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杀手

✍ dations ◷ 2025-08-13 03:15:06 #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又称连续杀人犯,是一个或多个杀手把受害者一个又一个地杀害,多数是谋杀。在现代城市中,也可能是精神疾病发作,或对目标人性物化,爱操纵目标人物的生命,视目标人物如蝼蚁,可能有性欲,或道德观极端化而自命为判官,“替天行道”,有牺牲自己以达成梦想的心态。一般的人总认为连环杀手外观必定像疯子或狂人一般,品德低劣,事实上未必,连环杀手外表多半与一般人无异,甚至很迷人,并且有高尚的情操或严格的道德感,其中还不乏高学历者,(著名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即是最好例子),也给人他们很容易亲近的错觉。可以说绝大部分连环杀手在被捕之前几乎都不会让人把他们跟他们的行为联想在一起,当然,本来就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是非常孤僻,生活几近与世隔绝的连环杀手也并非没有。造成连环杀人心理的成因众说纷纭,部分连环杀手曾被确认为幼年受虐导致,另外有些科学家经过脑部扫描发现部分连环杀手的脑结构有与常人相异之处,提出连续杀人犯可能可以早期筛选出来的假设,引起更大争议。连环杀手最大的特征,就是“固定”,杀人动机、杀人模式以及杀害对象都不轻易改变,这是因为连环杀手的杀人行为是为了要满足心目中一个固定的理想目标的缘故。这个目标的内容可能与一个或多个人的性以及权利,甚至生存有关,也可能纯粹是一些道德文化观念,但内容扭曲、和现实脱节,连环杀手如同一般的罪犯,他们也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行为解释,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再重现一次心中的目标,杀人模式也几乎都固定,不易改变。根据学者海伦摩里森(Helen Morrison)的研究,证实并没有任何连环杀手皆共通的心理背景,一个人发展成连环杀手,重要关键可能是文化教育、社会、家庭、经济、宗教信仰等背景,也可能是基于人类情感发展的障碍导致认知与现实脱节,并且浸醉于梦想而不能自控。美国联调局(FBI)对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s)的定义是:谋杀至少3个人,并在作案期间存在“冷却期”,与短时间内,在同一地点展开大屠杀的大规模杀手(mass murderers),又或四处逞凶杀人的疯狂杀手(spree killers)有别。所谓“冷却期”,就是指两宗谋杀间隔的那段时间,连环杀手这段喘息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可为1、2天甚至是几个小时的,长的有1个月甚至数月,通常连环杀手通过一次“谋杀体验”使自己兴奋情绪达至一个高峰后,需要一段时间平静下来,回味并总结这段亢奋经历,改良行凶方法。已查明的连环杀手大部分都是有组织型和反社会型的,他们通常智商很高,从外表根本无法判断他们是杀人狂。连环杀手一般都是单独行动,杀害的都是陌生人,且多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杀人。他们作案并不是一时兴起,动机也不是出于嫉妒或贪婪。根据基于作案动机将杀手分类的霍姆斯类型学(Holmes typology),连环杀手可分为杀人过程迅速的“着重行为型”和杀人过程很慢的“着重过程型”。对前者来说,杀人只是一个行为,后者杀人则是因为他们认为除掉某一特定群体是自己的使命。连环杀手通常具有3种行为,包括“麦克唐纳症状”(MacDonald triad)——尿床、喜欢纵火和虐待动物;他们很可能来自破碎家庭、曾被虐待或被忽视;有些杀手很害羞、内向,有些虽然表面活跃外向,但实际上却感到孤立。很多理论家认为,连环杀手动荡不安的童年可能是造成他们杀人的一个原因。连环杀手杀人的动机不一,过去历史曾经出现过的动机包括:大部分连环杀手的杀人模式都十分固定,除非遇到重大变故否则不易改变。时间、对象、凶器、弃尸地点等等往往每次都一样,也因此比较容易由分析模式侧写出该连环杀手可能具有的条件与特质。

相关

  • 蛋白质亚基蛋白质亚基(又称:蛋白质次单元,英语:Protein subunit)、蛋白亚基或亚基蛋白在结构生物学中是指参与组成蛋白质复合物(寡聚体或多聚体)的单个蛋白质分子。一个蛋白质亚基就是一条多
  • 酶激活剂酶激活剂是与酶结合并增加其活性的分子。 它们与酶抑制剂相反。这些分子通常参与控制代谢的酶的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以这种方式起作用的酶激活剂的实例是2,6
  • 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五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黾部归于十三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八划。黾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
  • 儿部,是為漢字索引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第十個(二劃的則為第四個),是簡體字部首。就正體中文中,儿部歸於二劃部首。儿部只以下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儿部
  • 斯托达特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FRS,FRSE,FRSC(英语: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语:Sir James Fraser Stoddart,1942年5月24日-),苏格兰化学家,2016年凭借分子机器的设
  • 亨利·摩尔亨利·斯宾赛·摩尔,OM,CH,FBA(英语: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英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受到英国艺术圈的推崇,他的创作为英
  • 善普施撒马利亚救援会(Samaritan's Purse),或译普善施,是一个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布恩的基督教福音派国际慈善机构。现任会长是葛福临。该组织的名称来自《新约》中好撒马利亚人
  • 马提尼翁府马提尼翁府(Hôtel Matignon )是法国总理的官邸,位于巴黎第七区瓦雷讷街(rue de Varenne)57号。1649年,路易十四规划兴建荣军院时,决定恢复瓦雷讷街,将巴黎西端的圣日耳曼德佩区和选
  • 苯二氮卓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木偶玩偶一词泛指模仿人或动物造型的赏玩物品,其中形若人类的称为人偶。人偶、玩偶的外型面貌,从抽象到拟真,涵盖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外型,因各国、各民族的需求与文化背景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