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龄(1810年-1861年),字英九,号雪轩,清代政治人物,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云南丽江太守王燮之子,官至浙江巡抚,死于太平军之乱,追赠光禄大夫,谥壮愍。
王有龄少年豪爽任侠,不好学,与何桂清是好友,何桂清曾经是王有龄的书僮,因为何桂清的父亲是王有龄之父王燮的家丁。王燮担任太守,请来家教老师教有龄,桂清为伴读。有龄愚钝又喜欢玩乐嬉闹,不喜欢八股文,因而读书失败,何桂清思绪清明,过目不忘,反而造就了何桂清考取功名。后来王英九捐纳为盐大使时,何桂清出资,报答此恩。
道光十四年(1834年)捐盐库大使(正八品)。后署理新昌县县令,到任两个月内判决旧案数百件,并招抚了大批盗匪,升为慈溪县县令,治水有奇功,历任鄞县、镇海、仁和县令,升定海同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父亲王燮授甘肃平凉太守,未就任,即生病致仕,赴浙江依有龄,途中病死于吴门,有龄离开仁和县,扶柩回乡,守孝三载。
咸丰元年(1851年)服阙,署理湖州府。旋调杭州府,迁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在任时官声不佳,常收贿赂,也时常在衙门饮酒、狎妓,有时甚至到青楼住宿,并在青楼批阅公文,时人称有苏东坡“冷泉亭判事”之风。
发贼之乱时,因屡破敌军升为浙江巡抚,上司就是时任两江总督的何桂清,王有龄告诫何桂清勿弃城潜逃:“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李秀成围攻杭州,城内无粮,亦无援军,有龄死守杭州两个月,城破时自尽殉难,李秀成感佩他的忠义,用好的棺木装殓其遗体送还清兵,一说厚葬。清朝追赠光禄大夫,谥壮愍,赐祭葬,入祀昭忠祠,并在死节地浙江、家乡福建专祠奉祀。欧阳昱称之为“城破殉难,晚节独胜桂清”。
相传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攀附王有龄而成为商业钜子,但王有龄的事迹行传中,包括《清史稿》,几乎不见胡雪岩。安徽耆老口述,胡雪岩在青楼结识了某位字号为“英九”的贪官,并透过其关系向上结交、行贿,一层一层认识,最后认识到左宗棠。但此位“英九”地位卑微,而王有龄是当时名宦,较有名气,最终被传为“王英九”,即王有龄。而胡雪岩与王英九的这段故事,情节逐渐增加,然后被写入高阳等人的小说中,或编入各大戏剧中,由传奇变为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