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dations ◷ 2025-08-09 15:26:26 #社会学
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网络 · 理性化 · 都市 · 阶层 流动 · 社会不平等 · 社运 · 社会变迁 社会心理学 · 发展 · 偏差 · 犯罪 教育 · 知识 · 科学(英语: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 医疗 健康(英语: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 法律 · 政治 · 军事(英语:Military sociology) · 体育 经济 · 世俗化 · 工业 · 互联网 传播 · 文化 · 反文化 · 社会企业 宗教 · 文学(英语:Sociology of literature) · 家庭(英语:Sociology of the family) · 性别社会语言学 · 媒体研究 社会哲学 · 社会统计学 系统科学 · 世界体系理论 经济地理学 · 经济思想史 社会人类学 · 文化人类学 文化研究 · 性别研究宗教社会学(Sociology of religion)是一门用以研究宗教的起源、日常实践、组织形态、社会功能,宗教意义等种种面向为对象的学科。宗教社会学者们普遍认为宗教与社会生活各个面向之间—如经济、政治、文化—存在着交互影响的关系。近来,原教旨主义的兴起成为宗教社会学里受到极大注目的课题,再宗教化跟世俗化这两股力量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文明中产生作用被积极讨论。涂尔干是最早以社会科学的方式从事宗教社会学面向的学者,并完成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成为史后社会学家探讨宗教的基本根基。依据社会科学方式的研究前提下,涂尔干认为宗教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和强化社会阶层的功能。同时也提出了宗教具有重要的四项要素。而这些要素都能使得人透过宗教的方式将神圣化与世俗加以连结成为一种集体性的事务存在,因此可以促使社会整合。涂尔干认为宗教具有四大要素,而他进一步透过此分类的方式指出宗教和巫术之间的不同点。1.圣物:可以指实体或非实体存在具有神圣性的事物,对于信徒来说,圣物是他们强化信仰之一的方式。同时受到世俗与神圣性连结的存关系。2.信仰思想:即教义,是信徒共同遵守的价值或理念。通常信仰定义圣物、圣物支持信仰的意义。涂尔干认为宗教信仰是处理宗教与世俗关系、神圣事物等概念的思想系统。3.仪式:是信徒用以将世俗和神圣加以连结的活动。仪式本身具有强化个人价值观与增进社会团体整合的功能。仪式本身的存在强调信徒的负担的义务与责任,因此仪式存在者惩罚制度。4.道德社群:依据涂尔干所称,是一种“道德共同体”的概念。是社会组织的一种,具有共同价值与遵守的规范。而宗教领袖往往具有强大的魅力而使不可替代。涂尔干认为道德社群是区分宗教与巫术的基础。巫术是利用仪式企图达成某个目标。透过外在影响力产生对事物的影响力,经常施法于个人而非团体。宗教可以借由团体的独立性分类两种类型1.制度性宗教:宗教具有独特神学理念、人事组织和仪式。也是涂尔干所定义的宗教。2.扩散性宗教:神学理念、人事组织和仪式扩散到世俗里,与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并且与血缘、地域等团体关系上具有关联。宗教本身不能独立于社会制度之外。1.国教:是最大型的宗教团体组织,其宗教是被社会制度所认可且受政府承认的官方宗教。在当地在人一出生时,就被认定成为宗教团体的一分子。国教固然强化了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可能,但同时因为无法容许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而容易引发宗教仇恨,造成战争的开端。而且社会容易因为信仰国教的缘故,往往成为统治阶级合理化不平等的理由。2.教派:是一个完善的大型宗教组织,但与政府没有正式往来。通常一国中会有许多教派。3.小教派:通常是和原先的教派发生理念不合,而从教派里分裂出来的宗教组织。其价值与观念往往和主流社会上有一定的不同。此团体的成员往往有较高的忠诚。4.新兴宗教:是一个小型且难以被社会主流所知的宗教团体。代表新的宗教信仰或对其现有的宗教进行创新。根据德国社会学家托吉斋(Troeltsch)的整里,分类出以下宗教的形式1.教会:是大型且功能具备完善的宗教团体,其宗教的运作和国家息息相关。2.教派:是少数教会派不满教会的理念,因此出走另外组织而形成的信仰与实行的组织。比宗派具有制度化。譬如加尔文教派。3.宗派:尚未高度组织化的宗教团体,成员不比教派与教会多。常由教会里分离而来,并在原信仰中添加新的因素。成员少,排外因此具有团结的关系,加上宗派经常会直接控 制成员的生活。譬如前期的基督新教派4.门徒:是一个极端的教派。常要求个人或社会进行激烈的改革。是松散、成立时间短的组织。泛灵崇拜精灵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崇拜人物崇拜以神为中心的崇拜:相信有神为崇拜的中心,这包含一神信仰和多神信仰。以人权为中心崇拜:以人作为信仰中心,例如人权运动对人权自由的崇拜。功能论重视宗教作为一个影响社会里的一个功能观点,通常宗教有两个功能面向。1.个人 宗教提供个人慰藉心灵满足的需求,并透过信仰中心的方式提供归属感、以仪式的方式提供成员彼此间的认同感。2.社会 宗教具有超越个人与社群的力量,并提供道德与规范的来源。透过该等力量达到促进社会整合与强化成员集体间的认同感。另外宗教可以使现有的社会规范加以神圣化,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合理强化社会阶层存在的必要性。对文化而言,宗教具有让文化被神圣化的功能,同时也进一步影响文化的价值观与规范。宗教亦给提供人们一套的世俗价值理念,尤其是善与恶的解释,并提供个人更宽广的角度看待世界。1.宗教是一种虚假意识:依据马克思的理念,宗教往往是自我幻想的反映,是个体反应的幻象。此观点和涂尔干在宗教的观点上是相同的。(社会事实的观点。)2.维护统治阶级意识:马克思观点认为宗教是统治阶级宰制并疏离受支配阶级的工具,用以维护统治阶级者的利益。由于宗教往往鼓励人们关注世俗以外的事物,造成忽略自身存在的剥削与不平等问题。(宗教是人民的鸦片。)3.合理化不平等:宗教虽然促进社会整合和稳定。但冲突论者认为这样的稳定往往强化支配与不平等的机会。成为合理化财富与权力不平等的借口。过度信仰宗教会使社会难以变迁且使个人甘于现状(受压迫的现状)的可能。是韦伯的著作。研究并试图解释为何资本主义率先在西方社会盛行发展的原因。韦伯在一书里,认为基督新教强调勤奋、节俭以侍奉上帝的理念和资本主义具有共同点,故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兴盛的原因之一。利于发展社会制度:韦伯认为宗教提供了一个文化构框,以支持其他的社会制度。这是韦伯与涂尔干同样观点的地方。韦伯命题(Weber's thesis):根据基督新教伦理的教义,认为教士得以透过禁欲的方式达到侍奉上帝;一般人只得以努力和勤奋工作的方式达到对上帝崇拜,因此造就资本的快速累积。这种入世禁欲的思想,完全符合资本主义的主张。参见世俗化。

相关

  • 琼脂培养皿琼脂平板(英语:Agar Plate)是一种把消毒后的培养基加上繁殖微生物所需材料(通常是洋菜及养分)后制成的有盖培养皿。由于提供了微生物繁殖的有利条件,琼脂平板能够用来种出不同的微
  • 原住民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
  • 鹿儿岛大学鹿儿岛大学鹿儿岛大学(かごしまだいがく,Kagoshima University),位于鹿儿岛县的日本国立大学。1949年,由第七高等学校、鹿儿岛师范学校、鹿儿岛县女子师范学校、鹿儿岛青年师范学
  • 外消旋体外消旋混合物(英语:racemic mixture、racemate,或称为 外消旋体)是等物质的量的一对对映体混合后得到的组成物。第一个制得的外消旋体是路易·巴斯德制得的酒石酸的外消旋混合物
  • 冈比亚疟蚊冈比亚疟蚊(学名:Anopheles gambiae)是疟蚊属下的一个隐存种,至少包含7种型态上无法区分的物种。该隐存种于1960年代确认出来,包含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当地传播疟疾的大多数病媒蚊种
  • 熟铁熟铁是含碳量小于0.02%的铁合金碳钢,又称锻铁、纯铁(含碳量在0.02-2.0%称为钢,含碳量在2.0-4.3%则称生铁)。熟铁由铁矿石用碳直接还原,或由生铁经过熔化并将杂质氧化而得到的产物;前
  • 价电子在化学中,价电子(英语:Valence Electron,又名最外电子层),是表示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或者原子所拥有的价的电子。价电子在决定一元素如何与其他元素进行化学反应时起了重要作用:原
  • 亚实基拿亚实基拿(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 中国农业大学坐标:40°00′41″N 116°21′51″E / 40.011352°N 116.364177°E / 40.011352; 116.364177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是中国
  • 台北臺北(俗字写作台北;台湾话: Tâi-pak)是位于台湾北部的都市,词义为“台湾之北”;原本做为地理名词用来泛指北台湾,19世纪末台北建城后,渐用于专指以此城池为中心发展的都市。“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