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慕自我暗杀癖
✍ dations ◷ 2025-08-29 04:23:05 #慕自我暗杀癖
慕自我暗杀癖(英语:Autassassinophilia)是一种恋物癖形式,指人会由于被杀害的风险而让自己的性欲被唤起。此种癖好可能会延伸至某些能危害自己性命的物品,例如能令人溺水或窒息的物件。这并不一定表示该人必须实际处于生命安全有危险的情况,而是可借由幻想而达到。该术语由约翰·曼尼提出,他将淫乐杀人(erotophonophilia)定义为该术语的对立,也就是“透过杀人来唤起性欲”,这两类性欲归类于牺牲与补偿类型。这种不完整的互惠模式被丽莎·道宁(英语:Lisa Downing)批评:对曼尼而言,一个人的性高潮比他的死亡还令他感兴趣,这导致有阶段管理的可能性,而忽略了一个人的性命结束在另一人手中的事实。另一方面、淫乐杀人是以另一个人的死亡而实现的,但很重要的事是、这令一个人却必须不知道杀手的意图。这个定义明确地排除了互惠,因此性学家似乎无法想像在这种情况下会有相互性,因为没有同意的空间。
相关
- 索马里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0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07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估计索马里联
- J01E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词义消歧计算机语言学中,词义消歧是一个 自然语言处理和本体论的开放问题。歧义与消歧是自然语言理解中最核心的问题,在词义、句义、篇章含义层次都会出现语言根据上下文语义不同的现
- 电磁波过敏症电磁波过敏症(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简称E.H.S.或E.S.),200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发布之新疾病,为由电磁波所引起的各种症状,目前只有瑞典、德国承认电磁波过敏症是
-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
- 九州大学九州大学(日语:九州大学/きゅうしゅうだいがく Kyūshū daigaku;英语译名:Kyushu University),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是日本一所本部位于福冈县福冈市西区元冈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 高频高频(英语:High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MHz到30MHz的无线电波。比HF频率略低的是中频(MF),比HF频率略高的是甚高頻(VHF)。HF多数是用作民用电台广播及短波广播。其对于电子仪器所发出
- 吉米京米(Gigametre),亦作吉米,是公制的长度单位之一,为109米。这个单位对于地理学来说太大,但在天文学上偶尔与天文单位一起被用作表示诸如行星及其恒星的距离。米(m) · 尧米(Ym) · 泽
- 促进RNA激活(RNA activation, RNAa) 是一种由小分子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机制,是李龙承等于2006年首先在人细胞中发现并命名的。随后,其他研究小组也报道了相似的现象,证明了
- 蒲慕明蒲慕明(1948年10月31日-),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生于南京,中国神经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加州大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