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公共图书馆(葡萄牙语:Bibliotecas Públicas de Macau),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属下图书馆网络的总称,是澳门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网络。该网络在2016年1月1日成立,由民政总署图书馆和澳门中央图书馆合并而成。
澳门中央图书馆,成立于1895年,本名“公共图书馆”。1952年更名为“澳门国立图书馆”,至1989年再更名为“澳门中央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的总馆也名为“中央图书馆”。
澳门中央图书馆网络拥有8间图书馆(中央图书馆、民署大楼图书馆、何东图书馆、青洲图书馆、望厦图书馆、红街市图书馆、氹仔图书馆及和路环图书馆)和1间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
前民政总署图书馆,成立于1993年,在2016年1月1日之前由民政总署管辖。
澳门民政总署图书馆网络拥有7间图书馆(何贤公园图书馆、纪念孙中山公园黄营均图书馆、白鸽巢公园黄营均图书馆、黑沙环公园黄营均图书馆、氹仔黄营均图书馆、下环图书馆及黑沙环公园黄营均儿童图书馆),其中1间为儿童图书馆,5间为黄营均图书馆,其中两间是由秘鲁华侨黄营均先生损资兴建,而另外三间则由黄营均基金会赞助部分费用兴建而成。
文化局于2020年6月8日宣布,取消原位处澳门提督马路通利工业大厦的中央书库,并启用位处氹仔北安O1地段的多功能政府大楼的新址作为中央书库。该地点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现存藏书量约35万册/件,预计最大藏书量可达45万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