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SH
✍ dations ◷ 2025-08-08 04:33:41 #GSH
谷胱甘肽(英语:Glutathione),又称麸氨基硫,英文简写:GSH,属于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所构成,其中第一个肽键与普通的肽键不同,是由谷氨酸的γ-羧基与半胱氨酸的氨基组成的,在分子中半胱氨酸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作为动物细胞中的抗氧化剂,存在于充满水的细胞内部,可以保护DNA免于氧化。谷胱甘肽以两种型态存在于人体,一是还原型态、另一是氧化型态。菠菜含有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常被称为“抗氧化之母”,但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影响而逐渐减少,过去有些人参考年代久远的研究报告,主张口服谷胱甘肽到胃部就会被胃酸及胃蛋白酶分解,就以偏概全,误以为口服或肠道灌食 GSH 对提高血液中的GSH浓度的效果不佳。但其实不然,根据最新加拿大 Guelph 大学及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九州大学等共同研究成果显示口服圆酵母谷胱甘肽GSH作用快速,可被充分吸收利用,在体内并非全部以GSH型态存在,有很多GSH转换成GSSG储存在红细胞及肝脏中,过去传统的方法只追踪血浆中的GSH其实是不够的。另一篇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所做人体临床实验,口服谷胱甘肽结果显示:过去实验仅追踪血液中GSH的方法是无法真实测得体内谷胱甘肽的增加,因为很多GSH是以蛋白质结合型态存在血液中,人体口服GSH后,60~120分钟后,血浆中与蛋白质结合的GSH显著增加。最早谷胱甘肽是利用溶剂从富含谷胱甘肽的物质中萃取,或以化学合成,但因为成本及安全性顾虑,无法普及,目前商业化生产谷胱甘肽主要有两种方法:在作食用用途时,中华民国卫福部食药署 (TFDA)于2011年10月8日公告允许谷胱甘肽做为食品原料使用,但考量食用安全,限制“谷胱甘肽”之来源必须是由圆酵母 (Torula yeast) 发酵制成,其每日食用限量为250毫克以下。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经代谢后会产生N-乙酰醌亚胺(NAPQI)。NAPQI通过结合谷胱甘肽被解毒。但是摄入太多对乙酰氨基酚后,硫酸盐和葡萄糖苷酸被饱和,更多的对乙酰氨基酚被分流到细胞色素P450系统产生NAPQI。这样,肝细胞提供的谷胱甘肽耗尽后,剩余NAPQI与细胞膜分子反应,造成大量肝细胞损伤和死亡,临床上导致急性肝脏坏死。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
相关
- 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一门利用X射线来研究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学科。更准确地说,利用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作用,X射线晶体学可以获得晶体中电子密度的分布情况,再从中分析获得关于原子位置和
-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Genetic Test)是从染色体结构,DNA序列,DNA变异位点或基因表现程度,提供受检者与医疗研究人员评估一些与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体质或个人特质的依据,也是精准医学分析的一
- 周产期产前(Prenatal)或产前发育(Prenatal development)是人类胚胎或胎儿在孕期的孕育过程,从受精,至诞生。通常,也可使用术语胚胎发育、胎儿发育,或胚胎学来表示。胚胎发育始于受精。
- 锤舌菌纲Cyttariales(英语:Cyttariales) 白粉菌目 柔膜菌目 Leotiales(英语:Leotiales) Rhytismatales(英语:Rhytismatales) Thelebolales(英语:Thelebolales) 地位未定的科地位未定的属锤舌菌纲
- 子囊果子囊果(ascocarp, ascoma,複數為ascomata)是子囊菌门真菌的子实体,由许多菌丝紧密交织组成。子囊果内可能含有上百万个子囊,每个子囊内均可产生八枚子囊孢子。子囊果的形状多为盘
- 子宫子宫,中医学常称胞宫,又称女子胞,是中医的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性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子宫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来让胚
- 球床反应堆球床反应堆(英语:Pebble bed reactor,缩写为PBR),亦称卵石床反应堆,是一种先进的核子反应堆设计,1966年于德国首次提出。球床反应堆是高温气冷堆之一(其它堆型还有英国的二氧化碳冷
-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英语:Epithelium),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被覆上皮是被覆于各结构界面处的上皮组织,由规则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在胚胎的发育
-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希腊语:´Αρχιμήδης;前287年-前212年),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天文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锡拉库扎,据说他在亚历山大求学时期,发明了阿
- 奥维德普布利乌斯·奥维修斯·纳索(Publius Ovidius Naso,一般根据他在英文世界的通称称其为奥维德(Ovid),前43年3月20日 - 17年/18年未能确认),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与贺拉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