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速现象

✍ dations ◷ 2025-11-20 01:09:27 #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

自动加速现象(autoacceleration),又称凝胶效应,是聚合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聚合速率显著上升的一种现象。

在聚合过程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单体逐渐转化为聚合物,此时反应体系的粘度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反应体系的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体系从易流动的液体渐变成粘滞糖浆状,然后很快装变成半固体状,此时加速现象十分显著。

链自由基双基终止过程可分为三步:链自由基质心平移;链段通过重排的方式不断接近活性中心;链端自由基相互反应,双基反应从而终止。由于上述体系中,反应环境的粘度十分大,因此,链段在运动时就必须克服大量的阻力来完成重排,此时链段端头的活性自由基就很难与其它链端头的活性自由基相互反应而终止,使得反应的终止速率常数大幅下降。但是链端头的活性自由基并没有消失,并且此时体系的粘度还不足以妨碍单体的扩散,因此聚合反应还会继续进行下去。根据聚合速率方程可知,终止速率常数Kt大幅下降,链增长速率常数Kp基本不变,这就使得Kp与Kt的比值大幅提高,又因为聚合反应速率与二者的比值成正相关,所以此时的聚合反应速率大幅提高,即所提到的自动加速现象。

随着反应体系粘度的进一步增大,使得体系粘度增大到单体活动受阻,此时反应的链增长速率常数Kp也开始逐渐变小,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开始下降直至聚合反应终止。

在自动加速过程中反应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导致爆聚从而威胁到生命安全。

相关

  • 勃朗特三姐妹勃朗特三姊妹(英语:Brontë family or The Brontës),是三位英国著名文学女作家,并且是亲生三姊妹,分别是:1847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妮的《荒野庄园的房客》
  •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托马斯·亨特·摩尔根(英语:Thomas Hunt Morgan,1866年9月25日-1945年12月4日),美国遗传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他在对黑腹果蝇遗传突变的研究中,首次确认了染
  • span class=nowrapVClsub4/sub/span四氯化钒(化学式:VCl4)是钒(IV)的氯化物,为亮红色液体,可用于制备其他很多钒化合物,包括氯化二茂钒。它与许多配体形成加合物,如与四氢呋喃反应生成VCl4(THF)2。四氯化钒呈顺磁性,它
  • 眉山市眉山市(四川话拼音:Mi2shan1;本地发音:),简称眉,古称眉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市境北临成都市,东界资阳市、内江市,南接乐山市,西邻雅安市。地处四川盆
  • 叠字叠字是指以同一文字重叠复合而成的汉字,可分二字叠、三字叠、四字叠、五字叠等大类,大类下依组字方向还可再分为数小类。在意义上,通常是用以表达被重复文字的“累加”与“大量
  • 托马斯·拉姆托马斯·拉姆(芬兰语:Thomas Lam;1993年12月18日-)是一位荷兰出生的芬兰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后卫及防中。他现在效力荷兰足球甲级联赛球队PEC施禾利。2018年8月29日,拉姆
  • 黏附系数粘附系数(英语:Sticking coefficient)在表面物理学和表面化学中用来描述被吸附原子或分子吸附在表面的数量与在同一时间内所有撞击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数量之间的比例。粘附系数通
  • 皇清经解《皇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为两广总督阮元(1764年 - 1849年)所辑,收七十三家,记书一百八十八种,凡一千四百卷。此书是汇集儒家经学经解之大成,是对乾嘉学术的一次全面总结。
  • 曾馨莹曾馨莹(1974年11月11日-),台湾南投县人。鸿海科技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之第二任妻子,两人育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曾馨莹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精于国标舞,为模特儿林志玲的舞
  • 蒋师辙蒋师辙(1847年-1904年),字绍由,一字少颖,号遁庵,亦号颍香,江苏上元人。著有《青溪诗选》三卷、《青溪词钞》等,修《临胊县志》、《鹿邑县志》、《江苏水利全书》、《江苏海塘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