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语

✍ dations ◷ 2025-08-08 12:01:33 #亚美尼亚语
官方(法律上)地位:亚美尼亚语(Հայերեն或Hayeren)是亚美尼亚共和国及不被普遍承认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但它没有任何近似语言,其38个字母的拼音系统更是独特的,不少语言学家因此对亚美尼亚语产生兴趣。 亚美尼亚语目前广泛被亚美尼亚人使用。语言学家将亚美尼亚语归为印欧语系的一个独立语族。亚美尼亚语与希腊语有一些共有衍征。部分语言学家将亚美尼亚语、弗里吉亚语(Phrygian)及印度-伊朗语族归类于印欧语系之下,因为它们有一些共有衍征。最近亦有一些语言学家提出将希腊语、亚美尼亚语、弗里吉亚语(Phrygian)及阿尔巴尼亚语归入印欧语系下的一个“巴尔干语族”(Balkan)。亚美尼亚语有一个漫长的文学史,其现存最古老的文学作品是五世纪的圣经翻译。它的词汇在其历史上受伊朗的语言影响,特别是帕提亚语(Pathian),此外还受希腊语,拉丁语,高加索诸语言,古法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俄语和其他语言影响。现代亚美尼亚语有两种规范的形式,东亚美尼亚语和西亚美尼亚语,两者都可以用于理解当代亚美尼亚方言。几乎绝迹的Lomavren语是一个深受罗姆语(吉普赛语)影响的方言,使用亚美尼亚语的语法及大量由罗姆语演变而来的词汇,例如数字。现代亚美尼亚语有6个单元音。亚美尼亚字母表(亚美尼亚语:Հայոց գրեր Hayots grer or Հայոց այբուբեն Hayots aybuben)是用来书写亚美尼亚语的一种独有字母文字,由亚美尼亚语言学家及神学家圣梅斯罗布在约公元405年发明。其最早包含36个字母。在中世纪两个字母օ (o) and ֆ (f)被加入字母表。在1920年代的书写改革中,引入了新字母և(大写ԵՎ),它是ե与ւ的连体字母。而字母Ւ ւ被取消,并作为新字母ՈՒ ու(在此之前为一个二合字母)的一部分。

相关

  • 海克尔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1834年2月16日-1919年8月9日)生于波茨坦卒于耶拿,德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 青霉素V青霉素V钾,英文名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INN), 又名苯氧甲基青霉素。是于1947年研制而成的天然青霉素。
  • 横贯性脊髓炎贯穿形脊髓炎是由脊髓发炎而导致的、影响到整个一段脊髓的病症,这种炎症将损害轴突,产生脱髓鞘作用、进一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电阻率下降。没影响到整个脊髓的则叫做部分性脊髓
  • 死亡率死亡率是用来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规模的人口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因此在死亡率为9.5的10万人口中,表示
  •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2013年东南亚霾害2013年东南亚霾害为印尼苏门答腊多处的农民常以火大面积的烧芭(火耕)方式清理农地。烟雾随季风飘散,并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邻近东南亚国家环境污染灾害。霾害造成新加坡樟宜
  • 异麦芽糖异麦芽糖是一种二糖,类似于麦芽糖,但拥有α-(1-6)-糖苷键,而不是麦芽糖的α-(1-4)-糖苷键。可水解为两个葡萄糖分子。 麦芽糖浆在转葡糖苷酶(英语:transglucosidase) (TG,也称α-葡
  • 发展发展可以指:
  • 绦虫见内文绦虫纲(学名:Cestoda)是一个寄生性扁形动物门的一个纲。人们常说的绦虫其实是多个物种的泛称。所有绦虫纲的物种都是寄生虫,其生活史可能各有不同,但这些物种的成虫寄生于
  • 恶性鳞状上皮细胞肿瘤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 SqCC),有时也被称之为表皮样癌(epidermoid carcinoma)或鳞状细胞上皮瘤(squamous cell epithelioma),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