座奖杯。这是洋基教头Joe McCarthy个人的第五座奖杯,追平了先前由Connie Mack所保持的纪录。这个系列战最著名的一刻发生在最后一战的第九局。洋基队Charlie Keller冲回本垒时与捕手Ernie Lombardi发生冲撞,球被撞掉,得分算。当Lombardi在地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