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1日日食

✍ dations ◷ 2025-10-23 01:16:49 #2010年科学,太平洋历史,2010年代日食

2010年7月11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2010年7月11日(东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区域为7月12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库克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复活节岛、智利本土、阿根廷,日偏食则覆盖了南太平洋和南美洲中南部的广大区域。

汤加东南约710公里的西南太平洋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偏北划过波利尼西亚的库克群岛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部分岛屿,逐渐转向东南,在迪西岛东北约620公里的洋面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继续向东南移动,划过东南太平洋的大片海域,又覆盖了智利特殊领地复活节岛之后,在日落前夕从南巴塔哥尼亚冰原(英语:Southern Patagonian Ice Field)登上南美洲,在日落时结束于阿根廷南端的圣克鲁斯省境内。全食带均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在7月11日看到日全食。

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大洋洲的吉尔伯特群岛南部、斐济、克利珀顿岛,及波利尼西亚除约翰斯顿环礁和夏威夷群岛外的岛屿,但其中新西兰仅包括北岛东北角和查塔姆群岛,以及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科隆群岛除东北部少数岛屿外的大部、秘鲁南半部、玻利维亚南半部、巴西西南部,智利、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四国全境及福克兰群岛。其中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在7月11日看到日食,剩下的部分在7月12日看到日食。

日全食吸引了许多人前往全食带内观测。由于本次全食带覆盖的大部分是海洋,陆地仅包括太平洋内的多个岛屿和南美洲最南端,世界各地的游客及科学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方观测。国际天空摄影组织夜空下的世界(英语:The World At Night)也向全食带内多个地点派了摄影师,其中不仅有各太平洋岛屿和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地面观测,还有人乘坐包机、邮轮观测。

新西兰的联系国库克群岛最南端的曼加伊亚岛落在此次全食带内,能看到持续3分18秒的日全食。这个面积仅51.8平方千米(20.0平方英里)的小岛在日全食期间共有约400名游客,超过了以往一整年进入该岛的游客数,也相当于该岛自身的人口。为增加前来观看日全食的游客,经营库克群岛各岛屿航线的拉罗汤加航空也做了大量计划和准备,包括向该岛运送住宿及后勤物资,并提供日全食观测航线,将游客带至全食带内的高空区域,看到约3分45秒的全食。

本次日食是法属波利尼西亚350年来的首次日全食。约有5000人前往该地区看日全食,使当地获得了约840万欧元的旅游收入。经营岛屿间航线的塔希提航空增加了16架次飞往土阿莫土群岛的航班,此外还有2艘邮轮、1艘渡轮和众多帆船将游客载往全食带内。还有300多人搭乘大溪地航空的一架飞机在土阿莫土群岛上空观测了日食,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乘坐另一架飞机从澳大利亚出发,在高空获得了更好的观测条件。日全食当天,法属波利尼西亚全食带内东南部的豪环礁一带天气晴朗,观测极为成功,而靠近全食带中心的希库埃鲁环礁一带日食的前半部分,包括全食阶段,都被浓密的云层掩盖,肉眼难以分辨,只能通过部分相片能看出日食的过程,直到偏食阶段的后半部分天空才转为晴朗。此外,在驶往希库埃鲁环礁的邮轮兼货轮上,尽管开始和结尾的偏食阶段受到了云的影响,仍然顺利看到了全食阶段,还拍摄到了绿闪光。为避免直视太阳造成实力损伤,当地卫生部门在日食前做了宣传活动,并订购了近12万副特制眼镜以供销售。加拿大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前往法属波利尼西亚观看了此次日全食。

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智利的特殊领地复活节岛能看到持续4分41秒的日全食。岛上的世界文化遗产拉帕努伊国家公园使其吸引了大量游客。由于当年2月27日的智利大地震后该岛曾进行了疏散,政府也希望借此次日全食的机会重振旅游业。日全食前后,约4000名游客、科学家、摄影师、电影制片人和记者涌入该岛,将岛上的人口翻倍至约8000人。当地官员表示,复活节岛能够应对大量涌入的游客,只是包括著名的摩艾石像在内的许多重要遗迹需要加强安保,还说复活节岛本身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而日全食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美国威廉姆斯学院的教授杰·珀萨乔夫(英语:Jay Pasachoff)也率领了一支研究团队前往复活节岛,研究日冕及太阳的外层大气。还有人观察了动物在日全食期间按夜间习性做出的举动。

南美洲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南端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是此次全食带在地表最后经过的区域。当地的全食发生在日落前不久,太阳高度角只有约1°。日食前一天,巴塔哥尼亚的天空都被云层覆盖,但在日食当天就转为晴朗。有些游客前往阿根廷南端的埃尔卡拉法特,登上莫雷诺冰川海拔3,280英尺(1,000米)的山峰观看日食,当地的全食阶段出现时,距日落只有约2分钟时间,太阳紧贴著西侧安第斯山脉的边缘,距地平线非常近。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恰在本次日食过程中进行,法属波利尼西亚塔希提岛的许多球迷放弃了食分超过0.98的日偏食,而选择观看球赛直播。

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大区在当地时间7月11日20:11发生了里氏6.2级地震,恰在日食结束后几个小时。震中附近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卡拉马和旅游胜地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均无重大伤亡及设施损毁的报告。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46,共包含76次日食,依次为1541年9月19日至1920年5月18日的22次日偏食、1938年5月29日至2154年10月7日的13次日全食、2172年10月17日至2226年11月20日的4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2244年12月1日至2659年8月10日的24次日环食、2677年8月20日至2893年12月29日的13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352.26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992年6月30日,共持续了5分21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21至32次:

默冬序列是至少包含5个以19年(6939.69天)重复出现的食的周期组合,而这些日食几乎都出现在日历上相同的日期。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1/5长或3.8年(1387.94天)的子周期。

这个序列从1953年7月11日至2029年7月11日,其中包含了21次的日食事件。

图片:

相关

  • 2A类致癌物这些物质、混合物和接触场合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这里的大部分物质对人类的致癌的证据有限,但有足够的对其他某些动物致癌的证据。
  • 量子神秘主义量子神秘主义(英语:Quantum mysticism),是指一些受量子力学和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和解释所启发,而产生对超自然力量、神秘主义、形而上学、意识、灵魂及宗教的思想和解释。常见于新
  • 1848年革命1848年革命,也称民族之春(英语:Spring of Nations)或人民之春(英语: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是在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装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
  • 红鳍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学名:Takifugu rubripes,又名红鳍多纪鲀,俗名虎河鲀、气规、规仔)为辐鳍鱼纲鲀形目四齿鲀亚目四齿鲀科东方鲀属的一种鱼类。本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
  • 郑道昭郑道昭(5世纪-516年),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是北魏秘书监郑羲的幼子,北魏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大书法家,少时广闻好学
  • 列昂尼德·费多罗维奇·伊里切夫列昂尼德·费多罗维奇·伊里切夫(俄语:Леони́д Фёдорович Ильичёв,1906年3月2日(3月15日)-1990年8月18日)他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审计委员会委员、苏联共产党中
  • 徐家福徐家福(1924年12月-2018年1月16日),中国计算机软件学先驱,中国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之一,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江苏南京人。1948年毕业于国
  • 水粉杯伞蕈伞凸面水粉杯伞,分布于台湾,日本,中国,欧洲,北非与北美,为口蘑科植物,也是偶见土栖腐生野菇之一种。此种植物与杯伞相似,不过颜色较似烟云。该菌类生长于夏天的中高海拔林区,数天生
  • 三河地区三河,中国古地名。三河指河东、河内、河南。河东大约相当于现在山西的临汾、运城;河内郡大约相当于现在河南的焦作、济源、新乡、安阳、鹤壁;河南不是现在的河南省,而是河南洛阳
  • 吕海寰吕海寰(1843年-1927年),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政治人物、外交家,曾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要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吕海寰出身贫寒,寄籍顺天府大兴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