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训诂学
✍ dations ◷ 2025-04-24 16:39:28 #训诂学
训诂学(英语:Philology 或 Exegesis)是指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鲁地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则只是小学当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语言学家王力在1947年的《新训诂学》中提出“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周大璞在《训诂学要略》中也说“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新训诂学是相对旧有的训诂学而言的。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朝时基本形成。到了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多的革新。元明时期,训诂学出现了衰退,而在清朝则是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现代则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训诂学。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产生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此为训诂学。
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文字,是以钱大昕认为:“训诂必依汉儒,以其去古未远,家法相承,七十子之大义犹有存者,异于后人之不知而作也。”。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
相关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英语:anorexia nervosa),一般称为厌食症(英语:anorexi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万
- 双环总门见正文双环总门(Bigyra)是一个不等鞭毛类的子类群 。包括Bicosoecea,Labyrinthulomycetes,Opalinea,Proteromonadea以及芽囊原虫纲(Blastocystis) 。
- 基本传染数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在流行病学上,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基本
- 泮托拉唑泮托拉唑(英语:Pantoprazole,常用商品名有:Somac、Tecta、Pantoloc、Controloc、Panprax、Pansiv、Protium、Prazolin、Protonix、Pantecta、Pantoheal、Pantpas、Ppi-40以及Neo
- 立百病毒亨尼巴病毒属(学名:Henipavirus),包括尼帕病毒(又译尼巴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1999年于东南亚被发现的会引发立百脑炎的新型病毒,也会造成人类
- 布兰登·艾克布兰登·艾克(英语:Brendan Eich,1961年7月4日-),美国程序技术专家与企业家,JavaScript主要创造者与架构师,曾任Mozilla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并曾短暂担任首席执行官。布兰登·艾克生于
- 子宫颈抹片检查巴氏涂片检查(英语:Papanicolaou test,简称Pap test),在港澳地区称为柏氏抹片检查,是一种子宫颈医学诊断方法,用于检查子宫颈癌等疾病。巴氏涂片检查的方式是,首先取得少量子宫颈细
- 日尔曼语族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语义元语义元,或称语义素,是在先天上能够直接理解而无法以更简化的用词来表述的一组语义的概念。语义元能够表述透过后天习得,但不能被具体定义的单词或短语。 例如,英语 "touch" 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