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汇合工程

✍ dations ◷ 2025-08-15 19:44:15 #地球坐标系统,协作网站

经纬汇合工程(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 DCP)是一个自发性、由个人发起并逐渐转变为全球活动的地理探勘计划。此计划的目标是拜访地球上每一个整数纬度和经度交汇处,并且通过万维网发布这些地方的图片。

全球整数经纬交汇处(称为汇合点,Degree Confluence)共计64442个(南极与北极各视为一点),其中21541个点位于陆地(Land)上(包含大陆、岛屿、湖泊或冰河这类地形),38411个点在水域(Water)上(包括大洋),4490个点在冰帽(Ice Cap)上(也就是上方有永冻冰原的水体上)。这项工程将这些点划分为主(Primary)和从(Secondary)两种。只有位于陆地上,或是从陆地上可以望得到的水域或冰帽上之汇合点,才被设定为一个主汇合点。另外,在高纬度地区只有不多的汇合点被指派为主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极点产生很多距离接近的主汇合点。主汇合点是经纬汇合工程想要完全拜访与记录下来的进度目标,而从汇合点的拜访与纪录虽然也被视为是一个有效的拜访,但却不包括在计划的工作进度之内。

经纬汇合的准确位置是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决定产生的。一次成功的拜访是拜访者必须进入交汇点方圆100米内(使用WGS 84数据),并且发布一个称述以及至少两张图片到本工程网站上才行。没有遵守上述规定的拜访将在网站上记为一次未完成的拜访。

重新访问先前已经有人拜访过的交汇点被视为是一有效的拜访纪录,其理由在于,除了想要知道全世界所有汇合点的实际样貌外,随着时间的转变,继续追踪各汇合点的地貌变化,也是此计划当初被发展出来时的用意之一。基于这理由,很多交汇点,特别的北美和欧洲的交汇点,已经被人拜访过多次。

经纬交汇工程实际上可说是一种对地球表面信息的采样。

经纬汇合工程的发起人是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市(Northampton, MA)的亚力克斯·贾瑞特(Alex Jarrett),他在1996年2月时,因为个人的兴趣开始拜访一些自居邻近的经纬度交会点,并且在个人网页上发表成果。一些其他地区的居民拜访过他的网页后,群起效尤也开始拜访起周遭的汇合点,最后发展成一套有规则、计划性的跨国、自发性合作计划。

参看一些交汇点的实例:

相关

  • 食品工业食品产业是全球不同行业的综合体,这些产业提供了由世界人口消费的食物能量的。只有那些自给自足型农业可以被认为不在现代食品产业之内。食品产业包括:依据2009年2月28日第十
  • 芝麻油芝麻油(或称麻油、香油)是以芝麻为原料提炼制作的食用油。高温制程之纯芝麻油气味浓香,常呈淡红色或红中带黄。根据加工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小磨香油、机制香油和大槽香油三类
  • 法拉语法拉语(Fala)是罗曼语族的一门语言,通常被认为是葡萄牙-加利西亚语的下属语言之一。法拉语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靠近葡萄牙国界的部分地区使用,使用人口约有10,500人。2015年,
  •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俄语:Игорь Иванович Сикорский,1889年5月25日-1972年10月26日),俄裔美国飞机和直升机设计师。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引
  • 头足纲头足纲(学名:Cephalopoda)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化石种在一万种以上,现仅存786种,主要是各类乌贼和章鱼。头足纲可分为两个到四个亚纲,其中现存两个亚纲。一个是蛸亚纲(Coleoidea)
  • 库安沙河广萨河(Cuanza River),又名宽扎河,是安哥拉的河流,在首都罗安达以南流入大西洋。广萨河下游可航行的河道长150英哩,是北广萨省和南广萨省的分界线。在首项生物多样性计划中,显示广
  • 史坦·林根史坦·林根(Stein Ringen)(1945年7月5日-)是一名挪威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目前担任牛津大学社会政策与干预系教授。他先后从奥斯陆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 Fort-221突击步枪Fort-221(Форт 221)是由乌克兰国营兵工厂RPC Fort生产的一种无托结构突击步枪,为以色列制IMI TAR-21突击步枪的授权生产版本。Fort-221在设计上基本与TAR-21相同,它并有一种
  • Tai Seng VietnamTai Seng Vietnam(越南语:Tai Seng Việt Nam)是美国泰盛电视广播公司拥有的一条以越南语广播为主的频道,该频道主要以配上越南语发音而播放外购予亚洲各地所摄制的华语电视剧及
  • DCViewDCView数位视野网站是一个以数位影像为主的台湾网站,简称为DCView或数位视野,它是摄影、相机、影像生活等摄影相关议题的综合论坛,是华人摄影界最著名的摄影资讯网站之一。DC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