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桂内阁

✍ dations ◷ 2025-09-09 22:12:53 #明治时代内阁,日本历代内阁,明治时代政治,1908年日本,1909年日本,1910年日本,1911年日本,1908年日本建立

第二次桂内阁(日语:第二次桂內閣だいにじ かつらないかく  */?),是日本陆军大将及军事参议官桂太郎就任第13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后,自1908年(明治41年)7月14日至1911年8月30日组成的日本内阁。

1908年(明治41年)6月,日本社会主义人士由于在集会中公开展示大面红色旗帜,被警方认为“对天皇不敬”,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并演变为大规模械斗。荒畑寒村、大杉荣(日语:大杉栄)及堺利彦等14人因而遭到警方逮捕,并分别被判处1年6个月至2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史称赤旗事件。赤旗事件使当时由西园寺公望领导的第一次西园寺内阁受到舆论及政府内保守派人士抨击,最终总辞下台,并推荐政治经验丰富的的桂太郎继任。在经明治天皇同意任命后,桂于1908年7月就任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0年6月,桂内阁以社会主义运动人士持有炸弹为借口,大肆搜捕社会主义者,镇压社会主义运动;从1910年底到1911年1月,对被捕的数百名社会主义者进行秘密审判,诬陷日本社会主义家幸德秋水等26人暗杀明治天皇未遂,并将幸德秋水等其中12人于1911年1月24日处死,史称幸德事件。事后幸德事件为冤狱的消息传出,引发日本社会严厉的谴责;1911年8月,桂太郎被迫率领第二次桂内阁总辞,并在“情意投合(日语:情意投合)”协议下推荐西园寺公望再度出马组阁。

除部分特殊情况外,本内阁阁员皆于1911年8月30日就任。

第一次西园寺内阁

第二次桂内阁
1908年7月14日—1911年8月30日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

相关

  • 鼻腔鼻腔,呼吸道最前部由骨和软骨围成的空腔,为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以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前端经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端经鼻后孔与咽腔相连。
  • 瑞比达利巴韦林(英语:Ribavirin,俗称病毒唑),是一种抗病毒药,属合成核苷类药,1970年由ICN制药公司Joseph T. Witkowski合成。对许多DNA和RNA病毒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尚不清楚。美国食品药物
  • 碱式碳酸铅碱式碳酸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b3(OH)2(CO3)2,有时写作2PbCO3·Pb(OH)2。称量乙酸铅并溶于水,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将溶液煮沸,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碱式碳酸铅沉淀。其它
  • 古无轻唇音古无轻唇音,为清代钱大昕(1728年-1804年)提出之音韵学概念,说明在秦汉时期声母系统中没有轻唇音,唐末出现轻唇音在上古均属于重唇音。在唐末宋初前,唇音都读作重唇音。中古末期,即唐
  • 致密板致密板(英语:lamina densa),又称基板(英语:basal lamina),由一层较厚的高电子密度膜状结构构成,位于透明板下方。IV型胶原蛋白、由VII型胶原蛋白构成的锚原纤维,以及真皮微原纤维三者
  • 高压电线高压电线,简称高压线,是一种主要用作电力传输的电线,一般基于避免电力损耗,均会采用高压电的传输方式,而根据电力的输送范围而作电压上的调整。交流电输电系统的电压可达至800 kV
  • 彼赫·亨利克·林彼赫·亨利克·林(瑞典语:Pehr Henrik Ling,另一个拼法Per Henrik Ling,1776年11月15日-1839年5月3日),生于瑞典永比市,物理治疗师,医疗体操(medical-gymnastics)的发展者与教师。他发
  • 赛义德·卡齐姆赛义德·卡齐姆·拉什提(阿拉伯语:سيد كاظم بن قاسم الحسيني الرﺷتي‎,1793年-1843年),以赛义德·卡齐姆 (波斯语:سید کاظم رشتی‎)为人所知。他
  • 顾永湘顾永湘,京剧琴师、作曲家、教育工作者,著有《月琴弹奏法》(1973年)、《京胡演奏法》(与庄永平合著,1974年)等书。师从梅兰芳的琴师王少卿学习京剧音乐艺术。参加京剧音乐演奏和创作
  • 圆颅党圆颅党(Roundhead)为17世纪中期,英格兰议会中的一知名党派。该党发迹与最盛时期约为1642年—1651年的英国内战时期。圆颅党的最大特色,是身为清教徒的这些议员皆将头发理短,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