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伊效应

✍ dations ◷ 2025-07-30 01:50:30 #流体动力学

凯伊效应(英语:Kaye effect) :将混合有机溶液倒到一固体表面,这表面突然向上喷出一束液体和向下倒的液束相会。这种现象称为“凯伊效应”。这是英国工程师艾伦·凯伊在1963年第一次描述的。

出现凯伊效应的时间较短;一般在300毫秒左右,容易为人忽略。

此后,发现番茄酱,酸奶,油漆,洗发水和液体肥皂等切应变薄(在切应力下变稀)的液体都具有这样的性质。

为了了解“凯伊效应”,荷兰特温特大学的微斯路易斯用高速视频头观察这效应的全过程 ;将切应变薄液体倒到固体表面,开始时,形成一绕堆;但其中某一滴滑下,随后有一束流从堆表面窝弦梯边飞跃而出;从表面发射出来。微斯路易斯认为,切应变液的界面形成润滑层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还找到了,把切应变液倒到斜面上,能看到稳定的反弹射流的条件。但是微斯路易斯的实验还未能从物理角度说明产生凯伊效应的原因。有人认为,在有静电的情况下,更易出现“凯伊效应” 。

相关

  • 洪峰洪峰可以指:
  • 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英语:Malonyl-CoA decarboxylase,又称为丙二酸单酰辅酶A脱羧酶)是一个与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缺乏症相关的酶。这种酶催化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乙酰辅酶A与二氧化碳
  • 氟班色林氟班色林(英语:Flibanserin)(代号:BIMT-17),商品名为Addyi,研究发现是一种用来治疗绝经前妇女的性欲障碍(HSDD)的药物。氟班色林由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但是在2010年10月得到了美国食
  • 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钾钠(化学式:NaKC4H4O6·4H2O),也称酒石酸钠钾、罗氏盐、罗谢尔盐,是酒石酸钠与酒石酸钾形成的复盐。它是无色至蓝白色正交晶系晶体,可溶于水,微溶于醇,味咸而凉,水溶液呈微碱
  • 1490年庆阳事件1490年庆阳事件( Ch'ing-yang event of 1490)或庆阳流星雨(Chíing-yang meteor shower)推测是发生在1490年3月或4月的流星雨或流星空中爆炸。这个地区是现在的陕西和甘肃的一
  • 花莲县市区公车花莲县市区公车,简称花莲县公车是指花莲县境内之公车路线,目前有6条路线,由花莲客运、华联客运和太鲁阁客运所经营,其中太鲁阁客运为2014年7月开始经营。另外配合苏花改即将通车
  • 广域市广域市(韩语:광역시)是韩国的一级行政区之一,性质类似于汉语圈的直辖市。韩国的广域市,在1995年以前都是中央直辖市,但在朴正熙、全斗焕担任总统时期被停止首长与议会普选,1991年后
  • 澳洲铜头蛇属澳洲铜头蛇属(学名:)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的个有毒蛇属,是澳洲大陆东部及南部地区的特有种。目前共有3个物种已被确认,而各物种之下未有任何亚种。虽然其名字与铜头蝮()相似,但两者并
  • 相乐总三相乐总三(1839年-1868年3月26日),原名小岛四郎左卫门将满,另有多个别名,是日本幕末时期的维新志士。他是讨幕派旗下非正规军组织赤报队的队长,因为不顾讨幕派新政府的反对,到处向民
  • 阿尔莱蒂阿尔莱蒂 (法语:Arletty, 1898年-1992年),法国女演员。1898年生于法国,1992年卒于法国巴黎。从16岁起,阿尔莱蒂曾做过秘书、女工、人体模特、话剧演员,1931年开始在一些平庸的影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