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雀属(学名:)是毛茛科下的一个属。该属有300~500种,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少数种生长在热带高山。
迪奥斯科里德斯的《药材志》记载了一种因为花似海豚而得名δελφίνιον(,意思是“海豚”)的翠雀属植物。翠雀属的属名即来源于此。
翠雀属的中文名来自中国分布最广的种——翠雀。“翠雀”一名最早见于《植物名实图考》,也是以花形命名,《广群芳谱》作“蓝雀花”。
翠雀属大多数种都开蓝紫色花,之所以呈现蓝紫色是因为含有翠雀花素。
翠雀属包含许多种观赏植物。品种最多的是欧洲人在19世纪杂交培育的园艺翠雀花,俗称大花飞燕草或大飞燕草,但其实园艺翠雀花的主要亲本是高翠雀花,与飞燕草并无关系。
真正的飞燕草在欧洲的栽培历史更加悠久,1601年就有描绘飞燕草重瓣品种的插图。
翠雀在清代的北京花圃十分常见,传入欧洲后也十分流行,并与高翠雀花杂交产生了美女翠雀花。
其他偶有栽培的种包括囊距翠雀花、红翠雀花、大红翠雀花、黄翠雀花、染丝翠雀花等。
在中国,还亮草、翠雀、滇川翠雀花、峨眉翠雀花、河南翠雀花、囊距翠雀花等十几个种在民间供药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牙痛等症。由于翠雀属植物毒性较高,一些地区用翠雀、东北高翠雀花等制作土农药,杀灭皮肤寄生虫、蚊蝇幼虫。
欧洲也曾用田野飞燕草治疗一些疾病。
在印度,秃茎翠雀花(英语:Delphinium denudatum)()的根部可以入药,在尤那尼医学中是一种重要的草药。
中亚及西亚的一些民族用从染丝翠雀花中提取的黄色染料给丝织品染色。
欧洲的田野飞燕草的花汁与矾混合后可做蓝色墨汁。
堇雀草
还亮草
飞燕草
高翠雀花
园艺翠雀花单瓣品种
园艺翠雀花重瓣品种
美女翠雀花
翠雀
大红翠雀花
红翠雀花
黄翠雀花
染丝翠雀花
晚香翠雀花(英语:Delphinium leroyi)
荒漠翠雀花(英语:Delphinium parishii)
警告:默认排序关键词“翠雀属”覆盖了之前的默认排序关键词“Delphin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