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帝国

✍ dations ◷ 2025-04-04 07:44:47 #全球帝国
全球帝国(英文:Global empire)或世界帝国(德文:Weltreich,荷兰文:Wereldrijk) 是帝国的一种形式,即全球性或世界性的帝国,属于超级帝国范畴,通常表现为幅员辽阔、在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全球”性或“世界”性意味着属于这个国家主权下的领土遍及全世界。它的基本标准是,当在全球航行时,从该帝国版图的最东端至最西端或最西端至最东端至少要航行半个地球的圆周,“全球”即意味着帝国版图要横跨至少180度的经度而不是90度的纬度。举例来说,由于西班牙帝国的版图曾遍及全球,所以在16世纪它常常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个说法后来也适用于大英帝国。早期的帝国很大程度上限制在亚欧、美洲和非洲大陆上,如古埃及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罗马帝国、印加帝国和中华帝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早期的超级帝国,但还很难称其为真正的“全球帝国”,因为它们很多不符合全球帝国的定义和标准。部分古代超级帝国包括:第一批全球帝国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产物,起始于两个最强大的海上殖民帝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5世纪晚期的海上勘探竞赛。这些分散的海上帝国背后的推动力是贸易、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诞生的新思想和资本主义。葡萄牙在王子航海家亨利的带领下开始创建第一个全球性的商业网络,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葡萄牙帝国。在西班牙黄金时代,西班牙帝国占领了尼德兰、卢森堡、比利时、葡萄牙,以及大部分的意大利、部分德意志和部分法国,还在美洲、非洲和亚洲拥有许多殖民地。随着在16世纪对墨西哥、秘鲁和菲律宾内陆的占领,西班牙确立了有史以来最大且分布最广的海外领土(蒙古帝国虽然较之为大,但是却仅限于欧亚大陆)。占有着欧洲、非洲、大西洋、美洲、太平洋和远东的西班牙帝国在这个意义上也有资格被称为全球帝国。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在165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位于现在的拉脱维亚的一个很小的库尔兰公国,同时拥有着现在位于冈比亚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海外殖民地。因此,按照定义,这个未必存在的拉脱维亚-冈比亚-多巴哥联合王国,确切的来说,也是一个“全球帝国”,即使他的全部领土非常的小。(参见库尔兰的美洲殖民地。)随后全球帝国包括了法国(包括共和制和王权时期的法兰西殖民帝国、帝制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荷兰(荷兰帝国)和英国(大英帝国)在内的殖民帝国。其中大英帝国随着在19世纪海上霸权的巩固,凭借着当时运输技术的改进成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帝国,领土面积高达3400万平方公里,在它的全盛时期声称对于加拿大北极圈内、澳大利亚内陆以及南极洲的部分土地皆拥有主权,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在1860年代,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相连的最大帝国,而其最大国家的地位一直延续到其后的最大继承者俄罗斯直至今日,尽管俄罗斯“失去”了苏联的周边地区,但它仍旧横跨12个时区,而且跨越一半以上的全球经度(即180度以上)。被普遍承认的全球帝国如下: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殖民帝国俄罗斯帝国蒙古帝国德意志殖民帝国由于二战以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美国的迅速崛起和在全世界的霸权主义活动,美国也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帝国,被称为“美利坚帝国”,也有人认为它和古代的罗马帝国类似,所以又称之为“新罗马帝国”。不管美国自己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帝国或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影响力都是他国无法比拟的,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没有对手。然而也有人认为美国并非完全没有对手,俄罗斯、欧盟、中国等都是美国的潜在对手。

相关

  • 世界人口日世界人口日(英语:World Population Day),源于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现在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在前南斯拉夫出生了一位婴儿,联合国将其象征性地认定
  • 嗜伊红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瑞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
  • 心血管造影血管摄影,或称动脉摄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用x光照射人体内部,观察血管分布的情形,包括动脉、静脉或心房室。 葡萄牙籍医师兼神经学家Egas Moniz(1949年诺贝尔奖的得主
  • 伊斯特拉语伊斯特拉语(Istriot)是罗曼语族下属的一个语言,通行于克罗地亚的伊斯特拉半岛地区,特别是罗维尼和沃德年。现在伊斯特拉语的使用者只有约400人,被列为濒危语言。伊斯特拉语曾被视
  • Hsub2/subSsub2/subOsub7/sub焦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晶体(当冷却发烟硫酸时,可以析出焦硫酸的晶体),其熔点为308K。焦硫酸为发烟硫酸的主要构成物,同时根据以下方程式,是液态脱水硫酸的次要
  • 锕系后元素锕系后元素(transactinides),又称铹后元素,是指原子序数位于104(
  • 锺正明锺正明(1952年-),出生于台湾的美籍华人细胞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病理系。锺正明双亲皆受过高等教育,其父亲锺有成是台湾日本统治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医学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英语:bis(2-ethylhexyl)phthalate 或 di(2-ethylhexyl)phthalate,缩写分别为BEHP与DEHP),又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缩写DOP),
  • 奎德克维德(德语:Ludwig Quidde,1858年3月23日-1941年3月4日),德国历史学家、和平主义者,因对皇帝威廉二世的尖锐批评而闻名。他在1927年与法国人费迪南·比松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