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伯乐树
✍ dations ◷ 2025-11-12 04:06:32 #伯乐树
钟萼木(学名:Bretschneidera sinensis)又称伯乐树,在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猴硐称为钟古树,因开花时像倒吊的钟而得名为钟萼木属唯一种,只生长在中国的西南,台湾和越南。本科植物是常绿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花两性,左右对称,排成顶生、直立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花瓣5,粉红色,雄蕊8;果实为蒴果。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无患子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十字花目中,可以选择性地和叠珠树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5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是直接合并叠珠树科中。在台湾新北市、基隆一带,钟萼木于四、五月的开花,果实在年底成熟,在冬天时也有少数开花。另外轻海纹白蝶以此树叶为食物。
相关
- 首都医科大学坐标:39°52′00″N 116°21′11″E / 39.86671°N 116.3529685°E / 39.86671; 116.3529685首都医科大学(英语: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缩写:CCMU),简称首医,创建于1960年9月12
- 营养体营养体(Trophosome;源自trophē),亦作滋养体,是一种在部分原口动物(例如:须腕科物种)体腔(英语:coelomic cavity)内的深绿棕色海绵组织器官,用来储存内共生细菌,以为其宿主提供完全营养。
- DMT二甲基色胺(N,N-Dimethyltryptamine,简称DMT),是一种色胺类的致幻剂。它以痕量见于人体中,由色胺-N-转甲基酶催化产生。通常会在冥想与禁食期间大量产生。其结构与血清素、褪黑激
- 诺氏疟原虫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可缩写为P. knowlesi)又称猴疟虫,是一种常见于东南亚的灵长类疟原虫。它能在食蟹猴体内引起疟疾,但它也可能自然或人为地感染人类。由于卵形疟原
- 华彦钧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小名阿炳。中国著名民间音乐家、道士,江苏无锡人。从小受到父亲严格训练,擅演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乐器。约1928年双目失明,时人因称其为
- 蔓足下纲(Cirripedia)详见内文藤壶是颚足纲鞘甲亚纲蔓足下纲(Cirripedia,原蔓足纲、蔓足亚纲)生物的通称。所有的藤壶都生活在海洋中,其中绝大部分又生活在潮间带等浅海海域。其幼体(有两个阶段)为自游
-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2013,简称国家人口计生委),原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1—2003,简称国家计生委),曾
- 惠栋《清代学者象传》之惠栋像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号松崖。江苏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清朝经学家,吴派经学的代表人物。惠栋的祖父惠周惕与父亲惠士奇皆治
- 士林派士林派,是朝鲜王朝中后期的两班朋党,用来对照戚臣勋臣的勋旧派,由十五世纪朝鲜成宗时代存在至十九世纪。士林派始祖是理学家吉再(1353年-1419年)。朝鲜太祖李成桂篡夺高丽王朝
- 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土耳其语:Pargalı İbrahim Paşa;1495年-1536年3月15日),帕尔加勒之名意为“来自帕尔加的”,他也被称为弗伦克·易卜拉欣帕夏(Frenk Ibrahim Pasha;“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