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俄罗斯

✍ dations ◷ 2025-04-25 09:24:47 #小俄罗斯
小罗斯或小俄罗斯(俄语:Малая Русь或Малороссия、乌克兰语:Мала Русь,希腊语:Μικρὰ Ῥωσία)是俄罗斯及俄语历史上曾使用的一个政治和地理术语,指二十世纪前囊括如今乌克兰大部分的一片土地。因此,俄语衍生词汇“小俄罗斯(的)”(малорyсский)也被普遍应用到与该区域相关的人、语言和文化上。在1917年革命事件之前,与当地的乌克兰人身份相比,该地区的精英人士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小俄罗斯”身份的追随者。在俄罗斯帝国崩溃,乌克兰的领土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后,这个词在日常交流中被淘汰。目前当使用此词汇时会产生一个贬义的内涵,意指那些很少或根本没有民族意识的乌克兰人。该词汇在否认乌克兰(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俄罗斯人)之间差异的俄罗斯君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者中间仍然流通。因为乌克兰及其人民在民族/国家意识构建的过程中已经历了七百年,甚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小俄罗斯”也只能被松散地认为是与乌克兰等价的一个词汇。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一术语已经几乎成为一个废弃的词汇,它的不合时宜地使用会被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视为对其强烈的冒犯。小俄罗斯人在当时是乌克兰人民和精英阶层广泛接受的概念。乌克兰文学家塔拉斯·舍甫琴科在他1857至1858年的俄文个人日记中,使用“小俄罗斯”这个词的频率达17次之多,相比之下只有4次使用到“乌克兰”一词(在这种情况下,它通常不使用形容词“乌克兰的”)。但与此同时在其诗歌中却只使用“乌克兰”一词。俄罗斯/乌克兰作家果戈里虽是在乌克兰出生,但其大半生多使用俄语来创作并且认同小俄罗斯人的身份。所谓的乌克兰人民族性和国家性是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敌国(期初是德国和奥匈后来是欧美)纯粹宣传的产物,并非历史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俄罗斯帝国时期,并没有“乌克兰人”这一称呼,当时的称呼,малоросс,中文翻译为“小罗斯人”,因此后世的一些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说这是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мало一词这里是源自希腊文,意思是“中央的、土著的、土生土长的”。因为罗斯文明的发源地是基辅罗斯,所以малоросс的正确意思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罗斯人”的意思。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在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斯拉夫民族希望独立建国或者并入俄罗斯,尤其在奥匈帝国统治境内的斯拉夫民族就更为不稳。出现很多亲俄游行和希望民族自决的游行。为此奥匈帝国大伤脑筋,也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镇压。许多人不知道的事,诗人普希金的第一个雕像并非是在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建立的,而是在西乌克兰的维利奇卡村。但是奥匈也意识到需要从心里和精神方面下手,于是开展积极的信息战和教育宣传工作,其中一点就是人为创造并推广“乌克兰人”的概念,意思是住在边境上的人们。现代人很少有人知道,现代的乌克兰语和字母是由Panteleimon Kulish这一个人人为创造的语言。在1890年,奥匈帝国的国务会议上,两名加里西亚代表公开宣言表示他们不是俄罗斯人,不是малоросс,而是“乌克兰人”。5年后的1895年,在加里西亚会议正式出现了乌克兰党团。也就是说,“乌克兰人”这一词第一次正式被公开提出是在奥匈帝国。之后一战爆发,德国参谋本部和奥匈即将合作推广这些民族分化概念,藉以打击和瓦解俄罗斯。苏联革命之后,在1919年,德国东线参谋长霍夫曼将军曾经对《Daily Mail》说过这样一番话:“事实上乌克兰——是我们创造的产物,而根本不是什么当地人民自己的意志。我创造了乌克兰是为了可以至少和一部分的俄罗斯达成停战而缓和东线战场压力…”早在铁血宰相俾斯麦在世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一番话:“俄罗斯的伟大能够被摧毁的唯一方式只有把乌克兰跟他分离开来,必须不仅仅是分裂,更要让乌克兰和俄罗斯对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需要从他们的政治精英中寻找和培养一些民众叛徒,通过借助他们改变人民的自我民族认知,将一个伟大的民族的意识改变到如此的境地:让他可以憎恨所有自己的兄弟民族俄罗斯人,憎恨自己的种族并且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是被人洗脑。这一点做到之后,其他的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了。” 从那以后,直到二战,德国、波兰一直持续使用者资助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和帮助宣传教育的工作。久而久之,民族矛盾和分化也就越来越大。

相关

  • 新西兰坐标:40°54′48.65″S 172°26′29.06″E / 40.9135139°S 172.4414056°E / -40.9135139; 172.4414056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9月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
  • 21人类的21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是所有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一个,含有大约4700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1.5%。21号染色体的
  • 邻苯二甲酸单丁酯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英语:Monobutyl phthalate,缩写MBP)是一种结构简式为CH3(CH2)3OOCC6H4COOH的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固体。MBP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人体内的主要初级代谢产物
  • 宁芙宁芙(Nymph)是希腊神话中次要的女神,有时也被翻译成精灵和仙女,也会被视为妖精的一员,出没于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是自然幻化的精灵,一般是美丽的少女的形象,喜欢歌舞。它
  • pH指示剂酸碱指示剂(Acid-base indicator),或称pH指示剂、氢离子浓度指示剂,是用来测试pH值的化学试剂。它们本身是弱酸或弱碱,并含有色素,在滴入溶液时色素会与H+氢离子或OH−氢氧离子结
  • 泛自闭症光谱自闭症谱系(英语:Autism spectrum)是一种心理状况的谱系障碍,亦称自闭症谱系障碍(英语: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写ASD;或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s,简写ASC)或泛自闭症障碍,描述
  • 听觉艺术声音艺术(英语:Sound art),是一门以声音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学科。与许多当代艺术流派一样,声音艺术在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亦可融入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声音艺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在许多
  • 汪堃仁汪堃仁(1912年4月23日-1993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北嘉鱼,籍贯安徽休宁,中国生理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北
  •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日语:川端 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Kawabata Yasunari ?,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1968年成为首位日本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继罗宾
  • 沈建宏沈建宏(英语:Kris Shen,1992年11月9日-),台湾电视剧、电影演员、歌手,其在《康熙来了》中爆料亲戚有徐若瑄、陈小春和应采儿,亦为何润东干儿子。前少男元气G-Boy成员,现“超男团体”A