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女工

✍ dations ◷ 2025-11-20 05:26:00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女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大后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文化史,美国女性主义,美国女性史,美国女性权利史,美国文化

铆钉女工(Rosie the Riveter)是二次大战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形象是战时六百万进入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女性的代表(这些工作传统上是由男性作的),后来更成为女性主义以及女性经济力量的象征。美国社会对女性著裤装的广泛接受也归功于铆钉女工。

铆钉女工最有名的形象是一张由J·霍华德·米勒(J. Howard Miller)于1943年设计的海报,标题是:“我们能做到!”

诺曼·洛克威尔也在1943年5月29日发表过一张类似的插图。诺曼·洛克威尔是否有看过米勒的海报则不清楚。洛克威尔的“铆钉女工”由《周六晚报》租借给美国财政部来作为推销战争债券的宣传海报。战争结束后,这幅画由于受版权保护而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洛克威尔去世后,他所有的画作遗产都受到了积极的保护。这种保护也令其作品的收藏价值上涨,2002年,这幅画以5百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我们能做到!”则与之相反,缺乏保护正是其之后得以重生的原因之一。

1942年,匹兹堡艺术家J·霍华德·米勒受西屋电气公司雇用,为公司设计以“战时投入”为主题的一系列海报。《我们能做到!》是这系列海报中最出名的一张,该海报描绘出铆钉女工的经典形象(虽然当时“铆钉女工”这个名词还尚未出现)。

广为流传的说法之一是,米勒是根据1942年的一张黑白照片制作了“我们能做到!”,该照片的主角是17岁女工杰拉尔丁·多尔(英语:Geraldine Doyle)(她当时名叫杰拉尔丁·霍夫),但这个说法后来被证实是错的。照片中的女人实际上是另一位女工娜欧蜜·帕克·弗雷利。

相关

  • 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简称:SCNT),又称体细胞克隆,是遗传学及发育生物学实验中一种使用体细胞和卵细胞培育胚胎的常用技术手段。该技术提取去核卵母细胞,并
  •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 1AD1AD可以指:
  • 皮特·迪卡西彼得·L·“皮特”·迪卡西(Peter L. "Pete" DeCoursey,1961年9月1日—2014年1月1日)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著名的政治新闻记者,他曾经在宾夕法尼亚州从事政治报导近30年,并且后来长期
  • 前田利常前田利常(1594年1月16日-1658年11月7日),安土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的大名,加贺藩第二代藩主。前田利家的四子,加贺藩初代藩主前田利长的弟弟与养子,母亲是利家的侧室寿福院于千世
  • 乐安公主 (明光宗)乐安公主(1611年-1643年),本名朱徽娖,又作朱徽媞,明朝公主,明光宗第八个女儿。李选侍所生,俗称西李。乐安公主在幼年时,因移宫案受牵连,生母李选侍怀抱着乐安公主,一起被强迫迁移到别宫
  • 吴用先吴用先(?-?),字本如,桐城县籍,休宁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壬辰进士,官至蓟辽总督。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进士。授临川知县,政绩第一,召为户部
  • 迈克尔·J·瑞安迈克尔·约瑟夫·瑞安 (英语:Michael J. Ryan,1965年-)是爱尔兰前创伤外科医师和现流行病学家,长期在世界卫生组织任职。瑞安来自爱尔兰斯莱戈郡。他的父亲是一名水手。瑞安在爱尔
  • 唐·拉森唐·詹姆斯·拉森(英语:Don James Larsen,1929年8月7日-2020年1月1日),美国职棒大联盟的投手,生涯待过金莺、洋基、运动家、白袜、巨人、太空人、小熊等队。拉森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在
  • 埃尔顿·费祖拉乌厄尔顿·费祖拉乌(Erton Fejzullahu,1988年6月9日-),是一名出生在南斯拉夫米特罗维察的科索沃裔的瑞典职业足球运动员,持有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和瑞典三国护照,司职前锋或左边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