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思俭

✍ dations ◷ 2025-11-20 19:20:16 #华思俭

华思俭(英语:Georges-Etienne Beauregard, S.J.,1913年2月7日-2017年7月10日),加拿大耶稣会神父,长年在台湾宜兰县南澳乡南澳村泰雅族部落医疗与传教。

1913年2月7日,华思俭生于加拿大魁北克。他在十七个手足中排行第九,其五个姐妹也在北极、美、加、中美洲等地当修女。

二十一岁,原从事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华思俭在蒙特利尔加入耶稣会,1947年到北京传教。1953年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禁,近一年后才被释放。之后到菲律宾马尼拉十二年期间,新建了圣母皇后堂。

1966年华思俭到台湾,在等待下一个菲律宾工作地点派遣的时间,受邀去到偏僻靠海静的南澳作静思休养半年,刚好负责南澳的神父将被派遣去墨西哥,所以留在南澳帮助医疗事工。华神父回忆当时当时南澳乡对外交通全依苏花公路,泰雅族乡民生病得长途跋涉到罗东镇就医,因此教会决定在南澳乡盖南澳医院,所以他在南澳乡落脚。每逢南澳有重大天灾,南澳天主堂就成了乡民避难所,三、四百人挤在一起,因此他都要张罗避难的食物。虽然教会在当地设了托儿所,可是,村民连每个月新台币五元的托儿费用都交不起,于是他用自己的钱帮他们交,也教失学孩童英文,送八名失依儿童由自家兄弟姊妹代为扶养。南澳居民锺姓妇女回忆自己有五个孩子,当时生活过得苦,神父来了之后邀请她一起服务,也在经济上给予不少协助,华思俭侄女更曾远渡来台领养她的小儿子。

在南澳医院成立前,华思俭一直都是南澳的驻地医生,直到医院成立后,若遇到医生轮休,华神父仍时常帮当地乡民看病,遇到困难的病患更是一毛钱也不收。1980年代,鉴于整个社会生态改变,南澳医院改成养老院。此外,他曾持续几十年每隔三个月捐血一次,直到2000年时才因健康因素停止捐血。他统计共捐了三十九次,每次五百西西。

2003年1月24日,华思俭和罗东圣母医院的潘志仁、李智、吕道南、马仁光、柏德琳,一起从内政部长余政宪手中获得永久居留证。2007年7月10日,台湾十年一度的绩优外籍宗教人士表扬大会,华思俭与谢根基、贾士林等人接受内政部长李逸洋表扬。

2008年,华神父接受省会长的要求从南澳工作上退休,转往新竹市西门街耶稣圣心堂内会院宿舍居住。他在南澳期间,除了父母临终前返国外,从未因私事返乡。2013年,满百岁的华神父,在会士的陪同下,至美国及加拿大去探望他的妹妹、侄子女、甥子女们。

2015年12月21日,总统马英九颁赠紫色大绶景星勋章给毕耀远、赖甘霖、秘克琳、李智、华思俭、甘惠忠、刘一峰、柯德兰、宋玉洁、罗芳华、亚大伟、费敦礼。

华思俭在2017年7月10日上午4时10分于辅仁大学颐福园去世,安葬于彰化静山墓园。

相关

  • 极右极右派(英语:Far-right politics),又称极右翼,是指其政治立场位于政治光谱最右端的人士或组织。“极右”也常被许多政治评论家用来描述一些难以归入传统右派的政治团体、运动和政
  • 文珍俞巴市文珍俞巴市(菲律宾语:Lungsod ng Muntinlupa)是马尼拉大都会内最南端的城市,为菲律宾富裕人家与豪宅集中之地、前总统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及一些显要之居住区。
  • 介辅医介辅(医介輔、いかいほ)是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美国占领冲绳期间、包括奄美在内)时期所设立的一种医疗职位。医介辅的出现,是因为当时医生不足,用以填补正式医生的“代用医师”,取
  • 李建泰李建泰(?-1649年),字复余,山西曲沃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启五年(1625年)己丑进士,任国子监祭酒,颇著声望。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擢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入阁,拜东阁大学士。史称“风骨峭拔
  • 的士速递《的士速递》(法语:Taxi),是一部于1998年上映的法国动作喜剧片,由吉拉尔·皮雷(英语:Gérard Pirès)导演,吕克·贝松担任编剧。丹尼尔是一位技术高超,无视警察和法律的车手,他在马赛生
  • 河秀彬河秀彬(韩语:하수빈,1973年5月5日-),韩国歌手、制片人,出生于韩国首尔,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1992年发行第一张专辑《Lisa in Love》,正式作为歌手出道,并作为清纯美人的代名词而受到
  • 埃尔灵顿高地站埃尔灵顿高地站(英语:Earlington Heights station)是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县的一座迈阿密地铁车站,由迈阿密-戴德公共交通局(MDT)运营管理。此车站位于普查规定居民点布朗斯
  • 迈克尔·阿德-奥乔酋长迈克尔·阿德-奥乔,OON(英语:Order of the Niger)(英语:Michael Ade-Ojo,1938年6月14日-)是一个尼日利亚大亨,伊利莎德大学(英语:Elizade University)创办者。迈克尔·阿德-奥乔于1966年2月26日与伊丽莎白·乌劳拉·阿德-奥乔在尼日利亚埃努古结婚,他们于恩苏卡大学首次见面。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他于2012年和Taiwo Ade-Ojo再婚。
  • 亚历山大·科科亚历山大·科科(Aleksandr Kokko,1987年6月4日-),生于苏联列宁格勒,芬兰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时效力芬兰足球甲级联赛球队罗瓦涅米。科科生于苏联列宁格勒,为英格里芬兰人,于10岁时随家人移居芬兰波里。他随后加入当地球会波里爵士(英语:FC Jazz),为该会的青训队员。他于17岁时,于芬兰顶级联赛首次亮相,及后转会多支芬兰超联的前列球会。2007年,他加盟洪卡。他在首季有6场上阵机会,并代表洪卡出战欧洲足协杯及欧霸杯外围赛。2008年5月5日,他在对哈卡的联赛取得首个顶级联赛入球兼大
  • 比尔·林哈德威廉·巴尔纳·“比尔”·林哈德(英语:William Barner "Bill" Lienhard,1930年1月14日-),美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曾代表美国国家队参加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最终获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