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玉市(日语:さいたま市 */?)是日本埼玉县首府,同时为政令指定都市以及业务核都市,为东京首都圈的主要都市之一。成立于2001年5月1日,2003年4月1日升格为政令指定都市,2005年4月1日将东邻的岩槻市并入。全市分为10个区,人口约128万,是日本第10大都市。其市名使用平假名而没有使用汉字,是日本主要都市中的特例。
埼玉市最初由浦和、大宫、与野三市合并而成,是自静冈市之后又一个大型对等市町村合并的例子。此外,埼玉市也是距离东京最近的县治,诸多新干线、在来线和高速公路都在此设置转运站及系统交流道,为关东地方通往日本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2013年6月1日)
(2010年9月1日)
埼玉市位于关东地方中央。东京都心部北方约20-30公里的距离,是距离东京最近的县厅所在都市。在埼玉县内位处南部偏东的位置,通常划分在县内的中央地区。
全域为台地与低地,很少超过海拔20米的地区。埼玉市西边的荒川、东边的元荒川为西北-东南流向,市的西侧、南侧、东侧3方被低地围绕。另一方面,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宫台地(北足立台地)贯通市中央。台地中有芝川、绫濑川、鸿沼川等中小型河川。台地间有狭长的谷底平野,在江户时代干拓以前是见沼与鸿沼等沼泽的所在地。
市域方面,东西长19.6公里,南北长19.9公里,面积217.49平方公里。政令指定都市中是第三小的行政区域,次于川崎市、堺市。另一方面,在埼玉县内是次于秩父市的第二大行政区域。
邻近东京,具有强烈的东京大都市圏郊外住宅都市性质,昭和63(1988)年旧浦和市、大宫市指定为业务核都市,平成12(2000)年埼玉新都心开街,各中央官厅的地方支分部局自东京移转至此,逐渐成为郊外重要的业务地。
交通方面,东北新干线与上越新干线在此分离,许多在来线在此交错,还有东北自动车道、东京外环自动车道等高速道路通过,是首都圏北侧的交通要地。
主要商业区集中在浦和站、埼玉新都心站、大宫站等南北纵贯市区的东北本线主要车站周边,以及东武野田线岩槻站周边地区。这些主要商业区与较古老的住宅区大多位在大宫台地上。另一方面,现在的埼玉市区是在关东大地震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人口涌入后发展而成,台地上先都市化,之后快速扩展到低地地区(城市蔓延)。不过,现在埼玉市内远离铁路车站的地区仍有许多农地。此外,荒川周边广大的河川地与受到保护的见沼田圃地区,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人口稀少。
埼玉市属于柯本气候分类法下的副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干燥,本州岛太平洋侧一般而言夏季降雨较多。冬季的低降雨量与最低气温之低,与东京(大手町)、横滨市、千叶市等邻近沿岸都市相比更为显著。根据AMeDAS在埼玉市的观测点(樱区大字宿)测得的数据,该地在1981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气温为14.8 °C(58.6 °F),年平均降雨量为1,346.0毫米(53英寸)。
本段落仅记载埼玉市成立以前的周边市町村合并历史,关于地方历史请参考浦和市、大宫市、与野市、岩槻市等。
现埼玉市域与周边区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就提出多项合并案,但是到埼玉市成立之前都未能实现。
埼玉市是由浦和市、大宫市为首的多座城市合并而成立。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市的历史通常仍以旧4市个别描述。
近世的浦和是中山道宿场町(浦和宿),大宫是中山道宿场町(大宫宿)与武藏一宫冰川神社门前町,与野是胁街道宿场町。岩槻是岩槻城(岩付城・岩附城)城下町与日光御成街道宿场町。此外,旧浦和市内的大门(绿区美园地区)也是日光御成街道的宿场。
旧浦和市在埼玉县厅入驻以来,裁判所与县警察、县指定金融机关埼玉银行本店及各种政党、媒体支局等聚集,为埼玉县的行政中枢。关东大地震受灾轻微,大正时代以后吸引东京与神奈川民众来此定居,也是瑛九与高田诚等多位画家的舞台,、同时足球活动也十分兴盛。埼玉大学与浦和高校、埼玉县立浦和图书馆等公立教育机关的集中设置,也让旧浦和市有“文教都市”之称。现在旧浦和地区是埼玉市中最靠近东京的区域,高度成长期后在武蔵野线与埼京线等通勤路线带动之下,人口大幅增长。合并前的1990年代后半是埼玉县内人口最多的地区。现在旧浦和市域人口超过50万人。
旧大宫市在明治时代大力招募铁路公司投资,大宫站北侧设有国铁大宫工场,1895年左右(明治30年左右),南侧(包含旧与野、浦和两市)设置大宫机关区(现大宫运转区)与货物操车场,有“铁道之街”之称。1969年(昭和44年)在大宫站 - 东大宫站之间设置客运车车辆基地的东大宫操车场(现大宫总合车辆中心东大宫中心)。战后作为铁道交通节点,吸引许多企业来此设立支店,商业机能兴盛,与“县都”、“文教都市”的浦和相比,有“商都”、“经济都市”之称,为埼玉县的商业中心。东北、上越新干线开业后,与盛冈、新潟等一同享受新干线效果。另外,与旧与野市、旧浦和市之间的货物操车场在1984年废止,后开发为埼玉新都心。
旧与野市在明治时代初期与浦和、大宫两宿场町一样为繁荣的街区,当时有“大采购就到与野”之称。之后,因介于县都浦和与交通要冲大宫之间,住宅区十分发达,市内国道17号沿线汽车维护、修理工厂、汽车经销商等林立,有“汽车之街”之称。市域狭小且靠近铁路车站,全域为人口集中地区,人口密度是合并前旧4市中最高。近年埼玉新都心周边公寓大厦林立,人口增长明显。
旧岩槻市过去为城下町,江户时代为此地的中心。岩槻原是埼玉县县厅预定地,但因无合适建物转而使用旧浦和县厅。东武野田线岩槻站东口有许多雏人形专门店,是全国知名的“人形之町”。东京7号线(埼玉高速铁道)的延伸计划(至莲田)是利用过去武州铁道计划线的路线。
2001年合并时,浦和与大宫的关系类似于美国的华盛顿特区与纽约,常可听见“新城市希望能让‘政治与教育中心’的浦和与‘经济中心’的大宫完美并存”。实际上合并后旧浦和市域积极开发商业,而旧浦和市中心部以外的埼玉新都心也负担了部分国家的行政机能。
埼玉市下分10区,区代表色是向市内中小学生募集所选出,2005年4月制定,主要用于埼玉市的宣传杂志、海报。
会派2012年12月3日现在
本市分为三个日本众议院小选举区。
本市的县议会席次有15席。
附设第一方面本部、埼玉市警察部、交通管制中心
埼玉市内的旧浦和市足球兴盛。埼玉县师范学校(现埼玉大学教育学部)在1937年拿下全国中等学校足球大会(现全国高等学校足球选手权大会)优胜,优胜旗首度跨越箱根山(过去都是关西地方)。1950年代至1970年代,浦和高校、浦和西高校、浦和市立高校、浦和南高校陆续拿下全国冠军,号称足球王国・埼玉。近年J联盟两支球队浦和红钻与大宫松鼠在此设置主场,赢得高人气。两队对战被称作埼玉德比。
埼玉市曾经成为2002年日韩联办的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的其中一个比赛城市。
市内棒球风气兴盛,有许多县营与市营的棒球场。高中棒球方面,1968年大宫工业高校、2013年浦和学院高校分别拿下选拔高校野球大会优胜,此外还有大宫东高校与埼玉荣高校等棒球名校。社会人棒球方面,战前以大宫町为据点的“全大宫”自1932年起连续五年打入都市对抗野球大会,1935年与1936年二年连续进入准决赛。战后,以浦和市为据点的日本通运在1964年拿下埼玉县第一次都市对抗野球大会优胜,1994年再拿下日本选手权优胜。此外,此地孕育出许多职业棒球选手。
大宫NACK5体育场
埼玉市浦和驹场体育场
埼玉市记念総合体育场
市中心车站:浦和站
新干线停车站:大宫站
虽然因为当初为双子都市合并,两站周边分别指定为“都心地区”,但在市方针上,并不将两站视为个别的市中心。
全市由民营巴士运行,南部为国际兴业巴士、西部为西武巴士、北部为东武巴士西。搭乘方法是后门上前门下后付款,车资采取使用整理券的区间制。可利用PASMO、Suica等非接触型IC卡车票。此外也可使用回数券(国际兴业巴士等)。但是在100圆均一区间(浦和站周边等)内,仅有现金支付才有优惠。巴士共通卡已停止贩卖、使用,可全额退还。
计程车营业区域属县南中央交通圏,与川口市、鸿巢市、上尾市、户田市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