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速现象

✍ dations ◷ 2025-11-05 05:15:48 #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

自动加速现象(autoacceleration),又称凝胶效应,是聚合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聚合速率显著上升的一种现象。

在聚合过程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单体逐渐转化为聚合物,此时反应体系的粘度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反应体系的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体系从易流动的液体渐变成粘滞糖浆状,然后很快装变成半固体状,此时加速现象十分显著。

链自由基双基终止过程可分为三步:链自由基质心平移;链段通过重排的方式不断接近活性中心;链端自由基相互反应,双基反应从而终止。由于上述体系中,反应环境的粘度十分大,因此,链段在运动时就必须克服大量的阻力来完成重排,此时链段端头的活性自由基就很难与其它链端头的活性自由基相互反应而终止,使得反应的终止速率常数大幅下降。但是链端头的活性自由基并没有消失,并且此时体系的粘度还不足以妨碍单体的扩散,因此聚合反应还会继续进行下去。根据聚合速率方程可知,终止速率常数Kt大幅下降,链增长速率常数Kp基本不变,这就使得Kp与Kt的比值大幅提高,又因为聚合反应速率与二者的比值成正相关,所以此时的聚合反应速率大幅提高,即所提到的自动加速现象。

随着反应体系粘度的进一步增大,使得体系粘度增大到单体活动受阻,此时反应的链增长速率常数Kp也开始逐渐变小,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开始下降直至聚合反应终止。

在自动加速过程中反应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导致爆聚从而威胁到生命安全。

相关

  • 罗纳德·费雪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爵士,FRS(英语:Sir Ronald Aylmer Fisher,1890年2月17日-1962年7月29日,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
  • 电流密度在电磁学里,电流密度(current density)是电荷流动的密度,即每单位截面面积电流量。电流密度是一种矢量,一般以符号 J
  • 荣总荣民医院或荣民总医院,可以指下列中华民国以服务民众为成立宗旨的医院,均由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成立与管理:
  • 大同江大同江(朝鲜语:대동강/大同江 Taedonggang */?)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是朝鲜的第五大河流。长450.3公里,流域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因河床深,又受黄海潮水影响,利于航运。发源于狼林山
  • 阿尔敏·奥托·洛伊施纳阿尔敏·奥托·洛伊施纳(Armin Otto Leuschner)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和教育家。1868年1月16日,洛伊施纳出生于美国,但在德国长大。他在美国完成大学学习,1888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
  • 葛玛丽葛玛丽(Annemarie von Gabain 1901-1993),德国突厥学家。1920年起在柏林大学学习突厥比较语言学、汉学、佛学。1926年获博士学位,在德国科学院从事敦煌古回鹘文献研究。多年担任
  • 约翰·哈夫斯泰因约翰·哈夫斯泰因(冰岛语:Jóhann Hafstein;1915年9月19日-1980年5月15日),是冰岛总理(1970年-1971年)。1946年当选为阿尔庭雷克雅未克议员,连任到1978年。1959-1961年和1962-1963年两次
  • 钩翅弄蝶族Cramer, 有14个,详见正文。钩翅弄蝶族(学名:)是弄蝶科花弄蝶亚科里的一个族。物种繁多,许多品种都拥有艳丽,形状奇异的翅膀。以下各属是以种系发生学过程排列:
  • 池谷薰池谷薫(1943年11月30日-)是日本知名的业余天文学家以及彗星猎者,生于静冈县。他于1962年开始寻找彗星,翌年发现首颗新彗星,名为池谷彗星(C/1963 A1),其后五年间共发现了五颗,其中以196
  • 张昶 (外戚)张昶(1374年-1438年),中国明朝武官、外戚,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永城县人。明仁宗张皇后和张昇的哥哥,父亲张麒。随从明成祖起兵靖难,攻克大宁战郑村坝有功,授义勇中卫千户指挥同知,援救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