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 dations ◷ 2025-11-28 20:49:36 #1913年欧洲,1913年军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战争,保加利亚战争,塞尔维亚战争,希腊战争,罗马尼亚战争,1913年6月,1913年7月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发生于1913年6、7月间,是1912年至1913年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延续。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在欧领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部分色雷斯等少量东南方地区,巴尔干同盟等战胜国在伦敦召开和会,商讨对奥斯曼帝国的利益瓜分。

但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就马其顿的统治权产生分歧。

保加利亚认为与奥斯曼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亚国内倾向占领整个马其顿,因此无法和塞尔维亚谈拢。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便于1913年6月29日向塞尔维亚及希腊宣战。保加利亚不久就陷入困境,因为黑山和罗马尼亚加入塞尔维亚一方向保加利亚。奥斯曼为了收复亚德里亚堡,也从东进攻保加利亚。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

1913年8月,保加利亚和战胜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加北部划给罗马尼亚;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华达马其顿(Vardar Macedonia,其边界与今北马其顿共和国相若)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Pirin Macedonia)划归保加利亚,爱琴海马其顿(Aegean Macedonia)划归希腊。亚德里亚堡在稍后由保加利亚单独和奥斯曼签订的《伊斯坦布尔条约》中,交还奥斯曼。

塞尔维亚经过这次战争,变得更加强大;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遭到妨碍。两国的争执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线。保加利亚战败后亦疏远背后支持塞尔维亚的俄罗斯,转而亲近奥匈帝国。

相关

  • 罗迪尼亚大陆罗迪尼亚大陆(Rodinia,来自俄语 Родить,诞生;或 Родина,祖国)是古代地球曾经存在的超大陆,这块超大陆的合并程度比较高,是由当时几乎所有陆块合并而成。根据板块重构(Pla
  • 电石碳化钙(英文:Calcium carbide)是电石(又称电土)的主要成分,异名乙炔钙,化学式CaC2,UN No.1402。电石是一种呈绿色或灰黑色的粉末或块状固体,带有大蒜味,工业上常用电石与水混合制取乙
  • 塔利班国家组织: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国家组织:塔利班(普什图语和波斯语:طالبان‎,意即“伊斯兰教的学生”,罗马拼音转写:Taliban),或译塔勒班,意译为神学士,是发
  • 聚德霍夫托马斯·聚德霍夫(德语:Thomas C. Südhof,1955年12月22日-),美籍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聚德霍夫生于德国哥廷根。童年时光在哥廷根与汉诺威度过。年轻时曾学习过音
  • 挪威峡湾马挪威峡湾马是发展自挪威的一个马品种。挪威峡湾马历史悠久,毛为暗褐色,尾巴浓密,四肢短而直,动作灵活,是一种多用途的马,维京人经常利用挪威峡湾马运货。
  • 达朗贝尔原理达朗贝尔原理(英语:d'Alembert principle)是因其发现者法国物理学家与数学家让·达朗贝尔而命名。达朗贝尔原理阐明,对于任意物理系统,所有惯性力或施加的外力,经过符合约束条件的
  • 陈中伟陈中伟(1929年-2004年3月23日)是一位中国骨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有“断肢再植之父”之称。192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大
  • Wattieza瓦蒂萨属是生存于泥盆纪中期的一种古代植物,属于枝蕨纲,和现今的蕨类为近亲。最近在斯科哈里郡发现的泥盆纪中期化石统一了“瓦蒂萨属”的树冠,其中树根和树干的部分早在1870年
  • 普雷斯科特普雷斯科特国家森林(英语:Prescott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8年建立,位处亚利桑那州的可可尼诺县和亚瓦派县,占地面积1,250,000英亩(5,100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普
  • 班淑传奇 《班淑传奇》(英文:Ban Shu Legend),是于正的古装剧作品,《陆贞传奇》的姐妹篇,但未沿用演员。2014年1月19日秘密开机,开机前演员先开始学习剧中礼仪、定装和MV拍摄,同年5月2日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