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BCS理论
✍ dations ◷ 2024-12-22 22:14:13 #BCS理论
BCS理论(BCS theory or Bardeen–Cooper–Schrieffer theory)是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所以也常意译为超导的微观理论)。该理论以其发明者约翰·巴丁、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的名字首字母命名。某些金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会完全消失,电流可以在其间无损耗的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超导。超导现象于1911年发现,但直到1957年,巴丁、库珀和施里弗提出BCS理论,其微观机理才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BCS理论把超导现象看作一种宏观量子效应。它提出,金属中自旋和动量相反的电子可以配对形成所谓“库珀对”,库珀对在晶格当中可以无损耗的运动,形成超导电流。在BCS理论提出的同时,尼科莱·勃格留波夫(Nikolay Bogolyubov)也独立的提出了超导电性的量子力学解释,他使用的勃格留波夫变换(英语:Bogoliubov transformation)(Bogoliubov transformation)至今为人常用。E
=
3.52
k
B
T
c
1
−
(
T
/
T
c
)
{displaystyle E=3.52k_{B}T_{c}{sqrt {1-(T/T_{c})}}}电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库伦力。如果仅仅存在库伦力直接作用的话,电子不能形成配对。但电子间还存在以晶格振动(声子)为媒介的间接相互作用:电声子交互作用。电子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是相互吸引的,正是这种吸引作用导致了“库珀对”的产生。大致上,其机理如下:电子在晶格中移动时会吸引邻近格点上的正电荷,导致格点的局部畸变,形成一个局域的高正电荷区。这个局域的高正电荷区会吸引自旋相反的电子,和原来的电子以一定的结合能相结合配对。在很低的温度下,这个结合能可能高于晶格原子振动的能量,这样,电子对将不会和晶格发生能量交换,也就没有电阻,形成所谓“超导”。巴丁、库珀、施里弗因此获得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BCS理论无法成功地解释所谓第二类超导,或高温超导的现象。
相关
- 合成药物列表合成药物列表
- 过劳死过劳死(日语:過労死),源自日语 ,是一种职业性的突然死亡,因工作过度(过劳)致积劳成疾而死。其原因为由压力引起的心脏病发作,或是长期疲倦所导致的中风致死。第一宗有纪录的过劳死个
- 肺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淋巴管平滑肌增生(英文:Lymphangioleiomyomatosis,通称:LAM),或称淋巴管平滑肌瘤、肺淋巴管肌瘤,是一种罕见、进行性、系统性疾病,通常发展为囊肿导致的肺功能丧失。LAM主要影响女性
- 航天服宇航服是保护太空人在太空不受低温,射线等的侵害并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的保护服。宇航服的氧气罐为太空人提供氧气。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则由氢氧化锂(lithium hydroxide)所吸
- 酒母麹,又称麹糵,酿酒中称酒母,是米、糯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及其外皮碾磨而成的白色粉末米糠或麦麸受到麹霉菌等微生物感染,经发酵使微生物有效繁殖而得到的
- CeS一硫化铈是铈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CeS。一硫化铈可以通过三硫化二铈和二氢化铈的还原反应制得:一硫化铈对金属有着浸润(wetting)作用,它对除了铂以外的金属都比较稳定。它可以和
- 母校母校(拉丁语:alma mater,美式英语发音:/ˈælmə ˈmeɪtər/,英式英语发音:/ˈɑːlmə ˈmɑːtər/),源自拉丁语,本意“母亲的哺乳”,词源与校歌相通,是一个使用于古罗马各式地母神
- 扁虫动物扁虫动物原本是扁形动物门的同义词,此处是几个门的统称,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也被归类为扁虫动物总门(学名:Platyzoa),但此分类尚未成为共识。本总门包括以下门:扁形动物和腹毛动物没有
- 张本渝张本渝(Jessie Chang,1976年1月27日-)本名张本瑜,台湾女艺人。具有四分之一的台东阿美族血统。2013年1月30日凌晨驾车不慎追撞前车,对方坚持找警察处理。张本渝强调没酒驾,只有吃药
- 乐生疗养院坐标:25°01′20″N 121°24′33″E / 25.022327°N 121.409257°E / 25.022327; 121.409257卫生福利部乐生疗养院,民间俗称乐生院,是台湾一座公立医院,为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