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

✍ dations ◷ 2025-11-25 03:17:08 #沉淀
在化学上,沉淀(英语:precipitation)是指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过程,也指在沉淀过程中析出的固体物质。事实上,沉淀多为难溶物(20°C时溶解度<0.01g)。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广泛应用沉淀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在水处理中指悬浮物在水中下沉,是悬浮物和水在密度上的差异形成的。化学中沉淀的产生是由于化学反应而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或者由于溶液的浓度大于该溶质的溶解度所引起的。理想的沉淀物溶解度低(溶度积常数小)、容易过滤(颗粒大),再烘干至一定温度后,组成一定、杂质少且稳定性高。以下就沉淀物的颗粒、杂质、烘烧分别加以说明。沉淀物的颗粒大小受到相对过饱和度、沉淀物溶解度、反应物浓度、静置时间、温度、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过饱和度 = Q − S S {displaystyle ={rm {{frac {Q-S}{S}},}}} ,其中Q表示瞬间局部区间沉淀剂的浓度,S是沉淀物的溶解度。在沉淀过程中沉淀物可以是许多小颗粒,也可以由小颗粒长成大颗粒,此两种机制即受到相对过饱和度大小的影响。若小,会有利于沉淀物颗粒长大。为了使颗粒长大,Q要小S要大,慢慢加入浓度低的沉淀剂,不时搅拌可使Q值变小,加热可以使S值增加,这些做法可使相对过饱和度变小,而使颗粒变大。将沉淀物与原溶液一起静置一段时间后,亦可使沉淀颗粒变大。在静置期间,沉淀物的溶解与生成不断地进行,为动平衡状态。由于小颗粒表面积大,在同样质量下,小颗粒的表面积比大颗粒的大,因此溶解速度快。静置过程中,小颗粒沉淀物减少,大颗粒沉淀增加。较高的温度可以使上热使沉淀物颗粒变大的这种操作方法叫浸煮。沉淀物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凝聚。加入电解质可以减少斥力,而凝聚成大颗粒。在沉淀生成的过程,可能会吸附或包裹杂质于沉淀物中。由于小颗粒沉淀的比表面积较大,所以吸附较严重,而沉淀颗粒大可减少杂质的吸附。沉淀物包裹的杂质可经由过滤使沉淀物与原溶液分离后,再将沉淀物溶解于适当溶液及加入沉淀剂再沉淀的方式可以减少杂质含量。当沉淀物过滤时,也可以使用含电解质的溶液清洗沉淀物,以减少吸附的杂质。清洗溶液所含的电解质,必须要能于烘干过程中受热挥发,或受热分解为气体。例如:以稀氢氯酸清洗氯化银沉淀后,氢氯酸能于加热过程中变成气态,以得到去除了可溶杂质的氯化银。用含电解质的溶液而不是水清洗沉淀,是为了避免水清洗造成原本已凝聚的胶体沉淀,因为失去电解质而又分散成胶体颗粒,不利于沉淀的过滤。过滤所得的沉淀物需加热,以烘干去除溶剂及挥发性物质。但部分沉淀物还要灼烧才能得到所需的化合物。例如:草酸钙在225°C时,会去除结晶水,生成无水草酸钙;但在900°C时,无水草酸钙会分解成氧化钙,因此,需要注意受灼烧化合物的性质与灼烧温度。通常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沉淀会被标上“↓”,如:从液相中产生可分离固相物的过程过渡金属碱和过渡金属的碳酸盐多为沉淀。

相关

  • 过敏反应过敏(希腊语:ἀλλεργία; 德语、法语: Allergie;英语:allergy, allergic diseases)为人体接触环境中部分对一般人影响不大的过敏原因子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超敏反应现象,人体对
  • NAMN-乙酰胞壁酸(英语:N-Acetylmuramic acid,简称为MurNAc或NAM)是N-乙酰葡糖胺与乳酸形成的醚类,化学式C11H19NO8。它与N-乙酰葡糖胺共同为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单糖。细菌疾病 · 科
  • 威廉·S·蒂利特威廉·S·蒂利特(英语:William Smith Tillett,1892年7月10日-1974年4月4日),美国内科医师和微生物学家,纽约大学医学院(英语: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教授,出生于北卡
  • 冰,也就是冻结成固态的水。或者是由甲烷和二氧化碳形成,取决于冰内含的杂质(如土壤或气泡颗粒),冰可以是透明的、或著带有一点不透明的蓝白色。在太阳系中冰的含量非常丰富。从最
  •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坐标:28°44′17.30″N 88°21′57.40″W / 28.7381389°N 88.3659444°W / 28.7381389; -88.3659444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又称英国石油漏油事故或深水地平线漏油事件,是2010年4月
  • 丁氨苯丙酮安非他酮(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Bupropion,旧名:amfebutamone) 或 盐酸安非他酮,商品名威博隽(Wellbutrin),是一种主要作为抗抑郁药和戒烟药使用的药物、也可用作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 根霉菌根霉属(学名:Rhizopus)真菌主要外观特征为具有假根(rhizoid)及匍匐菌丝(stolon)。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以单支或数支成束的方式自匍匐菌丝长出,孢子囊柄基部往往与假根基部相对。
  • 虹膜虹膜又称黄仁,眼睛构造的一部分,虹膜中心有一圆形开口,称为瞳孔,犹如相机当中可调整大小的光圈,内含色素决定眼睛的颜色。日间光线较为强烈时,瞳孔会变小,只使一小束光线穿透瞳孔,进
  • 迷信迷信(英语:Superstition)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较常出现
  • 玛莉·马龙玛丽·马伦(英语:Mary Mallon,1869年9月23日-1938年11月11日),爱尔兰人,1883年独自移民至美国,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因此被称为伤寒玛丽(Typhoid Mary)。玛丽是一个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