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净观(梵语:a-śubhā-smrti,巴利语:asubhānupassin),另译不净想,又称不净业处,厌作意(巴利语:Paṭikkūla-manasikāra)或厌恶作意,佛教术语,为一种修行禅定的调心方法。他们会借由观想人类身体的组成,以及人体在过世之后,成为尸体,并逐渐毁败的过程,被认为是对治欲界贪欲特别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五停心观之一。
在梵文中,śubhā为洁净或美好之意,加上否定词头a-,形成aśubhā,意为不洁净、不美好,含有厌恶之意。以不净的身体作为观想对象,在心中以意念形成影像(想),将思想集中于这个影像之上(系念),进行禅修,以进入三摩地中,这种修行法称为不净观。在不净观的过程里,需要产生厌恶的心理(作意),以对治对于身体的贪欲,所以这种修行法,又被称为厌作意,或厌恶作意。
不净观并不是由佛教发明,而是源于印度沙门传统。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教授了许多种不同的禅修方法,不净观是其中之一,被认为特别可以对治五盖中的贪欲,也有助于七觉分的修行。僧团中因修行不净观,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自杀等事件,释迦牟尼改而教授了安那般那念,并于不杀生戒中禁止自杀、劝死、赞死。
不净观仍然受到僧团的重视,被认为是二甘露门之一,也被列入五停心观。有鉴于其缺点,对于修行不净观的方法,也作了修正,如先修行安那般那念,再修行不净观;界分别观也采用相同的观想方式,但不强调厌恶作意;在白骨观中,最后阶段,由不净观转为净观。
不净观属于四念处中的身念处,又可分成观察自身(身至念),以及观察死亡过程(墓园九观)两者。由墓园九观,又发展出白骨观。
据《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等载,修此禅观以对治贪爱色身及欲界男女欲贪为目的。方法是在禅定中观想自身与他身污秽不净:
如同以意念进行人体解剖,修行者以组成自己身体的器官、体液、填充物等为观想对象。根据经典,区分为《南传大藏经》的三十一物,汉传《杂阿含经》及《中阿含经》的三十二物,以及《大般若经》及《大毗婆沙论》的三十六物。汉传佛教所传,主要为观三十六物,南传佛教的传承则为三十二身份。
在墓园、森林或街道,观察尸体的腐败与分解过程。在禅修时,忆想起尸体的影像,以此进行禅修。
观想从精卵结合开始,身体的发育过程。
《禅秘要法经》里有许多不净观的观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