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登堡空军基地

✍ dations ◷ 2025-11-18 13:07:17 #范登堡空军基地
范登堡空军基地(英语: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IATA代码:VBG;ICAO代码:KVBG;FAA代码:VBG)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县的一个空军基地和航天发射中心,以前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的名字命名。主要任务是发射军事和商业卫星,以及测试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空军的航天联合机能构成司令部(Joint Functional Component Command for Space, JFCC SPACE)即以此基地为总部。1941年美国陆军于该地成立“库克”营区,以纪念菲利普·圣乔治·库克少将。库克少将在1827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他骑兵军官的军事生涯长达近半个世纪。他在1873年退休。在美墨战争中,库克中校领导摩门教大队从圣达菲经过四个月,跋涉1100英里到加州圣地牙哥。该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韩战期间是一个装甲兵和步兵训练中心。该基地在1957年移交美国空军使用,成为库克空军基地,转变为一个航天和导弹试验设施。一年后,更名为范登堡空军基地以纪念第二任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上将,其为早期倡导航天和导弹操作的美国空军将领。范登堡空军基地位置偏远、靠近海岸等两项条件,提供了一个可安全进行火箭与导弹试射的好位置。发射极地轨道卫星时,火箭升空后也不会飞越人口稠密地区。范登堡空军基地曾经发射雷神系列运载火箭、擎天神系列运载火箭、泰坦一号运载火箭、泰坦二号运载火箭、LGM-30义勇兵洲际弹道导弹和LGM-118A和平守护者导弹。范登堡空军基地位于北纬34°43′47″,西经120°34′37″。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基地总面积57.3平方公里(22.1平方英里)。57.1平方公里(22.0平方英里)为陆地面积,0.2平方公里(0.077平方英里,0.32%)是水面。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6151人,1,707户,1,601家庭居住在该基地。人口密度为107.7/km2(278.8/mi2)。范登堡卫星追踪站是一个卫星地面追踪站。由美国空军第50航空联队22支队的第一分队营运。这座35年历史的追踪站的天线和相关电子设备,最近才进行6000万美元的现代化升级。

相关

  • 脑神经脑神经(Cranial nerves)属于周围神经系统,区别于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它们是直接由脑发出的。在人类中,传统上认为一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有10对分布于头面部。除第1及第2对外,其余
  • 坏死坏死(英语:Necrosis),又称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一种由外部或内部物理性因素(例如热力、应力和辐射等)、强碱、强酸及毒物等化学性因素,以及内毒素和病原体等生物性因素诱发的永久性细胞
  • 下颌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 曾光曾光(1946年5月22日-),男,北京人,中国流行病学家。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1946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
  • 砂糖糖(sugar)泛指各种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会用在食品。糖在有机化学中属于糖类,由碳、氢及氧三种原子组成。单糖是结构较简单的糖,包括
  • 能愿动词能愿动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用以表达可能、意愿、必要的动词,又被称为情态动词或助动词。注意:情态动词是普通语言学中对世界各地语言中这一类动词的总的称呼;也可以特指某一
  • 动物胚胎发生胚胎发生(英语:embryogenesis)也称为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是胚胎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起源是将只有单套染色体的细胞,融合成具有双套染色体的卵,可以经由卵子与精子受精
  • 额外维度物理学中,卡鲁扎-克莱因理论(Kaluza–Klein theory,有时简称为KK theory) 是一个试图统一重力与电磁两大基本力的理论模型。此理论最初由数学家西奥多·卡鲁扎于1921年所发表。
  • 腈(英语:nitrile),指的是带有C≡N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C≡N基团称作氰基,在 -CN 基团中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三键键合在一起。无机化学中带有此官能团者为氰,而不称“腈”。许多含氰
  • 肝细胞肝细胞(hepatocyte(hepato-意为肝,-cyte意为细胞))是肝脏实质中的一类多边形的腺上皮细胞。肝脏细胞直径在20-30um之间,使用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质整体嗜酸性并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