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科克级鱼雷艇

✍ dations ◷ 2025-07-11 08:49:56 #乌斯科克级鱼雷艇

乌斯科克级(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Uskok)又称切特尼克级(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Četnik),是南斯拉夫王家海军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两艘鱼雷快艇的艇级,两艇分别叫“乌斯科克号”和“切特尼克号”,由英国约翰·艾萨克·桑尼克罗夫特公司根据已有17米海岸快艇建造,但要长近1.5米。艇上配有水听器,主武装是两枚英国设计的456毫米鱼雷,可携带深水炸弹参加反潜作战。桃花心木打造的艇体比较轻,采用两台汽油引擎驱动,但内部缺乏用于减少渗漏的横向水密舱壁。

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1941年4月悍然入侵,南斯拉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军官企图破坏艇只未果,两艇落入意大利军队之手并纳入意大利皇家海军分舰队,驻地仍是战争爆发前的达尔马提亚希贝尼克基地。乌斯科克级鱼雷艇已经明显老化,性能不佳,只能用于巡逻和次要任务。更名“MAS 1 D号”的乌斯科克号1942年7月因艇体破损在达尔马提亚姆列特岛附近沉没。切特尼克号更名“ME 47号”,1943年9月便不再出动,意大利投降后不久艇员便把艇开到盟军占据的意大利南部城市塔兰托。切特尼克号没有毁于二战,但结局说法不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王家海军(1929年更名南斯拉夫王家海军)决心不再重蹈前身奥匈帝国海军的覆辙,尽快采用鱼雷快艇。英国1917至1922年大量建造17米规格海岸快艇用于英国皇家海军,战间期远销海外。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家海军1926年根据约翰·艾萨克·桑尼克罗夫特公司(John I. Thornycroft & Company)已有17米级别海岸快艇订造两艘鱼雷快艇,实际艇体略长。文献把两艇称为“乌斯科克级”,源自为哈布斯堡帝国效命的克罗地亚海盗;还有文献称“切特尼克级”,意指同名塞族游击队。

桃花心木打造的艇身非常轻巧,艇体边缘整出圆弧,横截面接近长方形。为减轻重量,艇上没有用于减少渗漏的横向水密舱壁。艇体内部空间基本为发动机和油箱占据,发动机舱空间不足且噪声很大,对舱内艇员来说条件非常恶劣。开放式驾驶舱位于艇中,前后都是可安装两挺机枪的枪架。驾驶舱尾部的露天支架可安放两枚鱼雷。

鱼雷艇全长18.3米,垂标间距16.7米,全宽3.4米,标准吃水深度0.58米,满载时最大吃水深度1.15至1.3米,标准排水量15吨。艇上配备两台桑尼克罗夫特V12汽油发动机,靠前的驱动右弦传动轴,靠后的驱动左弦传动轴,方向舵紧靠螺旋桨尾部。发动机额定功率280千瓦,总功率560千瓦,设计最高艇速37至40节(每小时69至74公里),1927年海上试航时只达到36至38节(每小时67至70公里)。左弦还为巡航装有辅助四缸汽油发动机,单独启动时提供8节(每小时15公里)航速。鱼雷艇在最高航速下可续航410公里,巡航速度下为1500公里。艇上可携带1.5至1.6吨燃油。

艇上主武装是两枚英国制造的前向456毫米鱼雷,攻击前艇身需对齐目标,鱼雷发动机启动后再由三米长的机械杆推过艇尾,此后艇立即转向一侧,鱼雷冲向目标。艇上只装载四枚鱼雷,其中不爆破弹头用于训练,可爆破弹头用于实战。鱼雷有两种速度与射程设定,一种是35节(每小时65公里)速度2300米射程,另一种是29节(每小时54公里)速度3650米射程。弹头装有145公斤三硝基甲苯。艇上配有双联装机枪架,可安装两挺7.7毫米路易士机枪用于防空,需要时还可装上驾驶舱前后立柱。乌斯科克级最多可携带四枚深水炸弹参与反潜作战,艇上均有两台用于反潜战的水听器。两艇配备两名军官和七名水兵。

两艇均在1926年9月15日铺设龙骨,1927年5月下水,交付王家海军后获名“乌斯科克号”和“切特尼克号”,战术编号分别是“TČ1”与“TČ2”,“TČ”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鱼雷艇”缩写。初期演习等待驾艇军官从英国培训归来后开始,为防地中海烈日导致外壳变形,艇上留有预防手段。乌斯科克级的海试和艇员培训表现不佳,加上1929年到来的大萧条,此后几年都难以为采购补充资金,两艇交付后订造新艇的计划搁置。

1941年,乌斯科克级鱼雷艇最高航速降至30至32节(每小时56至59公里),在意大利皇家海军服役期间辅助发动机只能达到4.5节(每小时8.3公里)巡航速度。意大利人在两艇右弦的鱼雷支架上安装深水炸弹支架,可容纳十枚50公斤深水炸弹。改装后右弦不再携带鱼雷。

从下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艘乌斯科克级鱼雷艇只参加过几次海军演习。切特尼克号在演习时丢失鱼雷,1941年前每次出动都只能携带一枚。1936至1939年南斯拉夫王家海军新增八艘德国建造的奥尔杰级鱼雷艇(Orjen-class torpedo boat),与乌斯科克级组成第2鱼雷中队,基地在希贝尼克。1941年4月6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悍然入侵,乌斯科克级鱼雷艇赶赴希贝尼克,斯坦尼斯拉夫·斯蒂基奇(Stanislav Štiglič)海军少校指挥乌斯科克号,布拉尼斯拉夫·波波维奇(Branislav Popović)海军少校统领切特尼克号。乌斯科克号沿希贝尼克至布拉奇岛米欧纳巡逻,1941年4月17日南斯拉夫投降后落入意大利人之手。波波维奇的副手维利米尔·什科尔皮克(Velimir Škorpik)海军中尉把切特尼克号开到斯普利特附近的达迪夫耶(Divulje),表面是准备加入新成立的克罗地亚独立国海军(Ratna Mornarica Nezavisne Države Hrvatske),但他蓄意撞上码头企图损坏艇只,切特尼克号不久便由意大利人扣押。什科尔皮克加入克罗地亚独立国海军并当上马卡尔斯卡港口主任,1943年9月叛逃加入南斯拉夫游击队。他希望当上游击队海军司令,但调到地面部队后死因不明。

乌斯科克号和切特尼克号编入意大利皇家海军并分别更名“MAS 1 D号”和“MAS 2 D号”,“MAS”是意大利语“鱼雷快艇”缩写,前缀“D”代表在达尔马提亚俘获。两艇划入第25鱼雷快艇分舰队,基地仍是希贝尼克。乌斯科克级鱼雷艇艇龄已高,性能不佳,只能用于巡逻或次要任务。MAS 1 D号一度派往希腊比雷埃夫斯,长途航行令艇体显著磨损。1942年4月19日她在姆列特岛近海遭遇恶劣海况,艇板铆钉在发动机振动下不堪重负,很快就因没有横向水密舱壁漏水沉没。MAS 2 D号1942年7月更名“MS 47号”并划入第7鱼雷快艇分舰队,“MS”是意大利语“鱼雷艇”缩写。1943年9月1日,MS 47号再度更名“ME 47号”,其中“E”代表“不能全面投入使用”。一周后意大利投降,ME 47号停在意大利占领的科托尔湾基地。9月11日晚,艇员驾驶ME 47号逃向盟军占据的意大利南部城市塔兰托。ME 47号没有毁于二战,但战争结束时艇身“状况已经很差”。海军史学家对切特尼克号结局说法不一,1945年回归祖国怀抱说有之,战后不久或20世纪50年代初意大利人拆解说有之。

相关

  • 珀西·格兰杰珀西·奥尔德里奇·格兰杰(英语:Percy Aldridge Grainger,1882年7月8日-1961年2月20日)是著名的澳大利亚钢琴家、作曲家、以及萨克斯风演奏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美国公民。精
  • 2006年朝鲜核试验2006年朝鲜核试验或称朝鲜核子试爆,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次核试验,据传试爆于当地时间2006年10月9日上午10时35分27秒,时间大约在朝鲜官方宣布准备核试验的一周之后。试
  • 甜西番果甜西番果(学名:)在台湾称为大果西番莲或大西番莲,于1913 年自菲律宾引进种植,作为果树栽植,广东、广西、海南亦有栽培,称为日本瓜(《海南植物图志》)。它原生地在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
  • Move (李泰民专辑)《MOVE》是韩国男子组合SHINee成员李泰民事隔一年十个月所发行的第二张韩语正规专辑,在2017年10月16日由SM娱乐制作、KT Music发行,主打曲目为同名歌曲《MOVE》,其发行消息于20
  • 面包与奶酪起义北荷兰肯内默兰(英语:Kennemerland)的面包与奶酪起义(荷兰语:Opstand van het Kaas- en Broodvolk)是1491年至1492年间的一场民众起义。起因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代理官扬三世 (埃
  • 永井孝信永井孝信(日语:永井 孝信/ながい たかのぶ  */?,1930年3月11日-2019年12月21日),日本政治人物,众议院议员,前劳动大臣。1930年出生于兵库县。1949年毕业于铁道教习所中等部。此后在
  • 丰田贞次郎丰田贞次郎(日语:とよだ ていじろう,1885年8月7日-1961年11月21日),为日本政治家、军人。最高阶位为海军大将,而荣誉是从二位勋一等。于日本二战投降后,转为当企业家。曾任外务大臣(
  • 瓦卢瓦的玛德琳瓦卢瓦的玛德琳(法语:Madeleine de Valois,1520年8月10日-1537年7月7日),苏格兰王后(英语:List of Scottish consorts),法国国王法兰索瓦一世的女儿。1537年,玛德琳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
  • 布鲁诺·佩雷斯布鲁诺·达席尔瓦·佩雷斯(Bruno da Silva Peres,1990年3月1日-),生于巴西圣保罗,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右后卫,现效力于土超球队特拉布宗。曾外借巴西足球甲级联赛俱乐部圣保罗。山度士
  • 阎韦伶阎韦伶(Olivia Yan,1984年11月8日-),台湾女歌手及演员。2007年11月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傻孩子》,2008年以黑马之姿入围第19届金曲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最终高票落选。 但因为碰到经纪合约纠纷,一度中断演艺路长达5年,而回到咖啡店当店员,后来得到帮助,赔款解决问题。沉寂多时的阎韦伶,选在2012年11月10日28岁生日当天发新专辑《浮光掠影》。在这段沉潜煎熬的时期,阎韦伶用创作音乐抒发徬徨,同时也与爱好音乐的好友们组成“阎韦伶X世外桃源”音乐创作团队,乐团以女Vocal、DJ与鼓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