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粒子

✍ dations ◷ 2025-11-02 00:13:06 #基础粒子
粒子物理学中,基本粒子(英语:elementary particle)是组成物质最基本的单位。其内部结构未知,所以也无法确认是否由其它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因此基本粒子的定义随时间也有所变化。目前在标准模型理论的架构下,已知的基本粒子可以分为费米子(包含夸克和轻子)以及玻色子(包含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由两个或更多基本粒子所组成的则称作复合粒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由原子所组成。过去原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原子(ἄτομος)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中“不可切分的”。直到约1910年以前,原子的存在与否仍存在争议,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物质是由量子所组成,而分子不过是数学上的一种猜想。之后,原子核被发现是由质子和中子所构成。20世纪前、中期的基本粒子是指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各种介子,这是当时人类所能探测的最小粒子。随著实验和量子场论的进展,发现质子、中子、介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和胶子所组成。同时人类也陆续发现了性质和电子类似的一系列轻子,还有性质和光子、胶子类似的一系列规范玻色子。这些是现代的物理学所理解的基本粒子。基本费米子分为 2 类:夸克和轻子。目前的实验显示共存在6种夸克,和他们各自的反粒子。这6种夸克又可分为3“代”。他们是第一代:u(上夸克) d(下夸克)第二代:s(奇异夸克) c(粲夸克)第三代:b(底夸克) t(顶夸克)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m u ≃ m d < m s < m c < m b < m t {displaystyle m_{u}simeq m_{d}<m_{s}<m_{c}<m_{b}<m_{t}}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他们之所以未能被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原因是夸克决不会单独存在(顶夸克例外,但是顶夸克太重了而衰变又太快,早期的实验无法制造)。他们总是成对地构成介子,或者3个一起构成质子和中子这一类的重子。这种现象称为夸克禁闭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科学家误以为介子和重子是基本粒子。共存在6种轻子和他们各自的反粒子。其中3种是电子和与它性质相似的 μ {displaystyle mu } 子和 τ {displaystyle tau } 子。而这三种各有一个相伴的中微子。他们也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 e {displaystyle e} (电子) ν e {displaystyle nu _{e}} (电中微子)第二代: μ {displaystyle mu } (μ子) ν μ {displaystyle nu _{mu }} (μ中微子)第三代: τ {displaystyle tau } (涛子) ν τ {displaystyle nu _{tau }} (τ中微子)玻色子是依随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这是一类在粒子之间起媒介作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之所以它们称为“规范玻色子”,是因为它们与基本粒子的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有很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共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因此也可以把规范玻色子分成四类。粒子物理学已经证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来源于宇宙早期能量极高时的同一种相互作用,称为“弱电相互作用”。有很多粒子物理学家猜想在更早期宇宙更高能量(普朗克尺度)时很可能这四种相互作用全都是统一的,这种理论称为"万有理论"。但是目前因为加速器能够达到的能量相对普朗克尺度仍然非常的低,所以很难验证。而大统一理论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超弦理论。胶子是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带有色与反色并由于色紧闭而从未被探测器观察到过。不过,像单个的夸克一样,它们产生强子喷注。在高能态环境下电子与正电子的对灭有时产生三个喷注:一个夸克,一个反夸克和一个胶子是最先证明胶子存在的证据。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具有质量的玻色子,没有自旋,不带电荷,非常不稳定,在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在标准模型预言的61种基本粒子中,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被实验证实的粒子。除了以上这些实验已经证明的基本粒子之外,理论粒子物理学家为了解释某些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而猜想我们的宇宙中可能存在超对称粒子。它们质量非常地大(相对一般粒子如质子而言),因此现有的加速器还无法制造他们。但是因为量子涨落的存在,因此它们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和非常小的概率下与我们可见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可以间接地探测到。目前每种粒子都被认为存在对应的超对称粒子。并且被用来解释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夸克的超对称粒子用来解释正反粒子数目的不对称,以及中微子的超对称粒子用来解释为什么中微子的质量如此之小(但不是等于0)。有一些粒子,仅仅是理论学家的假想,而基本没有确切的实验根据,因此可能宇宙中根本不存在。这些粒子的提出或者只是为了给某些现有的现象作一种可能的解释,或者仅仅是这种粒子如果存在也不会破坏现有的物理定律,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不存在而已。例如某些科学家认为占宇宙总能量约25%的“暗物质”,就是一种与其他物质作用极其微弱的但是有质量的粒子(WIMP)。此外也有一些理论研究某些速度永远大于光速的速子,以及磁单极子或加速子等等。

相关

  • 乳铁蛋白1B0L, 1BKA, 1CB6, 1DSN, 1EH3, 1FCK, 1H43, 1H44, 1H45, 1HSE, 1L5T, 1LCF, 1LCT, 1LFG, 1LFH, 1LFI, 1LGB, 1N76, 1SQY, 1U62, 1VFD, 1VFE, 1XV4, 1XV7, 1Z6V, 1Z6W, 2BJJ
  • 属地属地(英语:Dependent Territory或Dependent Area或Dependency)是附属于主权国家之下,但拥有部分独立管治权力的地区。虽然没有完整主权,但是其政治地位异于管治国主体的其他领土,
  • 樱井草科无叶莲科(学名:Petrosaviaceae)也叫樱井草科,是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1
  • 乔治·伊夫林·哈钦森乔治·伊夫林·哈钦森(英语:George Evelyn Hutchinson,1903年1月30日-1991年5月17日),美国动物学家,知名于淡水湖的研究,被认为是美国湖沼学之父。哈钦森生于英国剑桥,先后就读于霍尔
  • 磷酸根磷酸盐(phosphate,符号:PO3−4),是磷酸的盐,在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地质化学上是很重要的物质。磷酸盐离子是一个多原子的离子,其实验式是PO43−,而分子量是94.97。它包含一个磷
  • 白益王朝白益王朝(波斯语:آل بویه‎ Āl-e Buye,或译布韦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间统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个王朝,由里海南岸(吉兰省)的德莱木人建立。王朝名称来自创建
  • Nasub4/subFe(CN)sub6/sub亚铁氰化钠,一般为十水合物形式,化学式Na4Fe(CN)6·10H2O。亚铁氰化钠是一种柠檬黄色单斜晶系的棱形或针状结晶,溶于水,不溶于醇。在空气中易风化,在50~60 °C的条件下晶体会很快
  • ɤ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半闭后不圆唇元音(英语:close-mid back unrounded vowel、high-mid back unrounded vowel)是相应的半闭后圆唇元音/o/的扁唇音。发音同/o/但
  • 语言移转语言移转(英文:language transfer、linguistic interference)指的是说话者或写作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也运用了他们母语知识的一种现象。标准的定义为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
  • 摄影摄影(英语:photography)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静态图片摄影,静态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而摄影机(摄像放像机)则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