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氢原子光谱
✍ dations ◷ 2025-11-15 17:54:27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之电子在不同能级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能量之光子而得到的光谱。氢原子光谱为不连续的线光谱,自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可见光、到紫外光区段都有可能有其谱线。根据电子跃迁的后所处的能阶,可将光谱分为不同的线系。理论上有无穷个线系,前6个常用线系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氢原子(
1
H
{displaystyle ^{1}H}
)由一个质子及一个电子构成,是最简单的原子,因此其光谱一直是了解物质结构理论的主要基础。研究其光谱,可借由外界提供其能量,使其电子跃至高能级后,在跳回低能级的同时,会放出能量等同两高低阶间能量差的光子,再以光栅、棱镜或干涉仪分析其光子能量、强度,就可以得到其发射光谱。亦或以一已知能量、强度之光源,照射氢原子,则等同其能级能量差的光子会被氢原子吸收,因而在该能量形成暗线。另一个方法则是分析来自外太空的氢原子,要取得纯粹氢原子的光谱也非十分容易,主要是因为氢在大自然中倾向以双原子分子存在,但科学家仍能借由阴极射线管使其分解成单一原子。依其发现之科学家及谱线所在之能量区段可将其划分为以下系列,系列中各谱线则用α、β等希腊字母来命名:主量子数n大于或等于2的电子跃迁到n = 1的能阶,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来曼系列”。此系列谱线能量位于紫外光波段。主量子数n大于或等于3的电子跃迁到n = 2的能阶,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巴耳末系”。巴耳末系有四条谱线处于可见光波段,所以是最早被发现的线系。1885年,巴耳末(J.J. Balmer,瑞士,1825-1898)将位于可见光波段,能量位于410.12奈米、434.01奈米、486.07奈米、656.21奈米等谱线,以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λ
m
=
364.56
m
2
/
(
m
2
−
4
)
{displaystyle lambda _{m}=364.56m^{2}/(m^{2}-4)}
,m = 3、4、5、6...,此方程称为巴耳末公式。主量子数n大于或等于4的电子跃迁到n = 3的能阶,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帕申系列”,由帕申于1908年发现,位于红外光波段。主量子数n大于或等于5的电子跃迁到n = 4的能阶,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布拉格系列”,由弗雷德里克·布拉克于1922年发现,位于红外光波段。主量子数n大于或等于6的电子跃迁到n = 5的能阶,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蒲芬德系列”,由蒲芬德于1924年发现,位于红外光波段。主量子数n大于或等于7的电子跃迁到n = 6的能阶,产生的一系列光谱线称为“韩福瑞系列”,由韩福瑞于1953年发现,位于红外光波段。1889年瑞典物理学家约翰内斯·里德伯(Johannes Robert Rydberg)将上述各系列谱线归纳出氢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
相关
- 形态音位学词法音位学(英语:morphophonology 或 morphonology)是语言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词法学与语音学或音位学的联系。主要关注语素(即最小的意义单位)在组合成词时发生的音变。词法音位
- 心磷脂心磷脂(英语:Cardiolipin),一种磷脂,亦称双磷脂酰甘油。是潘伯恩(Mary C. Pangborn)1941年从新鲜的牛心肌中分离出来的,心磷脂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高等动物界。心磷脂主要存在
- KOsub3/sub臭氧化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O3。它是橙红色的四方晶系晶体,空间群I4/mcm。臭氧化钾可由氢氧化钾和臭氧反应得到:超氧化钾用臭氧-氧气的混合物(体积比2:98)进行臭氧化,也能
- WOsub3/sub三氧化钨(化学式:WO3)是钨(VI)的氧化物,是从钨矿制取单质钨工业的重要中间体。该冶炼过程涉及两步:第一步用碱处理钨矿,制得WO3,然后用碳或氢气还原三氧化钨,得到金属钨:三氧化钨可由
- 鬼城鬼镇(英语:Ghost town),又称鬼城,是指一整个因为经济、环境种种因素,而被荒废、放弃居住的城镇。在美国西部与西伯利亚存在许多鬼城。中文有“废墟”一词相当接近鬼城的说法,但废墟
- 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英语:Beta blockers),又称Beta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或β阻断药、乙型阻断剂,是一类用来治疗心律不齐、防止心脏病发作后的二次心
- 仿真干酪仿真干酪(Cheese analogue)是指烹饪上的干酪替代物,以取代菜式上因客人需求或避免过敏发作的干酪。无论是融点或价格,仿真干酪均与干酪不同,但其较低廉的售价诱使商界多用,以减轻
- 金华街金华街,是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的一条街道,介于罗斯福路与新生南路之间。金华街在日治时代为福住町(北侧)与锦町(南侧)之界线,沿街于日治时代为日本公务员之官舍,现仍留存部分日式建筑。
- SETI@homeSETI@home(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at Home,“在家搜寻外星智慧”),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利用个人计算机处理天文数据的分布式计算项目。该项目试图通过分析阿雷
- 瓦尔特·乌布利希苏联:瓦尔特·乌布利希(德语:Walter Ulbricht,1893年6月30日-1973年8月1日),德国政治家、共产主义者。他亦是首位东德领导人(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在莱比锡出生。他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