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城

✍ dations ◷ 2025-08-10 15:30:20 #圣萨尔瓦多城
圣萨尔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1626-1642、1664-1668),或作圣救主城,位置在台湾北部基隆社寮地区之和平岛上,为西班牙人于1626年发现北台湾三貂角,同年5月16日占领北台湾鸡笼(原巴赛族人领地,即今基隆港)后开始建造此城, 十多年后才完工。圣萨尔瓦多城周长共约400米左右,为下宽上窄堡垒,督军坚造者为首任鸡笼淡水长官伐尔得斯,1626年至1634年之前,西班牙统治者还陆续扩建该堡,于城四周兴盖四座圆形棱堡。1642年发生鸡笼之战,荷兰军队攻打圣萨尔瓦多城,经过激烈炮击后,该城仅剩西边棱堡。1664年,在南台湾失利的荷兰人重新转进北台湾,并修复原城成为北荷兰城(Noord Holland)。其后在郑氏王朝郑经的攻打下,1668年荷兰人炸毁北荷兰城,并自鸡笼退却。圣萨尔瓦多城的防御体系主要由3个堡垒组成, 其中两座位于邻近山顶上:圣萨尔瓦多城今日已完全不复见,原址为台湾国际造船基隆厂位于和平岛的船坞,日治时期1933(日昭和8年)至1936年间(昭和11年),台湾总督府派学者村上直次郎对遗址进行挖掘,并鼓吹保护残余堡基,但在二次大战盟军轰炸及日军多次军港建设,北荷兰城堡遗址不复存在任何遗迹。国立台湾大学鲍晓鸥教授(西班牙语: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为研究和平岛古堡旧城墙遗址的位置,委托成大公共工程研究中心利用“透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进行城墙遗址探测。2002年,成大完成“透地雷达技术应用于基隆和平岛古堡旧城墙遗址之探测”报告发现在船舾厂内仍有城墙遗址存在的可能性。2019年,基隆市政府邀请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臧振华及西班牙考古学者Maria Cruz Berrocal组成的考古团队调查圣萨尔瓦多城和修道院遗址的正确位置,5月开始考古挖掘,先后发现了墓葬、遗骸、空穴及十字架等物。

相关

  • 格涅兹诺坐标:52°33′N 17°36′E / 52.550°N 17.600°E / 52.550; 17.600格涅兹诺(波兰语:Gniezno)是波兰中西部城镇,在波兹南以东约50公里处。该城从1999年起属大波兰省(以前属波兹南
  • 诉诸反复诉诸反复(英语:argument from repetition;拉丁语:argumentum ad nauseam),系借由宣称某个观点已经被充分讨论多次、至今没有人反驳过我的观点、反方的论点之前都已经驳斥过等等,而
  • 东非共同体东非共同体(简称东共体;英文:East African Community,EAC)是由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南苏丹六个东非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该组织于1967年首次成立,197
  • 实验设计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又称实验设计,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涉及“用何方法可更好的设计一个实验”,属于方法论的范畴。由于任何实验都会受到外来环
  • 三多商圈高雄三多商圈,以三多路以及中山路为商圈主要干道,和梦时代商圈、五福商圈、巨蛋商圈并列高雄四大商圈,为台湾高雄市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开始兴起的商圈。在新光三越百货和太平
  • 白色人种白人(英语:White people),或称白色人种,指狭义的高加索人种(一般亦作西洋人、西方人或西人、洋人),是以人类肤色命名的人种名称,一般指拥有淡色皮肤的种族或群体;或是一类拥有淡色皮肤
  • 比尔定律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又称比尔定律或比耳定律(Beer's law)、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Bouguer–Lambert–Beer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
  • 五氟化磷五氟化磷(化学式:PF5),是磷卤化合物,磷原子的氧化数为+5,包含有一个三中心四电子键。 五氟化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恶臭气体,其对皮肤、眼睛、粘膜有强烈刺激性。是活性极大的化合物
  • 胸苷单磷酸胸苷单磷酸(Thymidine monophosphate,TMP)是一种核苷酸,可见于DNA分子中,含有磷酸基团、五碳糖,以及碱基胸腺嘧啶。
  • 顺着食物链不断累积生物放大作用(英语:Biomagnification),也叫生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例如DDT或汞的浓度沿生物链的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