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法默

✍ dations ◷ 2025-05-17 21:14:27 #1857年出生,1915年逝世,美国厨师,美国女性作家,葬于奥本山公墓

芬妮‧法默(英语:Fannie Farmer,1857年3月23日-1915年1月15日)是美国烹饪专家,出版《波士顿厨艺学校食谱(英语:Boston Cooking-School Cook Book)》成为广泛被使用的烹饪教科书。

芬妮‧法默出生于1857年3月2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母亲玛丽‧沃特森‧梅里特是编辑和父亲约翰‧富兰克林‧法默是印刷工。虽然她在家中女儿最年长的,生在高度重视教育的家庭中,芬妮‧法默被期待去上大学,但在16岁就读梅德福高中瘫痪中风。法默不能继续完成正规学术教育;几年来,她无法走路,且在家受父母照顾。 在此期间法默开始烹饪,进而将母亲的房子改成宿舍,其中餐饮方面享有盛誉。

在30岁的法默,可以自行走路(但实际上还有跛行,一直没有完全痊愈),经由查尔斯‧萧夫人的建议入学波士顿的烹饪学校 。法默在学校接受训练到1889年,此期间研习家政、学习家政科学的关键要素,包括营养和饮食、疗养烹饪、清洁和卫生技术、食物化学分析、烹饪和烘培技术和家政管理。法默在校表现一直保持顶尖。尔后,担任助理主任。在1891年,她担任学校校长。

芬妮‧法默在1896年出版最知名的著作《波士顿厨艺学校食谱》。她的食谱书标准化一汤匙和一杯的概念,并量化测量。 此书是在1884年《林肯太太的波士顿的烹饪书》版本的延续,法默被批评有使用此书的食谱,最终法默在著作波士顿厨艺学校食谱中收录1,850个食谱,从牛奶土司到Zigaras à la Russe。收录家务开支、清洁、干燥蔬果和营养资讯。

此书发行商(Little, Brown & Company)没有估算好首刷只有3,000份,是作者法默出资出版。这本书在美国很受欢迎,后续的烹饪书皆会谈到《波士顿厨艺学校食谱》,且持续出版100年。

法默提供科学解释食物在烹饪中产生的化学变化过程,有助于美国厨艺中的测量系统标准化。在《波士顿厨艺学校食谱》出版之前,其他美国食谱常常写“一块鸡蛋大小的奶油”或“一茶杯的牛奶”等量。法默则有系统的讨论测量标准“一杯的量”、“一汤匙的量”、“一茶匙的量”,让她有测量之母的美誉。

法默在1902年离开波士顿烹饪学校并创立法默小姐的烹饪学校。 她开始教淑女和家庭主妇烹饪的基本理论,但她致力于研发给生病期间的膳食与营养,名为《病患与康复期的食物与烹饪》有30页和糖尿病有关。法默被邀请到哈佛医学院演讲,开始教医生和护士病患在恢复期的膳食与营养。 她觉得给病患适当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她相信将会在此领域有所成就被后世纪念,而不是她在家事烹饪的成就。当时,法默比其他人都更了解病房食物的外观、味道、摆设能够带给病患和食欲不振的人有多重要。她将品质排在成本和营养价值之上。

在她晚年最后的七年,法默使用轮椅。尽管他行动不便,法默持续演讲、写作和研发新食谱;她在辞世前10天还有公开演讲。 《波士顿晚上的讲稿》刊登在全国报纸。法默也对在哈佛医学院的护士和营养师演讲,教授膳食准备。在美国许多厨师和家庭厨师之间,芬妮‧法默的名子依然等同于精准、标准和好食物。

芬妮‧法默死于1915年,57岁,埋葬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奥本山公墓。

相关

  • 胡说八道废话(Nonsense),即无意义的话。废话中的“废”,说文解字一书指屋顿,即破败的房屋,废话指的是一段在当时情况下对事情发展没有任何正面作用的谣言,又或者逻辑上矛盾的话。另外,亦指以
  • 甲羟戊酸途径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甲羟戊酸途径,也被称为异戊二烯途径(Isoprenoid pathway)或HMG-Co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 pathway)途径,是存在于真核生物,古菌和一些细菌中
  • 佛性佛性(梵语:बुद्धधातु,Buddha-dhātu),大乘佛教术语,最早出现于《大般涅槃经》,为如来藏学派的学说之一。传入中国后,成为涅槃宗中心教义,也影响到汉传佛教各宗教,如地论宗、
  • 雅可比Paul Albert Gordan卡尔·古斯塔夫·雅各布·雅可比(德语:Carl Gustav Jacob Jacobi,1804年12月10日-1851年2月18日)是一位普鲁士数学家,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 碳酸钡碳酸钡(化学式:BaCO3),由于其较容易从自然矿物中获取,且有毒性,故有被称作毒重石。碳酸钡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通常,碳酸钡有α、β、γ三种结晶形态,而其
  • 草食性动物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食物为植物的动物。而一些选择不吃肉类的人则被称为素食者。实际上“草食性”并非指“吃草”的动物,还包括吃木质、花粉、花蜜、水果、谷物等。在英
  • 苯二氮卓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多元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社会用以管理多元文化性的公共政策,它采取官方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多元文化政策强调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
  • 元素 (数学)在数学领域,集合的元素(英语:element)指构成该集合的任意对象(英语:Mathematical object),也可以称作成员(英语:member)。 A = { 1 ,
  • Cloba·UCloba・U(日语:くろば・U),日本漫画家、插画家、游戏开发者。旧笔名为Cloba(日语:くろば)。东京大学出身。2007年起以“Cloba”名义在商业志上开始刊载漫画与插图。除原创百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