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会

✍ dations ◷ 2025-11-08 06:49:20 #东方教会

东方教会(ܥܕܬܐ ܕܡܕܢܚܐ‎,),又称聂斯脱里派教会,是由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以及其跟随者所建立的东方基督教会。东方教会由以东方牧首为首,延续了东叙利亚传统的礼仪与神学观,并支持聂斯脱里的基督二性论。由于431年的以弗所公会议谴责了聂斯脱里主义,因此聂斯脱里及其支持者离开了罗马帝国,并且得到波斯的收容。最后,东方教会成为了波斯萨珊王朝最大的基督教宗派,在498年于尼西比斯建立了东方牧首座,并建立了学术中心。后来,东方教会以波斯为中心,迅速地朝东亚发展,成为了9至14世纪期间扩散地域最广的基督教宗派。除了在波斯统治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安那托利亚、库尔德斯坦、突厥斯坦以及印度都有其踪影,最后甚至传入唐元时代的中国,被称作景教。

早于1830年,东方教会就已经有了两个独立的教会:东方亚述教会和加色丁礼天主教会(与罗马的教宗共融的一个东仪天主教会),东方古教会(英语:Ancient Church of the East)后来在1968年自东方亚述教会中分裂出来。加色丁礼天主教会约有628,405位信徒(2017年),东方亚述教会约有323,300位信徒,东方古教会(英语:Ancient Church of the East)约有10,000位信徒。

引起东方亚述教会的分裂与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有关,他就基督论的“神人两性结合”的神学问题提出“基督二性论”(英语:conjunction,希腊语:sunapheia),指耶稣基督为“二位二性的结合”(即具人神之性﹚,并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基督肉体,而非授予基督神性,因此反对将她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而产生对“天主之母”、“生神女”称谓的质疑。

东方亚述教会的神学奠基者是安提阿学派的塔尔索的狄奥多和摩普绥提亚的狄奥多,规范的基督论由大巴拜(Babai the Great)(551年–628年)撰写。自从1976年Dinkha四世宗主教在就职时明确反对聂斯脱里主义以来,东方亚述教会内逐渐出现认为他们的基督论不同于聂斯脱里的二位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巴拜最重要的基督论著作,著名的《结合之书》(Book of the Union)教导,神性和人性两种本质(qnome)并非混合,而是永久地联合在同一个位格(parsopa),即,基督的人格中,类似于东方正统教会的基督合一性论。其他坚持聂斯脱里主义的信徒则认为,聂斯脱里主义本来就不是异端,没有分裂也没有混合神性和人性,以弗所公会议判定聂斯脱里主义是异端是因为他们没能理解聂斯托里用语的真实含义,以为聂斯脱里分裂了基督的神性和人性。

理解这些争议中不同语言的用语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困难的。主要的词汇包括本质、本源(存在)(希腊语:οὐσία,罗马化:),性质、类型(φύσις,),位格、本质(ὑπόστασις,)和角色、性格、性质(πρόσωπον,)。、和基本都是本质的意思,和都有位格的意思,和都有特质、性质的意思,和又都有本源的意思。这种困难在翻译时更是严重,例如在叙利亚语中,本质被翻译为ܟܝܢܐ‎,,位格被翻译为ܩܢܘܡܐ‎,,但是在东方教会中,的意思却是本质,更不要说中文对于这四个词的翻译,性质、特质、本质、本源,完全是同义词了。

428年,聂斯脱里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引起亚历山大城主教奚利尔猛烈抨击。431年,以弗所公会议召开后,多个派别的冲突虽被调解,但聂氏被裁定为异端,被罢免主教一职,还处以破门律。四年后,聂氏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逐出国境,最终客死埃及。

然而追随者并不因此而轻易放弃,遂往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以及远东等地区宣教。此后,聂斯脱里派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重用,盛极一时。498年,聂斯脱里派正式脱离正统教会,更名为“迦尔底教会”,又称“亚述教会”,以中亚地区为中心,开始传道。

632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大食)吞并波斯。在762年前后,聂斯脱里派主教得阿拉伯哈里发信任和保护,遂将聂派根据地从波斯移到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盛极一时。至六世纪末时,聂派流行于康居及突厥等地。

宗教改革推动者马丁·路德,在他撰写的《宗教会议及教会论》()中,十分明确地主张聂斯脱里不是异端。

被天主教会视为“异端”的状况持续到十九世纪末,聂氏本人的著作《荷勒克拉斯的市集》()被一名叙利亚教士发现后,它的学说再次重新被神学家广为探讨。1994年东方亚述教会和天主教会签署《在天主教会与东方亚述教会之间的共同基督论声明》,达成解除两派彼此之间的嫌隙。

按照东方叙利亚(英语:East Syriac Rite)的传统,东方教会的教会组织分成多个阶层。教会之首为宗主教,即塞琉西亚-泰西封的都主教;自阿拔斯王朝开始(公元八世纪中叶以降),宗主教的驻锡地迁至巴格达。宗主教的其他称号还有“神父之神父”、“最高牧师”和“当代彼得”;自公元544年后,开始自称为“卡多利柯斯宗主教”。卡多利柯斯宗主教有权召集和主持宗教会议,任命主教,包括任命偏远的域外主教,以及划定主教管辖区。

效法天使分九品三等,教会的教阶也分三等:

相关

  • 康拉德·洛伦兹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FRS(德语:Konrad Zacharias Lorenz,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是一位著名奥地利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动物心理学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
  •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英语: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缩写作:GDUT),通常简称广工,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公立大学,隶属广东省教育厅。广东工业大学前身主体为广
  • 万贡大桥万贡大桥(越南语:Cầu Vàm Cống)是越南的一座公路斜拉桥,跨越后江,连接同塔省垃圩县与芹苴市脱诺郡,位于现有的万贡渡口(越南语:Bến phà Vàm Cống)下游约2.5千米(2英里),距下游的
  • 僧阶僧阶,亦称为法阶,是普遍存在于佛教僧团中的位阶制度;在东南亚地区,僧团依据修为、声望、德行层层推举出僧侣,以享受僧阶称号;而在东亚地区,僧阶制度往往和僧官制度联系在一起,有的地
  • 范保顺范保顺(1914年-1987年),男,湖北天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山东省政协常委。
  • 威拉德·施密特威拉德·西奥多·施密特(英语:Willard Theodore Schmidt,1910年2月14日-1965年4月13日),美国篮球运动员,曾代表美国参加1936年夏季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并获得金牌。他还为克瑞顿大学
  • 穆茨巴赫河坐标:51°2′7.17″N 6°59′50″E / 51.0353250°N 6.99722°E / 51.0353250; 6.99722穆茨巴赫河(德语:Mutz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于丁恩河
  • 伤物语《伤物语》(日语:傷物語/キズモノガタリ )是西尾维新在《讲谈社BOX》上刊载的轻小说,由台湾插画家VOFAN负责其中的插画。本作为同系列《化物语》的前传。本系列故事的开端,以主角
  • 王思明王思明(1932年6月-2016年10月22日),男,布依族,贵州贵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 华俊声华俊声,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二甲6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