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溪镇

✍ dations ◷ 2025-08-13 20:04:10 #大田县乡镇

均溪镇是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下辖的一个镇,是大田县县治所在地。

均溪镇人口多数为汉族,部分为回族。地方方言为大田话。

均溪镇因溪流从境内经过并将村庄均分而得名。

周朝时,均溪就有人类定居。

明清时,均溪属于进城乡大田里三十三四都。民国初,均溪镇称坊都。1924年,均溪成为大田县中心区。1946年,改为均溪镇。

1949年,大田县设均溪区。1950年2月,均溪为第一区,1956年,改为均溪区。1958年4月,撤区改为城关镇并于8月起属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均溪分设城关、均溪、仙峰、建成4个公社。1969年,并为城关公社。1972年,设均溪公社,划出石牌等8个大队设红湖公社以及早兴等6个大队设早兴公社。

1984年,成立均溪镇。

均溪镇共辖8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分别是:

均溪镇主要文物有文昌阁(大田一中)、镇东桥和芳联堡(又名芳联堂,许思坑村)。

文昌阁,俗称“三层楼”或“八角楼”,后又称为“凌云阁”。文昌阁建于明嘉靖15年,建成时为全城最高建筑物(13米多)。文昌阁原址在城区南郊赤岩。清康熙6年,文昌阁移建至城内凤凰山的明伦堂前泮池东南面。乾隆22年(1757年),文昌阁进行整修并沿到至今。1984年8月中旬,大田县根据规划将文昌阁迁建大田一中科学楼前泮池石桥北花园中。

镇东桥位于县城东郊,建于明成化八年。镇东桥原名大田桥,为木桥,大田置县时改为镇东桥。清乾隆17年,改为石结构拱桥。1985年,大田县政府重修镇东桥。

芳联堡由道光年间太学张应滥、张元梅父子所建,是大田县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堡。

相关

  •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又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状腺亢进、甲亢,是一种由于体内过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 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即甲状腺素)造成的临床症状。而甲状
  • 病人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大多用来指罹患疾病、或身体受到创伤,而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的人;动物如遇到相同状况,也可以患者称之。但是对于不用接受
  • 运铁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运铁蛋白(英语、德语、瑞典语:Transferrin,源于拉丁语:transferre“结转”及ferrum“铁”)主要由肝脏制造,是一种糖蛋白。它一共有两个
  • 皮尔罗伯特·皮尔爵士,第二代从男爵(英语:Sir Robert Peel, 2nd Baronet,1788年2月5日-1850年7月2日),出生于英国布莱克本附近,政治家,他被看作是英国保守党的创建人,及伦敦警察厅的成立者
  • 士林镇坐标:25°05′31″N 121°31′24″E / 25.0918125°N 121.5232205°E / 25.0918125; 121.5232205士林区((台湾话: Sū-lîm-khu;巴赛语:Pattsiran)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方。区内东北为
  • 约翰·朗顿·唐约翰·朗顿·唐(John Langdon Haydon Down,1828年11月18日-1896年10月7日),英国医生,以首次描述唐氏综合症的病理而闻名。他生于英国康沃尔郡托波因特,父亲是爱尔兰人后裔。他的高
  • 亨利·戴维·梭罗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诗人、哲学家、废奴主义者、超验主义者,也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
  • 约克镇级航空母舰约克城级航空母舰(英语:Yorktown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在战间期设计的航空母舰,前后一共建造3艘,是继列克星敦级与突击者级航空母舰后,美国设计的第三款舰队航空母舰。约
  • 家庭医学科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 家庭医学科医师(英文:General Practiti
  • 分子对称性分子对称性描述分子的对称性表现并根据分子的对称性对分子作分类。分子对称性在化学中是一项基础概念,因为它可以预测或解释许多分子的化学性质,例如分子振动、分子的偶极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