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方哲学
✍ dations ◷ 2025-11-22 20:52:03 #西方哲学
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西方哲学(英语:Western philosophy),或称西洋哲学,是指西方世界、相较于东方世界的主流哲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可追溯至古希腊的古希腊哲学,与后来传入的北美洲、澳洲等地,而是否纳入北非与中东、俄罗斯等地的部分地区尚有争议。“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于古希腊的“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字面意思是“爱智慧”。奥古斯都曾言:惟有爱(philein)才能认识智慧(sophia)的光(phaos),因此便有了“哲学”(philosophia)一词。现今的哲学有两大主要系统: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古代对哲学的理解与哲学家的著作,都是智慧的结晶。这包含了至今仍能理解的哲学问题;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其他的学术,像是纯数学与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例如,亚里斯多德记述了以上这些议题;到了十七世纪,这些领域仍被称做“自然哲学”的支派。)久而久之,学术专业化及特殊科学急遽的技术进步,使得这些学问不同学科的发展,并脱离哲学、自成一格:数学在古代成了专门的科学,“自然哲学”则发展成为科学革命的自然科学。西方哲学家通常被分为数个主要流派。在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流派是斯多亚学派与其逻辑学、伦理学与物理学(对自然界的研究,包含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而当代哲学中,专门领域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与美学(也包含价值论)。逻辑学有时被列为哲学的重要流派,有时被当作独立的科学,有时则仅是指哲学中应用于其他流派的代表性方法。现代新儒家如方东美、牟宗三等人认为,儒家哲学是内在超越的,西方哲学是外在超越的。安乐哲认为,西方哲学注重追求超越性的真理;而中国哲学注重追求道、创造自己。中国哲学的系统观是开放的,是过程式思维;而西方哲学包括唯心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是超绝的,是绝对的、独立的、封闭的。当代西方哲学批判其超绝性而发展出来的新哲学思想,使两者具有更多的相通性。总体上;西方哲学侧重于名辩(概念的思辨、推演)东方哲学不限于名辩,也包括非语言精神过程,(如:唯识论中的末那识,阿赖耶识等)。
相关
- 羟基脲羟基脲(INN:Hydroxycarbamide,又名Hydroxyurea,商品名包括Hydrea和Droxia)是一种化疗及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疾病。
- 海底海底生物界是与水域基底相连的生活区域,可分为滨海海底生物界(光线可透射的,夏季温暖的水域底层)和深海海底生物界(暗的,冷的水域底层)。在海底生物界栖息的生物被称为海底生物。
- ULAN艺术家联合名录(英语:The Union List of Artist Names,缩写ULAN)是一个使用受控词表的在线数据库(英语:Online database),目前约有293,000个艺术家的名字和其他信息。ULAN中的名称可
- 新鲜冷冻血浆新鲜冷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FFP)为一从全血制备而成的血液制品,一般是在采集全血后八小时内分离制备,用于治疗体内凝血因子过低(INR>1.5)或是血浆蛋白过少之患者,也做为血
- Netscape 6Netscape 6是网景通信的跨平台网络包,因为Netscape 5实质上被废弃,所以6是承接之前的网景通信家族4.8版。此版本和之后的Netscape 7单纯是修改自Mozilla Suite。整个包包含Nav
- 康托尔格奥尔格·费迪南德·路德维希·菲利普·康托尔(德语: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 Cantor,1845年3月3日-1918年1月6日),出生于俄国的德国数学家(波罗的海德国人)。他创立了现代
- 髓核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使脊椎可以在相当的角度之间活动,有如避震器的功能。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
- 异丙嗪盐酸异丙嗪(英语:Promethazine,又名盐酸普鲁米近(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或非那根(Phenergan))是一种常见的止咳药物,为第一代抗组织胺药,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对抗组胺所
- 马德里马德里(西班牙语:Madrid;/məˈdrɪd/;西班牙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
- 雨燕卫星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英语:Neil Gehrels Swift Observatory),旧称雨燕γ射线暴任务(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是美国宇航局2004年发射的一颗专门用于观测伽玛射线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