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泛植物
✍ dations ◷ 2025-07-18 14:42:46 #泛植物
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即泛植物,是真核生物的主要群体。包括红藻、绿藻、陆生植物(有胚植物狭义植物)及少量合称为灰胞藻的生物。除了狭义植物以外,这个组的其他生物只具有部分的植物特性,例如红藻和灰胞藻没有植物必须的叶绿素b。在其他的分类方式上本类生物归属于原生生物而非植物。所有这些生物体的色素体(叶绿体等)有两层膜包围,表明了这些生物体是直接内共生蓝藻而进化来的。其它的真核生物的色素体包有3或4层膜,显示它们是通过内共生绿藻或红藻而获得的色素体。这也是本类生物称之为"原始色素体"生物的由来。研究证据表明,红藻、绿藻与陆生植物明确形成了单系群,拥有共同起源。原始色素体生物的细胞缺少中心粒,线粒体具有平的嵴,具有纤维素成分的细胞壁,以淀粉形式存储食物。然而,这些特点也可能被其它真核生物所拥有。原始色素体生物可分为两条进化分支。红藻具有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 类似于大多数蓝藻。绿藻与陆生植物–被合称为绿色植物具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但缺少藻胆蛋白。灰胞藻具有典型的蓝藻色素,并且其色素体不寻常地有细胞壁,称为蓝小体(cyanelles)。所有原始色素体生物都有色素体。其中灰胞藻的色素体与蓝藻极为接近,这为内共生理论提供了证据。大多数原始色素体生物的细胞有细胞壁,基本上但不都是由纤维素构成。细胞组织方式变化很大,从单细胞到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状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胞。乃至出现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命。最古老的原始色素体生物化石发现在北澳大利亚的绿藻化石,距今约15亿-13亿年前。这与分子时钟计算出来的绿藻起源于15亿年前相一致。最古老的红藻化石距今约12亿年。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这个名称是2005年被采纳的,传统上包含灰藻、红藻与绿色植物。2015年以来,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帕特里克 J. 基林(Patrick J. Keeling)、阿拉斯泰尔 G. B. 辛普森(Alastair G. B. Simpson)和Fabien Burki各自所带领的研究组的研究显示,原本定义的原始色素体生物可能不是单系群。前三者的分子系统学的结果均显示,一类称为皮胆虫(学名:Picozoa或Picozomas,同物异名)的原生生物嵌在了原始色素体生物的演化支中,并与红藻类构成姊妹群,隐藻生物的分类地位尚不明确。四个研究组的详细结果如下表:皮胆虫红藻绿色植物灰藻隐藻皮胆虫红藻隐藻灰藻绿色植物皮胆虫红藻灰藻绿色植物隐藻灰藻绿色植物隐藻皮胆虫红藻
相关
- 目目(英语:order, 拉丁语:ordo)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是位于纲和科之间的级别:物种属于和不属于每个目是由生物分类学家决定的,和是否应该认可一个特定的目。 通常没有确切
- 鉴别诊断指的是将某个特定疾病从其他展现类似症状的疾病中区分开来。医师对病患作鉴别诊断,诊断特定的疾病,或著至少消除立即致命的情有时每个可能的病因都被称为一个鉴别诊断(例如:在评
- 艾滋病本列表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出版之《世界概况》,列出世界各国家与地区中,成年人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的人口数量。表格数据都来源于《世界概况》。标注星号*意味世界概况无
- 克鲁尔-布西症候群克鲁尔-布西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又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指颞叶、杏仁体受损所导致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症状为把任何看得到的东西塞进嘴里,或是对任何生物做爱。这个
- 壬二酸壬二酸是一种饱和二羧酸,化学式为HOOC(CH2)7COOH。在标准状态下,纯壬二酸呈白色粉末状。壬二酸自然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等榖物中。壬二酸可作为聚合物和增塑剂等化工产品的
- 磺胺剂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都是以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为母体发展而来,因此得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
- 威廉斯综合征威廉氏综合征(英语:Williams–Beuren syndrome, WBS),也称为鸡尾酒会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患,患者神经发育异常,行为举止异常兴奋,语言能力相对一般人好,且不怕陌生人,个性外向。
- 喜树生物碱喜树(学名: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国特有植物。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在长江以南。药用价值高。
-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拮抗剂(英语:adrenergic antagonist)指的是抑制肾上腺素接受器(英语:adrenergic receptor)功能的药物。人体中有五个肾上腺素接受器,而这五个肾上腺素接受器又分为两类。α
- 炸药爆炸物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