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分体交换

✍ dations ◷ 2025-04-26 03:28:28 #可动遗传因子

姐妹分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缩写 SCE),是两个同卵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材料交换。

减数分裂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 两两 配对,复制后,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配对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每个四分体都有2条染色体,2对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经常互相缠绕,再分开时不一定能维持染色体原来的形态和组成,有可能发生同源非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这是染色单体上,也是不久之后染色体上基因重组的原因。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只是二价体中的两个同源染色体分离,但遗传物质的总量与母细胞比较并未减少;其第二次分裂的姐妹染色分体分离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在量上的减半。

由于各个二价体中每一染色体向两极中任一极移动是随机的,所以,如果母细胞的染色体有n对,则子细胞虽然也有n对染色体,但染色体组合却有2n种可能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受精作用后恢复到原来的染色体数目,进而使亲代与子代间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同时,由于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及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发生的同源非姐妺染色分体片段交换,使后代有一定的变异,增加了种群的适应性并有利于演化。

在高等动植物中,体细胞的增殖是透过有丝分裂来实行的;而配子的形成必须透过减数分裂或称生殖分裂才能够完成。

两个子细胞核形成后,动物细胞在赤道区收缩,最后分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则在赤道面由残留的纺锤丝等物质形成赤道板,并在赤道板两侧开成细胞膜,把细胞分隔为2个子细胞,然后回复到间期的状态。有丝分裂的特性: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并在后期均等分离,可使子细胞和母细胞具有完全一样的染色组成,这可保持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原核生物、低等生物的无性生殖和园艺作物的营养繁殖就是利用有丝分裂的这一特性来保持其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也称为生殖分裂,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进行连续两次分裂,因而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单倍性)。通过受精作用,两性配子结合为合子,这才又恢复了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双倍性)。

相关

  • 输尿管炎输尿管炎(Ureteritis)指涉及炎症的输尿管医疗病症。其中的一种病症形式被称为"囊性输尿管炎"(ureteritis cystica)。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c)输尿管炎的病症形式的存在也已
  • 奥利佛·萨克斯奥利佛·萨克斯,CBE(Oliver Sacks,1933年7月9日-2015年8月30日),英国伦敦著名医生、生物学家、脑神经学家、作家及业余化学家。他根据他对病人的观察,而写了好几本畅销书。他侧重于
  • 善与恶在宗教、伦理学与哲学中,善(英语:Good)与恶(英语:Evil)是一组常见的二分法(Dichotomy),何为善,何为恶,也是常见的讨论主题。在各种语言中,善,通常是指具备正确而让人想拥有的正面属性。恶
  • 弗朗索瓦·恩格勒弗朗索瓦·恩格勒(法语:François Englert,1932年11月6日-),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1964年,恩格勒和罗伯特·布绕特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
  • 牛顿万有重力常数万有引力常数(记作 G {\displaystyle G} ),是一个包含在对有质量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计算中的实验物理常数。它出现在牛顿的万有
  • 偶像同志偶像(英语:Gay icon)是指被很多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LGBT)群体支持的公众人物。一些主要的同志偶像的特质通常包括魅力、华丽、坚强面对逆境、以及双
  • 里贾纳里贾纳(英语:Regina),当地华侨称为利载拿,加拿大萨克其万省的首府,也是该省的第二大城(仅次于萨斯卡通)。面积118.4平方公里,海拔577.4米。人口近23.65万(2016加拿大人口普查),是加拿大
  • 圣殇《圣殇》(韩语:피에타,英语:Pieta)是由金基德导演的韩国电影,于2012年上映。它获得了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首部获得金狮奖的韩国电影。片名“Pietà”在意大利语中是“施
  • 慕容皝燕文明帝慕容皝(297年-348年10月25日),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开国君主,不过当时仍名义上臣属于东晋,直至其子慕容儁正式称帝后,才追
  • 民族统一主义引起的纷争虽然领土争议未必与收复失地有关,但某些国家往往用民族统一主义措辞,在国内外证明其合法性。以下是不完整的列表,包括现在与历史上(已不存在)的民族统一主义实体与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