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枝万

✍ dations ◷ 2025-04-28 23:15:45 #1923年出生,2018年逝世,刘姓,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早稻田大学校友,中央大学校友 (日本),台湾民俗学家,埔里人,东京教育大学校友,东京大学校友,旭日小绶章

刘枝万(1923年-2018年1月6日),是一位台湾的民俗学学者。

1923年,刘枝万出生于埔里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后来,他曾就读于埔里公学校(今埔里国小前身)。1937年,刘枝万前往日本留学。1945年,在日本中央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一说预科毕业)后,刘枝万进入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就读,但在未完成学业的状况下于1946年前后离校,并在返乡后任教于台中县立埔里初级中学(今南投县立埔里国中前身)。此后,受到日本民俗学家直江广治(日语:直江広治)影响,他开始投入于台湾民间信仰及考古学领域的诸多研究,并以日本时代所遗留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推动资料整理及实地研究(田野调查),以建构台湾民俗学学术研究基础。

1953年,南投县文献委员会成立,他随后开始担任其委员,并从事于南投县历史的研究工作,完成《南投县志稿》的《沿革志》、《革命志》、《教育志》、《风俗志》、《人物志》等篇章。1958年,他转任于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担任其采集组长,并投入于宗教调查工作,展开其在民俗学领域的研究;当时,他曾发表〈台湾省寺庙教堂(名称主神地址)调查表〉等成果。1962年,他转任台湾省立博物馆,从事于整理该馆馆藏台湾相关资料。1965年,他转入刚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随后投入于中国民俗研究,并陆续发表《台湾民间信仰论集》和《中国民间信仰论集》等论述作品。

1969年底,他以外国人研究员的身份前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进修一年;期间,他致力于钻研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建立起其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此后,虽然受到戒严令等因素限制,他开始每年前往日本进行短期调查研究,以加深其与日本学术界的交流。1977年,他以论文《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出版时题目改为《中国道教の祭りと信仰》)向东京教育大学提出申请,并获得颁予文学博士学位。此外,他也持续致力于提携许多后进研究者。

另外,他也关注于比较民俗学的研究,将台湾与日本的海洋性民间信仰进行对比,分析妈祖信仰、保佑渔获丰收的神明及跳海净港、船祭等祭典仪式,甚至考察对于漂流尸体的崇拜。

2011年,他将毕生收藏捐赠与中研院及慈济大学图书馆。

相关

  • syn放射性同位素(英语:radionuclide,radioactive nuclide 或 radioactive isotope),是指原子核不稳定、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着很多种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的原子
  • 建成圆环坐标:25°03′14.11″N 121°30′52.39″E / 25.0539194°N 121.5145528°E / 25.0539194; 121.5145528台北圆环,又名建成圆环,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同区的圆环,为南京西路、宁夏
  • 世界棒球经典赛世界棒球经典赛(英语:World Baseball Classic;縮寫:WBC)是由美国职棒大联盟和世界棒垒球联盟共同策划的国际棒球大赛(主要仍由大联盟主导),世界各洲皆有球队参赛,首届在2006年3月举行
  • 预算线预算线又称预算结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预算线,又名预算限制(Budge
  • 怪兽卡车怪兽卡车(英语:monster truck)是一种改装车,为配上巨型轮胎和引擎的皮卡车,70年代末美国对皮卡车改装的热潮方兴未艾,其中轮胎商鲍勃钱德勒创造了怪兽卡车的原型,当时听说美军要采
  • 阿尔克墨涅阿尔克墨涅(英语:Alcmene,希腊文:Αλκμήνη)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是珀耳修斯的孙女、梯林斯和迈锡尼国王厄勒克特律翁之女、忒拜国王安菲特律翁之妻、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之母。
  • 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约翰内斯·施坦因霍夫(Johannes Steinhoff,1913年9月15日-1994年2月2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战后在西德联邦国防军空军担任要职。二战期间共击落敌机176架,
  • 七色假面七色假面‘七色仮面’(なないろかめん)是日本的拿变身英雄(日语:変身 (ヒーロー))当题材的特摄片作品,在1959年6月3日至1960年6月30日于朝日电视台系放映。当他出现时,通常会发出高
  • 巴洛达巴扎尔巴洛达巴扎尔(Baloda Bazar),是印度恰蒂斯加尔邦Rai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285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2853人,其中男性11737人,女性11116人;0—6岁人口3306人,其中男1699人,女
  • 艾利克托艾利克托(英语:Erichtho)是古罗马文学中的女巫和魔法师形象,来自希腊第二大岛忒萨洛尼卡,在古罗马诗人卢坎的著名诗集《法撒利尔》第六卷中她首次被创造出来,在诗中她向Sextus P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