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溪镇

✍ dations ◷ 2025-04-26 13:05:25 #大田县乡镇

均溪镇是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下辖的一个镇,是大田县县治所在地。

均溪镇人口多数为汉族,部分为回族。地方方言为大田话。

均溪镇因溪流从境内经过并将村庄均分而得名。

周朝时,均溪就有人类定居。

明清时,均溪属于进城乡大田里三十三四都。民国初,均溪镇称坊都。1924年,均溪成为大田县中心区。1946年,改为均溪镇。

1949年,大田县设均溪区。1950年2月,均溪为第一区,1956年,改为均溪区。1958年4月,撤区改为城关镇并于8月起属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均溪分设城关、均溪、仙峰、建成4个公社。1969年,并为城关公社。1972年,设均溪公社,划出石牌等8个大队设红湖公社以及早兴等6个大队设早兴公社。

1984年,成立均溪镇。

均溪镇共辖8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分别是:

均溪镇主要文物有文昌阁(大田一中)、镇东桥和芳联堡(又名芳联堂,许思坑村)。

文昌阁,俗称“三层楼”或“八角楼”,后又称为“凌云阁”。文昌阁建于明嘉靖15年,建成时为全城最高建筑物(13米多)。文昌阁原址在城区南郊赤岩。清康熙6年,文昌阁移建至城内凤凰山的明伦堂前泮池东南面。乾隆22年(1757年),文昌阁进行整修并沿到至今。1984年8月中旬,大田县根据规划将文昌阁迁建大田一中科学楼前泮池石桥北花园中。

镇东桥位于县城东郊,建于明成化八年。镇东桥原名大田桥,为木桥,大田置县时改为镇东桥。清乾隆17年,改为石结构拱桥。1985年,大田县政府重修镇东桥。

芳联堡由道光年间太学张应滥、张元梅父子所建,是大田县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堡。

相关

  • 欧西坦尼亚奥克西塔尼大区(法语:Occitanie)是法国的一个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大区,于2016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于同年9月28日正式命名。2014年,法国政府开始谋划行政区划改革方案,最终确定合并朗格
  • 尉缭子竹简残本——1972年出土的,是现今为止最早的版本 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四库全书》本 《清芬堂丛书》本 《百子全书》本 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
  • 4c–2e四中心两电子键是指当四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时的成键情况。因为在一般化学键中,都是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所以此类的成键很不寻常,主要集中在部分原子簇化合物中。例如B6H7−
  • 权宜主义权宜主义谬误(英语:fallacy of expedien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基于某方案目的很重要,而无视方案的一切缺陷。较白话的诠释是:“应该做,就不要管完不完美”与权宜主义谬误相对的是
  • 得都话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大涌、南蓢、三乡及火炬开发区等地;中山闽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在广东省境内的一种方言,通行于古香山县之隆都、得能都、四大都、谷都和恭常都等
  • 小雨蛙Microhyla eremita Barbour, 1920小雨蛙(学名:Microhyla fissipes)为姬蛙科姬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范围从中国南部和中部到马来半岛和台湾. 以往与南亚的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
  • 鹅埠镇鹅埠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现为深汕合作区中心部分,由深圳市管理,为合作区政府机关所在地。鹅埠镇下辖以下地区:鹅埠社区居民委、鹅
  • 323国道323国道(或“国道323线”、“G323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江西瑞金,终点为云南临沧清水河口岸的国道,全程2915千米。这条国道经过江西、广东、广西和云南4个省份。在国家
  • 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1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 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2018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2018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8年10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