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占法国军事管辖区

✍ dations ◷ 2025-04-04 07:49:30 #1940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944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维希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区,德法关系

法国军事管辖区(德语:Militärverwaltung in Frankreich;法语:Occupation de la France par l'Allemagne)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临时管辖机构(英语:Military Administration (Nazi Germany)),用于管辖位于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占领区。这一地区在1942年11月由“占领区”(法语:zone occupée)更名为“北区”(法语:zone nord),而先前南部未被占领的“自由区”(法语:zone libre)则更名为“南区”(法语:zone sud)。

德国国防军通过闪电战击溃法国,并在此后的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中订立了占领管辖的条款。此时法方和德方均认为占领将只是暂时性的,并认为英国也将很快议和。在条款中,法方同意将其所有士兵作为战俘处置,直至一切冲突结束。

“法兰西国”(法语:État français)取代了战败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其主权和领土范围被限制于自由区。由于旧都巴黎坐落于占领区内,其政府所在地即迁移至奥弗涅的水疗城镇维希,由此此政权通称维希法国。

名义上维希政府对全法国具有管辖权,但占领区的军事管辖事实上为纳粹独裁。1942年11月11日,为应对同盟国于1942年11月8日对法属北非的入侵(火炬行动),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了自由区(安东行动(英语:Case Anton)),将军事管辖扩展至法国全境。维希政府仍旧存在,但其权力更加受限。

在诺曼底和普罗旺斯的登陆行动之后,法国获得解放,军事管辖也由此结束。名义上军事管辖由1940年5月持续至1944年12月,但事实上法国的大部分领土在1944年夏季即已全部解放。

相关

  •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Light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光学透镜产生影像放大效应的显微镜。由物体入射的光被至少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放大。首先物镜产生一个被放大
  • 沙或作砂,为颗粒物质的一种。沙为自然出现,被分割得很细小的岩石,其尺度为0.0625至2毫米。于此一尺度内的单一粒子称为沙粒。地质学下一个更小的尺度分类为泥,其颗粒大小由0.004
  • 螺戊二烯螺戊二烯(英语:Spiropentadiene)或称为领结二烯(bowtiediene)是一种分子式为C5H4的烃类物质。螺戊二烯是最简单的螺环状环烯烃,因其巨大的三元环张力,化学性质非常不稳定,需在零下10
  • 唐仲璋唐仲璋(1905年12月10日-1993年7月21日),中国生物学家。福建福州人。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教授。
  • 落羽松落羽杉(学名:Taxodium distichum)又名落羽松,是柏科落羽杉属的植物,原产于美国。落羽杉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0-50米,树干直径可达1-2米,树干通直,外形似水杉树皮呈现灰棕色、红棕色,薄,具
  • 穆旦穆旦(1918年4月5日-1977年2月26日),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与金庸(原名查良镛)同一家族。中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亦是九叶诗派成员之一。祖父为清末官僚,家中
  • 第九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第九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开始至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期间,领导的中央
  • 德克萨斯共和国英语及西班牙语(de facto)德克萨斯共和国(1836年-1845年,清徐继畬于1844年所著《瀛寰志略》中译作得撒),又译得克萨斯共和国或德萨斯共和国,亦称孤星共和国,于1836年自墨西哥独立出来
  • 斯皮罗·阿格纽斯皮罗·西奥多·阿格纽(英语:Spiro Theodore Agnew,1918年11月9日-1996年9月17日),美国政治人物,曾任美国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是希腊裔美国人。1937年进
  • 草叶集《草叶集》(英语:Leaves of Grass)是美国诗人华特·惠特曼于1855年出版的诗集。收录《自我之歌(英语:Song_of_Myself)》、《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英语:I_Sing_the_Body_Electric_(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