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性过敏反应

✍ dations ◷ 2025-02-23 21:18:40 #免疫学,症状

延迟性过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又称第四型过敏反应(Type IV hypersensitivity),为一种细胞媒介反应。发病机制是人体对食物中抗原物质产生的免疫反应所致。延迟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高,据统计,45%的人群会对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产生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发病缓慢,又称为隐藏性过敏;一般于进食致敏食物后24小时后或数日后出现症状,因此延迟性过敏的自我诊断相当困难。延迟性过敏反应可于人的各个年龄阶段出现。

辅助T细胞会辨识第二型MHC分子中的抗原。此反应中的抗原呈现细胞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会分泌IL-12(英语:Interleukin 12)会刺激Th1细胞增生。而辅助T细胞则会分泌IL-2和干扰素-γ。因此诱导产生更多Th1细胞因子。此时细胞毒性T细胞会被活化,刺激摧毁目标细胞,同时巨噬细胞会释放水解酶,在表面呈现胞内抗原,并形成多核巨细胞。

延迟性过敏的其一成因是身体缺乏某些酵素以消化某些特定的食物蛋白质。这些未被人体完全消化的食物大分子,进入血管后,被免疫系统错识别为外来物质,激发免疫反应的发生。

延迟性过敏是现时世界各国的科研热点,大部分针对延迟性过敏反应的医学研究均以ELISA方法去量度病患者血液中的IgG浓度作为研究的基础。

大部分都市病和长期病,都可能与延迟性过敏有关。而身体部位受到影响,取决于个人遗传基因和身体特质,因此过敏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免疫系统是由淋巴组织、白血球和抗体组成的复杂网络,是身体对抗细菌、病毒及毒素的防卫系统。

延迟性过敏的症状不一,但大多是身体炎症的结果,是其中一种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主要负责防御“抗原”(Antigen)。抗原包括入侵的细菌、消化不完全的食物、体内突变的细胞和毒素等。当抗原进入身体,免疫系统就会受到刺激,继而引发连串免疫反应,最终将有害的抗原吞噬分解。这些反应是由细胞激素或细胞因子(Cytokines)等各种介质(Mediators)所控制。这些细胞激素会召集大量白血球到受损或受毒害的部位,以对抗侵入物或任何产生突变的细胞,并清理受损的组织。此时,发炎部位就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现象。因此,炎症就正正是身体受伤后所发出的警号。

大量的细胞激素,除了会让受伤部位发炎外,它亦会透过循环系统,引发全身性发炎,最后导致各种症状,例如:皮肤发炎出疹、肠绞痛、关节及肌肉疼痛、全身水肿、中耳炎、鼻窦炎等。而长期发炎是引发重病的根源,在很多退行性疾病的形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把食物蛋白质滴在皮肤上,再用特制小针在该位置上轻刺一下。如果测试者对某种食物过敏,被点刺的皮肤部位在短时间内会出现红、肿、热、痛、痒等症状,故测试者很快就可以知道结果。这种测试需要在完整的皮肤上进行,因而不适合患有湿疹的人士。而这种测试,主要针对即时性过敏反应,并未能反映患者的延迟性过敏反应。这种测试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对患者来说,即使少量食物蛋白质,都可能会引起剧烈的过敏反应。

原理跟上述的皮肤点刺测试类似,做法是将食物蛋白质贴在皮肤上最少二十四小时,并观察测试者皮肤上的红肿反应。由于测试于皮肤上进行,因而不适宜皮肤有伤口的人采用。这种测试能检测出即时性过敏反应,但就未能反映患者的延迟性过敏反应。

透过量度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同时检验出即时性(IgE抗体引致)和延迟性(IgG或IgA抗体引致)的过敏反应。化验人员从血液样本中取得血清,再把血清注入不同的反应槽。而每个反应槽各覆盖着一种待测食物过敏原。如果样本内的抗体对某种致敏原产生反应,抗体就会在反应槽与该致敏原结合成复合体,配合酵素呈色反应,形成特殊的颜色。化验所会利用光学密度分析仪(Optical Density Reader)测量颜色深浅度。所显示的颜色越深,代表抗体与致敏原复合体越多,即是抗体对该食物致敏原的活性越强。部分化验所会作二次重复性化验作为确认(Duplicate Testing),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虽然如此,ELISA程序亦有其局限性,受测者如未曾进食致敏食物,有机会未能验出对该种食物过敏。另外,如受测者在测试前曾服用或注射类固醇药物,亦会影响测试结果。

根据食物IgG阳性结果并戒食致敏食物后,患者症状会明显得到改善。研究亦指出食物IgG抗体检测是筛查食物过敏疾病的其中一个可靠方法,对过敏性皮炎的诊治及预防有重要的作用。

随生物芯片法技术的发展,2004年开始利用蛋白质芯片的方式检测食物不耐受,可同时检测IgE与IgG二种抗体的含量与比例。我们称这种方式叫做Fluoro-Linked Immunosorbent Array,简称FLISA。医师只要抽取0.2ml的全血就可以同时检测60种以上的过敏原特异性IgE与IgG抗体,相较于传统的做法必须分二次做实验,减少了时间与人力的耗损。 由于过敏早期的病患体内抗体含量低,传统的血清学方式常常检测不到,无法起到早期避免接触,与预防病况恶化的作用,而FLISA的平台结合芯片法与萤光法,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及在抗体产生的初期就能检测出,提醒病患与医师改变生活与饮食作息,达到并免过敏恶化的作用。

戒口、食物更替及安全进食是处理延迟性过敏的重要方法。而食物更替法的重点在于均衡饮食。因此,要预防患上食物过敏,就尽量不要在一天内进食不同食物,尽量保持简单;但同时每天要吃不同种类食物,让饮食内容多作变化。

要达到食物更替法的最佳效果,可利用食物过敏测试的结果作为参考。如果对某种食物轻度过敏,最理想是隔七天才吃一次,三个月后可改为四天吃一次。而中度和重度过敏的食物,最好是戒食六至九个月。而戒口期的长短,要视乎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人戒口情况是否彻底。戒口期完成后,可因应身体情况,将致敏食物再次引入饮食当中。由于食物对身体影响大约会维持四天,因此可先在膳食中剔除过敏食物,然后再进行以四天为一单位的食物更替;重点是注意进食的分量及次数,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同一种食物。

食物不耐症是指肠道缺乏某种酵素,无法分解部分食物的特殊物质,又或是身体受食物中某些物质直接刺激身体。与食物过敏的最大分别,在于其反应并不涉及免疫系统。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乳糖不耐症”,也就是一般人常说“喝牛奶会肚痾”的主因。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成分,而乳糖需经过乳糖酶(酵素)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才会容易被人体吸收。亚洲人体内普遍缺乏可分解乳糖的酵素,没有这种酵素,就无法分解及吸收牛奶中的乳糖,于是喝牛奶或吃雪糕后,就会感到肠胃不舒服,甚至出现腹胀、放屁、胃痛或腹泻等症状。

食物中某些成分,如组织胺(Histamine)、血清素(Serotonin)、酪胺(Tyramine)等,都会引起类似过敏的反应。部分人吃过海鲜后会全身发痒、出疹,甚至连脸部都肿起来,但这些人未必是对海鲜过敏。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海鲜开始腐坏而产生过多组织胺,吃下这些不新鲜的海鲜后,会产生类似过敏的反应。除此之外,芝士和啤酒都含有酪胺或组织胺,过量摄取这些物质,有机会引起头痛、流鼻水等症状。

Template:过敏反应及自体免疫性疾病

相关

  • 库蚊库蚊(Culex), 别称库蚊, 是蚊科的一个属,种类包括了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三斑库蚊、环状库蚊
  • 幼童幼儿也称为幼童,是人类发展的阶段之一。可能包括学步期(英语:toddlerhood)及之后,一直到学龄前的一段时间,此一阶段也常称为是玩耍期(Play age);是儿童阶段中较前期的部分。在心理学
  • 包装包装是指物件外部的保护层和装饰,不同的物件有不同的包装方式和材质,一些容器如盒子等也是专作为包装之用。关于盒子的部分,有分为产品包装及礼品包装,因应品牌及产业需求,各有不
  • 1-庚醇1-庚醇(英语:1-heptanol),又称为正庚醇,是一种醇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CH2)6OH。正庚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难溶于水,但可混溶于乙醚或乙醇。
  • 曼多撒手抄本门多萨手抄本(西班牙语:Códice Mendoza)是阿兹特克手抄本(英语:Aztec codices)之一,约作于1541年前后,共72页。此抄本以征服阿兹特克后的首任新西班牙总督安东尼奥·德·门多萨(英语
  • 文艺春秋株式会社文艺春秋(日语:株式會社文藝春秋,英语:Bungeishunju Ltd.)是一家总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出版社。1923年1月,菊池宽创立文艺春秋社。1946年3月,因参与“战争协力”而
  • 郑作新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鸟类学家、鸟类地理学家,中国现代鸟类学、中国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
  • 电击遭雷击的患者,腿部表面有红色条状痕即电流流经的痕迹 。触电是指当生物(主要指人类)与电有直接的接触时,因此感受到疼痛或甚至受到伤害的意外事故。被雷电击中(简称雷击)也属于触
  • 新西兰文化哈卡舞(Haka)是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表演艺术。它是过去毛利人各族在开战前表演的战舞,藉以恫吓对方。哈卡舞的歌词不固定,不同族群有其各自歌词。哈卡舞最大特色是舞蹈结束时,所有
  • 约阿希姆·高克约阿希姆·高克(德语:Joachim Gauck,1940年1月24日-),曾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11任总统,前路德派牧师,是德国首位无党籍总统。约阿希姆·高克于1940年1月24日在大德意志帝国罗斯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